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临床的系统观察研究泪点发生炎症的原因及泪点炎发展转归的临床规律,以及设计实施相应的手术治疗等,显示把泪点炎作为独立疾病列出的必要性。方法:用裂隙灯观察泪点和眼表,并泪道冲洗、探通检查;用微距照相记录泪点典型病变,其中有24眼泪点切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泪点炎病临床特征:几乎所有泪点炎患者都合并急、慢性结膜炎;多数为泪点单独发炎,少数与后续泪道炎性阻塞疾病合并存在。急性泪点炎少见,溢热泪,泪点局部红肿、痒痛,泪点壁贴合关闭泪点口,以抗炎药物治疗为主。慢性泪点炎多见,溢冷泪,主要有泪点壁软缩,泪点乳头平坦,泪点口向心性缩小;增殖膜覆盖泪点口;泪点壁肿胀、增生贴合关闭泪点口;增生的睑结膜包裹稀薄的积脓包埋泪点口,形成白色隆起的泪点外观四种类型。以手术治疗为主,效果良好。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泪点炎病多发而常见,有独特的发展转归临床规律,和单独的手术治疗方法,把泪点炎作为独立疾病单独列出,以减少泪道病诊治的疏漏和错误等非常必要。

  • 标签: 泪点炎 泪点炎病 泪点阻塞 泪道阻塞
  • 简介:<正>急性视网膜坏死是眼科致盲率较高的疾病,其发病急,预后差。现就我院收治急性视网膜坏死5例,经用无环鸟苷及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例急性视网膜坏死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最小33岁,最大55岁,均为青壮年;单眼发病3例,双眼发病2例,共7眼;双眼发病时间3~30天,

  • 标签: 急性视网膜坏死 治疗观察 视网膜动脉 地塞米松 联合治疗 致盲率
  • 简介:目的评估儿童弱视治疗的疗效。方法弱视患儿120例(182眼)。治疗前,进行常规视力检查,散瞳后检影验光并判定弱视的类型、程度、注视性质。采用准确验光配戴眼镜法、遮盖疗法,抑制疗法、同时辅以精细目力圳练,使用弱视治疗仪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结果120例弱视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治愈率为65.38%,有效率为26.92%,无效占7.7%。结论儿童弱视治疗的疗效与弱视类型、年龄、程度、注视性质、规范治疗、疗程及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有密切关系。

  • 标签: 弱视 综合治疗 疗效 病例
  • 简介:目的评价阿奇霉素口服和磺胺醋酰钠眼水点眼两种方法治疗沙眼的疗效差异.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60例沙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分别采用阿奇霉素口服和磺胺醋酰钠眼水点眼两种方法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阿奇霉素口服治疗沙眼治愈率为86.7%,磺胺醋酰钠眼水点眼治愈率为70.0%,两种治疗方法的治愈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0.24,P=0.0014,P<0.05).结论阿奇霉素口服治疗沙眼的效果优于磺胺醋酰钠眼水点眼,且用药简单,依从性好,是一种治疗沙眼值得普及的方法.

  • 标签: 沙眼 阿奇霉素 磺胺醋酰钠
  • 简介:观察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后无干预下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演变。方法:SPF级雌性SD大鼠34眼行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4,7,15和30d在显微镜下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通过公式C/12×3.14×[r^2-(r-I)^2]计算角膜新生血管的面积。结果:在移植的34眼中出现新生血管的29眼(85%)。新生血管最初环角膜缘呈毛刷状生长,后向角膜中央蔓延,为扭曲粗大的血管,末端呈树枝状分支。高峰时期交叉密布成网状,以后逐渐萎缩。角膜移植后4,7,15和30d角膜新生血管平均面积分别为11.8±3.5mm^2,18.5±4.0mm^2,14.4±4.3mm^2和6.0±1.8mm^2,总体平均面积为12.7±1.9mm^2;新生血管面积占角膜面积百分比值分别为30.8%±8.7%,65.3%±12.8%.59.4%±14.5%和36.2%±10.9%,总体为48.7%±6.4%。结论: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后角膜新生血管在第4d时出现,7d时面积达最大值;以后逐渐下降,30d时约降至7d时面积的1/2。

