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种植治疗成功的标准界定越来越严格.种植义齿周围龈乳头高度不足或缺失造成“黑三角”及食物嵌塞等问题,严重影响种植义齿的美观和功能,成为种植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如何预防和治疗种植义齿周围“黑三角”问题是种植修复的难点此外,牙周炎患者在龈乳头高度降低方面存在更大的风险文章就影响种植义齿周围龈乳头高度的风险因素、预防和改建方法等进行评述,并强调牙周炎患者由于邻间骨丧失造成的相关风险.

  • 标签: 牙种植体 龈乳头 牙周炎
  • 简介:医生将正畸间隙关闭作为一种恢复丧失的龈乳头的方法。我们进行了一次前瞻性分析来对正畸间隙关闭后龈乳头及牙槽嵴顶的水平进行评估。间隙关闭后龈乳头及牙槽嵴顶的水平得以提高。然而.牙根间距并不会影响龈乳头高度及龈乳头评分。有意思的是,牙齿的外形对龈乳头评分具有显著影响。结论:正畸间隙关闭可以显著提高龈乳头及牙槽嵴顶高度.提升美学效果。

  • 标签: 后龈乳头 间隙关闭 牙槽骨 前牙 牙槽嵴顶 前瞻性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极固宁与高露洁专效抗敏牙膏两种脱敏药物联合应用对牙本质管的堵塞作用,为牙本质过敏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新拔除的第三磨牙84颗,制备成牙本质过敏模型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2)、极固宁组(n=24)、高露洁专效抗敏牙膏组(n=24)、联合应用组(n=24)。从涂布脱敏药物的3组中各随机抽取12个样本进行刷牙实验。扫描电镜下观察牙本质管的堵塞情况,并采用SPSS17.0数据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空白对照组牙本质管完全开放,极固宁、高露洁专效抗敏牙膏、联合应用组均能有效封闭牙本质管,联合应用组封闭效果最佳。经过刷牙实验联合应用组的封闭效果仍是最好的。结论:脱敏剂的联合应用具有较好的封闭性和抗磨耗性。

  • 标签: 牙本质过敏 极固宁 高露洁专效抗敏牙膏 牙本质小管
  • 简介:在本回顾性分析中,称为“冰淇淋锥形”技术的拔牙窝或牙槽嵴保存方法被用于11个2型拔牙窝拔牙位点。2型拔牙窝的定义为唇/颊侧软组织存在伴有颊侧骨板部分或完全缺失。所有牙齿在拔除时为防止损伤未使用翻瓣。将一个可吸收胶原膜做成冰淇淋锥形的置于拔牙窝.并植入人冻干同种异体移植骨。用精确度为001mm的电子卡尺测量处理前后的拔牙窝模型,并用丙烯酸模板、三维数字扫描仪以及CBCT扫描处理前后的拔牙窝以计算颊舌径变化。拔牙窝保存术后6个月安放种植体,均达到初始稳定性,其最小转矩为35Ncm,平均颊舌径减少1.32mm。拔牙前后牙槽嵴相对愈合的骨移植点.其颊舌径变化的范围为减少0.46~2.25mm.平均1.28mm(CBCT):0.31~2.71mm,平均1.36mm(电子卡尺):0.21~2.80mm,平均1.32mm(三维数字扫描仪)。所有11个种植体稳定且达到了临床骨结合。这种“冰淇淋锥形”技术可以重建缺失的颊侧骨板,使其能够安放种植体;然而.与拔牙前牙槽窝的宽度相比,拔牙后牙槽嵴尺寸减少达1.32mm。

  • 标签: 拔牙窝 颊舌径 冰淇淋 翻瓣术 锥形 移植术
  • 简介:本研究旨在评估上颔前牙冠延长术后骨组织的各项指标及稳定情况。研究纳入36名患者.涉及行唇(颊)面冠延长的上颔前牙及前磨牙277颗。在术前、中以及术后1、3、6个月分别记录牙齿唇(颊)面正中、近中和远中线角处的各项临床指标。研究表明.上颌前牙冠延长中预期龈缘与牙槽嵴顶问的距离常不能满足生物学宽度的要求。此外.术后可能会发生明显的组织反弹,组织反弹在术后6个月内逐渐稳定。组织反弹与缝合时组织瓣与牙槽嵴顶的位置关系有关。以上发现表明:临床医生应合理运用骨切除建立合适的前牙临床牙冠长度。

  • 标签: 前瞻性临床研究 牙冠延长术 前牙区 延长术后 牙槽嵴顶 生物学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