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性皮炎是一种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病因复杂,涉及患者与环境因素间相互作用。皮肤屏障是一种机械性和免疫性屏障,在阻止微生物及过敏原渗透以及免疫监视、保持动态平衡中起关键作用。特性皮炎发病机制涉及皮肤屏障功能与结构破坏及功能缺陷。该文对维持特性皮炎皮肤屏障功能所必需成分改变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皮炎 特应性 皮肤屏障 丝聚合蛋白 抗菌肽 蛋白酶
  • 简介:目的:探讨色素性痒疹患者临床及组织病理表现。方法:对18例色素性痒疹患者临床表现、组织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例患者,其中男5例,女13例,平均年龄24岁,平均病程9.6个月,皮疹为网状分布红色斑片、斑丘疹、丘疹或色素沉着。皮疹主要累及躯干部,特别是项背部。所有患者经过病理确诊,其中13例患者为活动期(包括早期和充分发展期),5例为晚期。18例患者使用过多种治疗方法,包括口服米诺环素或多西环素、氨苯砜等,外用维A酸乳膏、曲安奈德乳膏等,其中口服米诺环素疗效显著。7例患者曾被误诊。临床随访1个月到4年,其中7例复发。结论:色素性痒疹临床易误诊,确诊主要依靠临床及病理,口服米诺环素有效,但不能阻止其复发。

  • 标签: 色素性痒疹 临床 组织病理 米诺环素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HPV感染基因型在宫颈正常组织、宫颈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组织分布情况。方法:选取56例宫颈正常组织、4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45例宫颈腺癌组织分别记为对照、鳞癌和腺癌,均采用PCR以及基因芯片技术对HPV感染23种基因进行分型检测,观察不同组别中其分布情况,并对各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鳞癌HPV感染阳性率(91.67%)和腺癌(73.33%)均远远高于对照(10.71%)(P〈0.05),且腺癌HPV感染阳性率也显著低于鳞癌(P〈0.05);对照、鳞癌和腺癌一重感染、二重感染和多重感染分布情况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6例HPV感染阳性患者中,HPV-43基因型所占比例最高,为62.50%;鳞癌44例HPV感染阳性患者中,HPV-16和HPV-18基因型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40.57%和19.81%;腺癌33例HPV感染阳性患者中,HPV-16和HPV-18基因型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29.58%和19.72%。结论:HPV-16和HPV-18基因型感染可能参与宫颈鳞癌和腺癌发生,且在宫颈癌患者组织中,多存在双重或多重HPV感染。

  • 标签: HPV感染 基因型 宫颈正常组织 宫颈鳞状细胞癌 腺癌
  • 简介:血管炎是指组织病理学上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炎症性改变,包括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红细胞外溢、血管壁及周围有纤维蛋白样物质沉积及炎性细胞浸润,严重者有血栓形成甚至整个血管破坏[1].皮肤含有丰富血管和结缔组织,是重要靶器官,变性皮肤血管炎皮损表现为红斑、丘疹、溃疡、糜烂、坏死[2].我科于2015年3月收治1例变性皮肤血管炎下肢大面积糜烂,伴皮损部位剧烈疼痛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 标签: 血管炎 变应性 皮肤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驻鄂部分抗洪部队皮肤病发生情况,分析发病原因。方法利用巡诊采取抽样调查方式对驻鄂部分抗洪部队皮肤病患者进行疾病统计,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收集皮肤病患者相对完整临床资料125份,皮肤病种类占前3位是痱子、毛囊炎、日光性皮炎。对其中一部队(空军某部舟桥团)各种疾病进行统计,皮肤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为23%。结论抗洪抢险官兵皮肤病患病率较高,主要与高温、高湿工作环境有关,采取积极防护措施和预防宣教可以显著降低皮肤病发病率。

  • 标签: 皮肤病 部队 患病率 特征
  • 简介:报告1例腘窝上皮样组织细胞瘤。患者男,68岁,左腘窝内侧黑色赘生物10余年,渐增大。皮肤科检查:左腘窝内上方见一花生米大小黑色息肉状赘生物,边缘规则,色素均匀,表面光滑。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表皮增生,表皮突向下不规则延长,基底层色素增多,肿瘤细胞累及真皮全层,由大量上皮样细胞、少量多核巨细胞及噬含铁血黄素细胞构成,境界清楚,并伴有血管增生。诊断:上皮样组织细胞瘤。