  • 标签: 大鼠 角膜移植 新生血管
  • 简介:目的:通过临床病例探讨和研究上睑退缩的分度,及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案,并观察手术治疗效果,以便对不同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11/2010-12上睑退缩患者98例146眼,对其病情程度进行分度及根据其分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观察其手术疗效。结果:针对不同分度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可以有效矫正眼睑退缩。结论:眼睑退缩由于病因及眼睑退缩的程度进行分度,对不同类型患者实施个性化手术,规范眼睑退缩临床治疗路径,填补国内同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空白。

  • 标签: 上睑退缩 分度 手术治疗 疗效
  • 简介:<正>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是由于肾脏排泄及调节功能衰竭引起全身多种代谢紊乱的一种疾病,可引起视乳头、视网膜血管及黄斑部改变。对我院65例CRF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前后眼底动态观察,以探讨其与有关眼底改变的关系。

  • 标签: 血液透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 眼底改变 血尿素氮 黄斑部 动态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活血素(Vasobral;二氢麦角隐亭)口服液治疗前庭性眩晕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采用双盲随机法对318例16-74岁的前庭性眩晕患者分为活血素口服液(A组,下同)、利多卡因静脉滴注(B组,下同)、两药联合应用(C组,下同)3组进行治疗,并予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结果显示,A组的总有效率为89.1%,B组的总有效率为68.9%,C组的总有效率为92.2%,经统计学Ridit检验A组、C组较B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而A、C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观察表明,活轿素口服液治疗前庭性眩晕较之利多卡因静脉滴注有显著差异(P<0.01);两药联用虽无显著意义(P>0.05),但有增强疗效,并可减少活血素治疗的毒副作用。

  • 标签: 活血素口服液 利多卡因 前庭性眩晕 疗效
  • 简介: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传统方法是小梁切除术,此种滤过性手术的并发症较多.如前房炎性反应、浅前房、脉络膜脱离、低眼压、眼内炎等[1].近几年开展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PIS)联合透明质酸生物胶植入术对开角型青光眼治疗,完全可能取代小梁切除术.但生物胶价格较高.本文对不能承受此费用患者进行了单纯性NPIS10例12眼,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单纯性非穿透小梁切除术 联合治疗 开角型青光眼 明质酸生物胶植入术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评价玻璃酸钠眼液对角膜异物剔除术后促进角膜伤口愈合的作用。方法将我院角膜异物患者共1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行角膜剔除术后观察组使用玻璃酸钠眼液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眼液滴眼,对照组使用盐酸左眼氟沙星眼液滴眼,观察两组在治疗后一周角膜恢复情况。结果治疗一周后两组的疗效比较,观察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玻璃酸钠能加快角膜异物剔除术后角膜创面的愈合。

  • 标签: 角膜异物 角膜修复 玻璃酸钠
  • 简介:目的为探讨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手术治疗设计方法与效果。方法28例患者采用改良parks5-6-7-8法加减的原则,对头位扭转角、合并水平斜视和垂直斜视一次矫正,而转角的手术量设计在注视眼上,而转角矫正后带来的斜视度变化与原斜视度叠加或抵消后,把矫正斜视的手术量设计在斜视眼上。结果28例患者术后观察324个月,原在位双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2-4行,原在位眼颤明显减轻或消失,代偿头位基本消失者26例(92.8%),所有伴斜视的患者外观矫正效果满意,结论我们的体会足手术前明确注视眼,中间带位置,而转方向及角度,斜视性质及斜视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正确设计手术前提。parks法适合矫正代偿头位15°的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

