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性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对人们进行系统的关于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达到使受教育者具有科学的性知识、正确的性观念以及高尚的性道德和健康的性行为的目的.性健康教育说到底是一种综合性的素质教育,性健康教育的结果将直接影响着人口与发展,这其中对人口安全问题的影响更为突出.然而何谓人口安全?性健康教育与人口安全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和影响?本文就以上问题做一简要阐述.

  • 标签: 健康教育 人口安全 性知识 性道德教育
  • 简介:背景妓女和嫖客是传播性病和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为了在高危人群中促进安全套的使用,调查安全套在妓女和嫖客中的使用频率和影响因素十分重要。目的调查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的频率和影响因素,分析安全套在妓女和嫖客中使用情况的差异。方法在押的妓女和性病门诊的男性患者参与了本次调查。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以问卷形式收集了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的频率和影响因素的相关资料。并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158名妓女中,报告的安全套的意图使用率和实际使用率分别为62%和50.6%,而在性病门诊男性患者中,则分别为10%和20.7%。影响安全套使用意图的积极因素是避孕和预防性病/艾滋病。而妓女一贯使用安全套的目的则是避孕。低收入、性病/艾滋病知识的缺乏和光顾妓女的次数影响安全套的使用,也是性病门诊男性患者不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原因。结论在商业性行为中,尤其是嫖客一方,安全套的使用率很低。应继续在高危人群中推广安全套的使用。

  • 标签: 安全套的使用 妓女 嫖客 性病/艾滋病
  • 简介:背景:外生殖器疣治疗中的一个日渐突出的问题是其潜在的复发风险。但几乎所有评估复发性的研究均为3个月的随访。鉴于人类乳头瘤病毒的潜伏期较长,而随访3个月时间太短,不足以检测出真实的复发率,作者进行一项研究,对用5%咪喹莫特乳膏(一种免疫调节剂)治疗的外生殖器疣患者进行评价,并在皮损完全消退后随访6个月。方法:在法国51所私人或开业医院进行开放式、非比较性、多中心研究。应用5%咪喹莫特乳膏3次/周,直至外生殖器疣消退,应用时问最长为16周。皮损完全消退后随访6个月。

  • 标签: 外生殖器疣 乳膏治疗 5%咪喹莫特 随访 安全性 咪喹莫特乳膏
  • 简介:背景:依柏康唑是一种对皮肤浅部真菌病、念珠菌病和糠疹治疗有效的外用广谱咪唑类衍生物。既往研究显示依柏康唑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较克霉唑更为有效。本试验旨在比较1%依柏康唑乳膏与2%咪康唑乳膏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有效性。方法:653例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纳入此多中心、双盲、随机临床试验,随机选用1%依柏康唑乳膏、每日2次或2%咪康唑乳膏、每日2次,连续4周。4周后根据真菌检查和临床症状评估有效性。结果:纳入本试验的653例患者中,360例基线真菌培养阳性,纳入有效性评估。临床显示接受依柏康唑治疗的患者有76.1%有效,而接受咪康唑治疗的患者有75.0%有效。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依柏康唑0.91%,咪康唑0.92%,均不严重且较局限而短暂。

  • 标签: 皮肤浅部真菌病 双盲临床试验 咪康唑乳膏 随机临床试验 乳膏治疗 多中心
  • 简介:在地铁建筑工人中暴发可疑的接触性皮炎被疑系一种新的以双酚A/F为基质的环氧树脂系(ERS)所致。建筑工人在向混凝土墙壁中插入铁栏时应用了ERSs。本研究旨在明确ERS的成分(如果有)是否可导致接触性皮炎。对22例接触过ERS的建筑工人中的20例进行斑贴试验,7例对组分A发生反应的患者中的5例接受该组分的不同亚成分的斑贴试验。有9例患者(9/22,40.9%)出现可疑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这9例中有7例对组分A发生阳性反应,而11例无症状个体对组分A均未发生反应,所有个体对组分B均为阴性反应。5例接受进一步斑贴试验的个体中,全部对间一苯二甲基二氨发生反应,4例对1,6-己二醇二环氧甘油醚发生反应,3例对F型双酚及0.25%凡士林三羟甲基丙烷三甘油醚的环氧树脂发生反应,仅有1例对A型双酚的环氧树脂发生反应。ERSs引发的接触性变态反应可能涉及硬化剂、稀释剂及树脂,应对其所有成分进行斑贴试验。

  • 标签: 接触性皮炎 变态反应 环氧树脂 活性稀释剂 建筑工人 双酚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