  • 标签: 上皮样组织细胞瘤 赘生物 腘窝
  • 简介:早泄临床发病率高,中西医结合疗法是目前国内治疗早泄最常用疗法。本文从中西医药物联合疗法、药物联合心理或行为疗法、药物联合针灸疗法、药物联合手术疗法等四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分析目前治疗现状存在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为早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早泄 疗法 中西医结合 综述
  • 简介:组织胞浆菌病主要发生在一些特殊地域,如美国中西部、非洲及拉丁美洲。在中国也有散发病例。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组织胞浆菌感染率呈地区性分布,主要是长江流域九省,多雨潮湿中南、华东和西南感染率较高;患者多为系统性感染者(85.0%),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89.1%)和肝脾肿大。组织胞浆菌病诊断较困难,主要根据症状、相关疫源地旅游史或居住史。真菌培养阳性率低,血液裂解离心系统可提高培养阳性率。其治疗推荐使用两性霉素B相关制剂、伊曲康唑及氟康唑,氟康唑疗效不及伊曲康唑。

  • 标签: 组织胞浆菌病 荚膜组织胞浆菌 中国 流行病学 防治
  • 简介:目的观察2%酮康唑洗剂对炎热地区部队特发性瘙痒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确诊为特发性瘙痒症165例患者随机分为3,试验69例,给予2%酮康唑洗剂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对照56例,给予咪唑斯汀单用治疗,安慰剂40例,给予安慰剂联用咪唑斯汀治疗;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周进行随访。瘙痒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定,并根据症状积分下降指数进行整体疗效评估;利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调查问卷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3患者症状积分、DLQI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结束时,试验有效率为65.22%,对照为62.50%,安慰剂为65.00%;3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而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LQI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但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8周,试验有效率(50.72%)显著高于对照(21.43%)和安慰剂(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DLQI评分均较治疗结束时增高,但试验DLQI评分低于对照和安慰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酮康唑洗剂联合咪唑斯汀能有效改善慢性特发性瘙痒症患者远期症状,同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瘙痒症 特发性 酮康唑 咪唑斯汀 远期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在特性皮炎(AD)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皮肤屏障功能降低,其保持皮肤水分、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作用受到影响,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等表现,引发或加重AD.神经酰胺是皮肤屏障细胞间脂质主要成分,其代谢异常可使皮肤屏障出现障碍,外用含神经酰胺润肤剂可以显著改善AD患儿皮肤屏障功能,为恢复AD皮肤屏障功能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标签: 皮肤屏障 特应性皮炎 神经酰胺
  • 简介:目的:分析血管角化瘤患者临床和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诊治58例血管角化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组织病理及治疗情况。结果:该病多见于中青年,性别无明显差别,临床以丘疹型及阴囊型多见。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包绕毛细血管扩张,部分扩张微血管不只限于真皮乳头,真皮中部也有。局限型除上述特点外,还可见特征性瘤样增殖。治疗以手术切除及激光治疗。结论: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为诊断本病依据。

  • 标签: 血管角化瘤 组织病理 临床特点
  • 简介:敏感性皮肤是近年来皮肤科临床工作中成年女性患者常见问题,但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的确切定义及临床地位一直存在争议.瘙痒研究国际论坛敏感性皮肤兴趣通过组织来自不同国家在瘙痒和(或)敏感性皮肤领域具有知名学术地位皮肤病学、心理学以及生物学专家,应用DelpHi方法,经过5轮讨论最终形成了对敏感性皮肤定义专家共识,并在2016年发表,旨在推动对敏感性皮肤认识水平进一步提升.该文对专家共识进行介绍并解读.

  • 标签: 皮肤 敏感性 定义 专家共识
  • 简介:目的:探讨鲍恩样丘疹病HPV感染型别与病理组织图像、临床表现相关性。方法: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对44例鲍恩样丘疹病患者病理样本进行HPV检测及分型,根据HPV高危程度以及是否含HPV16型分为低危混合组(A,6例)、不含HPV16型高危混合组(B,8例)、含HPV16型高危混合组(C,30例),分别观察A、B、C3相应组织病理图像及临床表现。结果:(1)44例患者病理标本HPVDNA检测均为阳性,检出总亚型数为76例次,低危型占36.8%,高危型占63.2%。(2)A、B、C3患者病理组织图像均有不同程度不典型增生改变,不典型增生程度与HPV低高危致癌性基本一致。结论:鲍恩样丘疹病患者HPV感染高危型以HPV16型为主,低危型以HPV6为主。HPV型别与组织病理图像、临床表现有一定相关性,该研究为通过组织病理图像结合临床表现反推HPV感染可能型别研究打下基础。

  • 标签: 鲍恩样丘疹病 HPV型别 病理组织图像 临床表现 相关性
  • 简介:目的观察奈德乳膏联合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治疗成人面部湿疹近期疗效.方法将入选1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试验(61例)予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联合奈德乳膏外用治疗,对照(55例)单纯外用地奈德乳膏治疗,两患者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第1周后,试验和对照疗效总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试验总积分与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疗效(有效率为83.61%)和对照(有效率为6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后,试验和对照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试验总积分与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疗效(有效率为86.89%)和对照(有效率为8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试验复发率为5.67%,低于对照(19.15%)(P〈0.05).结论奈德乳膏联合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治疗面部湿疹疗效较好,复发率低.

