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性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对人们进行系统关于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达到使受教育者具有科学性知识、正确性观念以及高尚性道德和健康性行为目的.性健康教育说到底是一种综合性素质教育,性健康教育结果将直接影响着人口与发展,这其中对人口安全问题影响更为突出.然而何谓人口安全?性健康教育与人口安全又有着怎样联系和影响?本文就以上问题做一简要阐述.

  • 标签: 健康教育 人口安全 性知识 性道德教育
  • 简介:近年来,性病已成为发病率较高传染病,已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随之而来一些不法游医、个体开业医和一些未经批准诊治皮肤性病医疗机构一哄而起,到处开设皮肤性病专科门诊。不论城市大街小巷和农村集市随处可见“皮肤性病专科”、“祖传秘方治性病”、“精治、包治各种皮肤病”广告招牌,电视、报刊刊播医疗广告也多为皮肤性病广告。部分地区还

  • 标签: 皮肤性病 医疗市场 对策
  • 简介:背景:依柏康唑是一种对皮肤浅部真菌病、念珠菌病和糠疹治疗有效外用广谱咪唑类衍生物。既往研究显示依柏康唑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较克霉唑更为有效。本试验旨在比较1%依柏康唑乳膏与2%咪康唑乳膏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有效性。方法:653例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纳入此多中心、双盲、随机临床试验,随机选用1%依柏康唑乳膏、每日2次或2%咪康唑乳膏、每日2次,连续4周。4周后根据真菌检查和临床症状评估有效性。结果:纳入本试验653例患者中,360例基线真菌培养阳性,纳入有效性评估。临床显示接受依柏康唑治疗患者有76.1%有效,而接受咪康唑治疗患者有75.0%有效。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依柏康唑0.91%,咪康唑0.92%,均不严重且较局限而短暂。

  • 标签: 皮肤浅部真菌病 双盲临床试验 咪康唑乳膏 随机临床试验 乳膏治疗 多中心
  • 简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成年人发病率为2%~3%,其中大约有三分之一患者在18岁之前发病。在儿童期,该病发病率呈线性增长。从1970年至2000年,儿童银屑病发病率增加了一倍多。尽管对许多轻度银屑病患儿而言,局部治疗已足够,但对更多可能影响生活质量重度或顽固性银屑病患儿,则往往需要系统性治疗。

  • 标签: 系统性治疗 银屑病 儿童期 药物治疗 安全性 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 简介:目的:了解在京外来务工男性对生殖健康方面的认知和态度,探讨这一群体男性健康现状和需求。方法:采用随机问卷调查方式,对北京海淀区外来务工男性进行男性生殖健康方面的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婚否、文化程度、对男性健康认识程度和相关知识等。使用SPSS13.0软件录入和统计。结果:发放调查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868份,回收率96.40%。56.3%外来务工男性年龄〈30岁,初中以下文化占51.4%,从事体力劳动占38.9%。21.3%男性从未听说过男性健康相关知识,33.0%男性从未看过男性健康相关书籍,45.0%男性从未看过男性健康相关电视节目或讲座,但81.8%受调查者表示有必要加强男性生殖健康方面的宣传教育。结论:在京外来务工男性对男性生殖健康认知、态度等方面水平偏低,但迫切需要相关方面的指导和教育,应进一步加强男性生殖健康科普宣传教育等方面工作。

  • 标签: 外来务工 男性 生殖健康
  • 简介:报道1例硬红斑.余某,男,51岁,右下肢溃疡、疼痛2年多,溃疡愈后留下了凹陷性疤痕,左小腿丘疹、溃疡反复发作2月余.PPD试验呈强阳性,胸片示右肺尖钙化病灶,组织病理见真皮深层及皮下脂肪层见结核样肉芽肿.

  • 标签: 硬红斑 组织病理 诊断
  • 简介:60岁女性患者,双侧鼻根、耳后、头皮肿物伴脱发8年,具有典型木村病皮损,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血管及淋巴组织增生,可见淋巴滤泡样结构,并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符合木村病诊断。予抗炎及抗组胺药物、小剂量醋酸泼尼松口服配合放射治疗后病情缓解。

  • 标签: 木村病 糖皮质激素 放疗
  • 简介:背景妓女和嫖客是传播性病和艾滋病高危人群。为了在高危人群中促进安全使用,调查安全套在妓女和嫖客中使用频率和影响因素十分重要。目的调查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频率和影响因素,分析安全套在妓女和嫖客中使用情况差异。方法在押妓女和性病门诊男性患者参与了本次调查。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问卷形式收集了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频率和影响因素相关资料。并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158名妓女中,报告安全意图使用率和实际使用率分别为62%和50.6%,而在性病门诊男性患者中,则分别为10%和20.7%。影响安全套使用意图积极因素是避孕和预防性病/艾滋病。而妓女一贯使用安全目的则是避孕。低收入、性病/艾滋病知识缺乏和光顾妓女次数影响安全使用,也是性病门诊男性患者不使用安全主要原因。结论在商业性行为中,尤其是嫖客一方,安全使用率很低。应继续在高危人群中推广安全使用。