  • 标签: 先天性眼球震颤 改良parks法 手术疗效
  • 简介:视网膜脱离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后段的玻璃体手术,术中需借助角膜接触镜/非接触镜才能观察眼底。现对不同的眼底观察系统在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眼底观察系统 视网膜脱离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43例(43眼),其中男6例,女37例,年龄45~71岁。泪小点膜闭伴泪小管阻塞5例,泪总管阻塞者3例,鼻泪管阻塞者35例。均为门诊患者。自制义管:用直径2mm空心软质塑料管作义管材料,长度约15cm,一端在酒精灯上加热封闭并用剪刀修剪成带有尖端的盲端,利于进入泪小管。距盲端40mm范围内用烧热的1mm注射器针头在软管侧壁制作多个侧孔。

  • 标签: 自制义管 泪道阻塞 临床观察 泪小管阻塞 治疗 泪小点膜闭
  • 简介:<正>由长期滴用滴鼻净引致的药物性鼻炎,虽然有多种治疗方法,但治疗所需时间较长。有人用非吸收性激素进行下鼻甲注射,虽奏效较快,但有一定危险性。近几年来,我们应用口服ATP治疗药物性鼻炎,能在3天内解除患者鼻塞的痛苦,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药物性鼻炎 滴鼻净 治疗方法 下鼻甲注射 性激素 鼻粘膜
  • 简介:目的观察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应用同种异体硬脑膜对38例(73只跟)高度近视患者行后巩膜加固术,观察其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近视度数稳定或减少者占93.2%,眼轴稳定者占93.2%,矫正视力稳定或提高者占93.2%,无远期手术并发症.结论后巩膜加固术是控制高度近视恶化的一种可行的方法,并且手术安全.

  • 标签: 后巩膜加固术 高度近视
  • 简介:姜黄的主要成份姜黄素具有抗癌、抗致突变、抗癌的侵袭与转移的作用^[1]。对喉部癌前病变——声带黏膜异型增生治疗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尚未见报告。本文对姜黄治疗声带黏膜异型增生及转归进行探讨。

  • 标签: 姜黄 声带黏膜异型增生 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术后巩膜溶解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对本院住院翼状胬肉手术后巩膜溶解7例(8眼)患者进行追踪观察,并通过局部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病变位于原翼状胬肉切除部位,且局部表现为巩膜组织缺血、变薄,部分患者病变区域可透见棕色色素膜组织。通过药物治疗,所有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且在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任何翼状胬肉手术方式都有可能导致巩膜溶解严重的并发症,过分烧灼巩膜面及术后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为常见原因。一旦发生巩膜溶解,要立即停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加强营养类药物,多数患者通过药物治疗能够治愈。(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3,13:163—164,167)

  • 标签: 翼状胬肉 眼外科手术 巩膜溶解
  • 简介:干眼(Dryeye)是由于泪液生成不足或泪液蒸发过强并致泪膜不稳定引起眼表病变而产生眼部一系列不适症状.泪液生成不足型干眼病是由于泪液生成功能紊乱或泪液由泪腺排人结膜囊受阻所致.通过阻止泪液的排泄而增加眼表泪液从而减轻干眼症状.本文以不可吸收性泪小管栓子栓塞干眼患者泪小管后,观察干眼症状的减轻,客观检查进行比较,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来观察泪小管栓子治疗干眼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泪小管栓塞 治疗 干眼 并发症 抗生素
  • 简介:目的:全激光TransPRK术治疗高度近视的安全性及疗效的分析。方法:选择2012-12/2013-12在我院行全激光TransPRK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68例136眼,随访1a,观察眼部刺激症状、视力、眼压、haze和屈光度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无不适感54例108眼,14例28眼患者出现眼干涩、磨疼、异物感。两组患者术后3、6mo,1a裸眼视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4,P=0.047)。术后3mo时裸眼视力最佳,术后6mo视力稳定。术后1a裸眼视力均达到0.8以上,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比较无明显下降。haze发病率低,多数在0-1级。通过对夜间视力、干眼、视疲劳等进行调查问答。满意度达85%。结论:TransPRK术因术中全激光,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快、干眼、haze发病率低,在治疗高度近视方面,其安全性高,疗效满意,是治疗高度近视较为理想的表层手术方式之一。

  • 标签: TransPRK 高度近视 表层术 角膜 全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