  • 标签: 湿疹 面部 地奈德乳膏 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 疗效观察
  • 简介: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定于2018年4月19-23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此次会议将发扬历次年会优良传统,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新方法及新研究进展等方面的学术交流,内容密切联系临床,切合皮肤科医师实际需求,会议将邀请知名专家做特邀演讲,阐述皮肤科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学术年会 皮肤性病 征文通知 中西医结合治疗 皮肤科医师
  • 简介:目的:对二氧化碳(CO_2)激光术联合局部干扰素封闭治疗尖锐湿疣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86例尖锐湿疣患者,按其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联合组和对照,每组各43例患者。其中对照患者仅予以CO2激光治疗;联合组则在对照基础上联合干扰素(α-2b)进行局部封闭治疗。分析对比两患者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以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治疗前,两患者IL-2、IL-4、IL-10及SIL-2R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IL-2水平升高,IL-4、IL-10及SIL-2R水平降低,均较对照明显(P〈0.05);经临床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高达97.67%(42/43),对照为72.09%(31/43),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CO_2激光术联合局部干扰素封闭治疗尖锐湿疣,患者易于接受,并可有效改善尖锐湿疣患者各种外周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进而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目的,故该治疗方法具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二氧化碳激光术 尖锐湿疣 干扰素 血清炎症因子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以问题为先导启发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problem-originatedclinicalmedicalcurriculum,PCMC)结合多媒体课件在皮肤性病教学中效果,为该校医学生皮肤科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找到一种更有效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12级本科4个班级临床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8人。将入医学生,按照班级为单位随机分成试验和对照,对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以老师讲授为主。试验采用PCMC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课件方式授课。2授课老师均一致。教学结束后,对2学生采取技能和理论两种考核方式,通过最终成绩比较,分析对比两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并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调查学生对于两种教学模式接受程度。结果试验学生临床病例综合考试平均成绩(91.9分)高于对照(7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考试成绩对比两间无明显差异;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试验(82.7%)高于对照(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皮肤性病学教学过程中,应用PCMC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课件,有利于学生理解书本上抽象理论知识,并且可充分地激发和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最终取得良好教学和学习效果。

  • 标签: PCMC教学模式 临床医学 教学实践 皮肤性病学
  • 简介:由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病医院)主办省级继教项目(2017330412002)“2017年广东省皮肤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新进展学习班(第四届)暨广东省针灸学会腧穴外治专业委员会年会”将于2017年8月31日-9月2日在广东省皮肤病医院举行。会议将邀请国内中、

  • 标签: 中西医结合诊疗 皮肤病医院 专业委员会 针灸学会 广东省 学习班
  • 简介:隐球菌病(cryptococcosis)是一种重要世界性人兽共患感染性真菌病,可侵犯人体肺、脑、皮肤、骨骼等全身各脏器。因其强烈嗜中枢性,所致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cryptococcameningitis/meningoencephalitis,CME)约占隐球菌感染80%以上,具高病死率。现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及治疗几方面阐述隐球菌病诊治方面的进展。

  • 标签: 隐球菌病 新生隐球菌 格特隐球菌
  • 简介:目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IL-38mRNA表达量及血清IL-38水平差异,分析血清IL-38水平与主要病情评价指标的关系。方法:用RT—PCR检测30例SLE患者及20例对照者PBMCs中IL-38mRNA表达量,用ELISA法测定72例SLE患者以及63例对照者血清IL-38水平,比较SLE患者与对照者IL-38mRNA及血清水平是否具有差异,分析血清IL-38阴性(血清IL-38〈31.2pg/mL)与IL-38阳性(血清IL-38I〉31.2pg/mL)患者主要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SLE患者IL-38mRNA表达量、血清IL-38阳性率以及血清IL-38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Z=-2.34,P=0.019;X^2=10.19,P=0.002;Z=-4.04,P〈0.001)。血清IL.38阳性患者抗dsDNA抗体水平均为阴性,且其SLEDAI评分低于IL-38阴性患者(t=-2.76,P=0.020)。结论:SLE患者外周血中IL-38降低可能参与了SLE发病及病情活动过程。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IL-38 抗DSDNA抗体 SLEDAI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