  • 标签: 安全套的使用 妓女 嫖客 性病/艾滋病
  • 简介:目的:研究中波紫外线照射对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影响。方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用不同剂量UVB(30、60、90mJ/cm2)照射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用MTT方法测定UVB照射后细胞增殖活性,用RT-PCR方法测定HaCaT细胞中MMP-1mRNA和TIMP-1mRNA表达。结果:UVB照射后,HaCaT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抑制,MMP-1mRNA表达增强,TIMP-1mRNA表达下降,90mJ/cm2照光组与未照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UVB照射可诱导HaCaT细胞损伤和细胞凋亡,促使MMP-1mRNA表达增加,TIMP-1mRNA表达减少,二者比例失调,这可能与光老化发生有一定关系。

  • 标签: 中波紫外线 光老化 MMP-1 TIMP-1 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
  • 简介:患者男,18岁。双侧掌跖部位皮肤增厚伴红斑、瘙痒17年,缓慢加重12年余。皮损表现为双侧手掌及足底可见广泛、对称性黄色角化性斑块,其间见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红斑,上覆白色鳞屑;双手掌侧及双足跖皮肤对称性粗糙、增厚,基底红色,上覆较多白色鳞屑,境界清楚;双足第4、5趾缝间皮肤浸渍发白,伴异味;双足趾甲变形、增厚呈暗黄色,无多汗。皮损组织病理示:皮肤角化亢进,角质层增厚,颗粒层及棘层均增厚,真皮上部血管周围可见少数淋巴细胞。基因检测示:患者为SLURP-1基因c.256G>A(p.G86R)和c.212G>A(p.R71H)复合杂合变异。诊断:Meleda角化病。

  • 标签: Meleda角化病 SLURP-1基因 掌跖角化症
  • 简介:报告1例Fox—fordyce病。患者女,12岁,双腋下和乳晕、下腹、外阴出现毛囊性匠疹伴瘙痒半年。皮肤组织病理示表皮小规则增生,小灶性海绵水肿,毛囊角栓;真皮血管周围少甜淋巴组织细胞,个别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大汗腺稍扩张,汗液潴留。诊断:Fox—Fordyce病。予口服异维A酸10mg,2次/天,0.1%维A酸乳膏及乏复打新霉素乳臂局部外刚至皮损好转。

  • 标签: Fox-fordyce病
  • 简介:患者,男,68岁。双侧肘膝关节伸侧红斑、水疱伴痒2月余。组织病理学示角化过度,表皮增生,棘细胞间轻度水肿,局部可见表皮内疱,疱内中性粒细胞及渗液,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为主炎细胞浸润,可见少量核尘。直接免疫荧光示IgA真皮乳头内点状阳性,IgG、IgM、C3均为阴性。诊断:疱疹样皮炎。

  • 标签: 疱疹样皮炎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主因面部、胸前皮疹4年,加重1月,于2008年10月到我科就诊。4年前患者面部和胸前出现片状淡红色丘疹,伴有轻度瘙痒,曾于外院按"脂溢性皮炎"诊治,无好转,皮疹夏

  • 标签: 毛囊角化病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66岁。主因右颈部暗红色斑块伴瘙痒半年余,于2009年4月来我院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颈部皮肤瘙痒,搔抓后局部皮肤

  • 标签: 肺癌 转移 皮肤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上海市郊县人,个体理发师。就诊半年前开始全身皮肤发红,3个月前逐渐加重。症状最重时,睡过一夜后被单明显被染红。面部(左颞、左耳)、腋部、手足部、阴囊尤其明显。曾在当地医院就诊,未给予确诊与治疗,故于2007年4月3日来我科就诊。就诊时精神较为紧张。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 标签: 色汗症 中药治疗 临床表现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因胸部淡红色皮疹半年、腹部淡红色斑丘疹2个月伴轻度瘙痒就诊。病人于半年前胸部相继出现两处淡红色斑疹,表面覆以少量鳞屑,后逐渐凸起增大呈圆形,伴轻痒。曾外用"皮

  • 标签: 鲍温病
  • 简介:报告1例肌上皮癌。患者男,61岁。左耳前起肿物3年,溃疡1年,伴疼痛10余天。体检:左耳前1个直径约3.2cm大小类圆形浅溃疡面。皮疹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未见明显异常;结节状肿物位于真皮,边界大致清楚,肿瘤细胞呈上皮样或浆细胞样,排列成网状、梁索状或旋涡状,无腺体或导管分化;细胞中等大,核椭圆或短梭形,核分裂易见,胞浆红染,部分透明;有少量纤维间质,纤维间隔较纤细,部分玻璃样变性,将肿瘤细胞团分割成网状、条索状。免疫组化:肿瘤肌上皮标记物SMA、P63和calponin呈弥漫阳性,且细胞增殖指数Ki67约50%肿瘤细胞阳性。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等特点,诊断为肌上皮癌。

  • 标签: 肌上皮癌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主因皮下结节伴咳嗽2个月于2010年10月11日就诊。2个月前突然发现左耳后及双下肢小腿散在数个皮下结节,无压痛,同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夜间尤剧烈,无发热、流涕

  • 标签: 结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