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在临床中的应用来比较不同患者更适合于哪一种导管,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选择PICC组、VPA组各30例,分别统计置管成功率,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93.3%,总置管成功率为100%;VPA组一次置管成功率96.7%,总置管成功率1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PICC组为20.0%,VPA组为3.3%(P〈0.05);两组因意外因素致拔管留置时间,PICC组为1年左右,VPA组为2年以上。结论从长远期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考虑,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需要二年以上的长期静脉输液的推荐使用VPA,反之推荐使用PICC。

  • 标签: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比较
  • 简介:目的:对清肺消炎丸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通过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清肺消炎丸的应用现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与结论:目前临床已经证实清肺消炎丸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方面作用显著。

  • 标签: 清肺消炎丸 临床应用 疗效评价
  • 简介:目的:评价国产硝苯地平控释片的临床应用概况。方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国产与进口硝苯地平控释片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学等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与结论:国产硝苯地平控释片目前已普遍应用临床,国产与进口硝苯地平控释片疗效、安全性相仿,但从药物经济学分析,应用国产硝苯地平控释片可以大大节省医疗开支。

  • 标签: 国产硝苯地平控释片 临床应用 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73例临床静脉输血患者分为2组,分别应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和普通头皮针静脉穿刺输血,观察对输血速度及输血故障的影响。结果静脉留置针穿刺输血速度优于普通头皮针输血速度,静脉留置针穿刺输血故障少于普通头皮针输血故障。结论静脉输血时应首选静脉留置针穿刺输血,不仅可保护静脉,同时有利于抢救及治疗,并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临床输血 应用观察
  • 简介: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抗生素,20世纪50年代末,该药以其对耐青霉素葡萄球菌的良效而问世,成为当时抗革兰阳性菌的强力的“王牌”抗生素。其后,由于发现其毒性较大,加之到20世纪60年代毒性较小的抗葡萄球菌头孢菌素和半合成青霉素相继上市,并且当时耐药菌问题还不是十分严峻,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

  • 标签: 临床应用 万古霉素 半合成青霉素 肽抗生素 葡萄球菌 革兰阳性菌
  • 简介:碳酸司维拉姆作为一种不吸收的非钙、非金属的磷结合剂,临床用于控制正在接受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成人患者的高磷血症,目前已在40多国上市并广泛使用。本文通过对碳酸司维拉姆进行文献检索,并对其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临床评价、适应证及药品相关不良反应等进行综述。

  • 标签: 碳酸司维拉姆 磷结合剂 慢性肾病 透析治疗
  • 简介:目前研究发现环氧化酶-2(COX-2)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密切联系.COX-2及其催化产物前列腺素(PGs)参与炎症的多种过程,且可通过多种致病机制参与多种实体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塞来昔布作为新型非甾体类抗炎药(NASIDs),是一种高选择性的COX-2抑制剂,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其对上皮组织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文就塞来昔布抗乳腺癌的机制及其临床研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环氧化酶-2抑制剂 塞来昔布 乳腺癌
  • 简介:目的研究并分析普外科病房中循证护理的临床疗效,以不断提高我国的临床护理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1日至2012年5月1日收治的普外科患者118例,将上述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使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由59例普外科患者组成,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疼痛程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无论在心理状况改善情况,还是在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相关知识的普及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循证护理是现代普外科病房中常用的护理方式,其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值得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普外科病房 临床效果 应用
  • 简介:谷红注射液是乙酰谷酰胺和红花提取物制成的灭菌水溶液,红花提取液含有红花苷类和红花黄色素等有效成分,而乙酰谷酰胺通过血脑屏障,具有维持神经应激能力,改善脑功能.

  • 标签: 谷红注射液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比伐卢定是2000年被FDA批准上市的抗凝血药物,它通过直接抑制凝血酶发挥抗凝作用,已被批准应用于PCI/PTCA、HIT/HITTS、ACS等领域。现有研究表明比伐卢定在临床抗凝治疗中有较好的安全性,可以用于常规治疗方案(肝素与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的替代治疗,而且可以降低出血风险和死亡率。本文主要介绍凝血酶直接抑制剂比伐卢定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总结分析其安全性及经济效益,并且结合国内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其在国内的临床运用前景。

  • 标签: 比伐卢定 凝血酶抑制剂 临床研究 经济效益
  • 简介:目的:抗凝治疗是心房颤动药物治疗的核心,但鉴于目前临床应用的传统抗凝血药存在的局限性,一类起效快速、选择性高、作用直接抑制凝血Xa因子的药物应运而生,为临床抗凝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本文总结凝血Xa因子直接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与临床评价。方法:采用国内、外文献分析方法。结果与结论:相对于华法林而言,凝血Xa因子直接抑制荆可更特异地抑制血栓形成,抗凝作用起效快,无需监测凝血指标和调整剂量,所致出血风险低,使抗凝作用由多靶点向单靶点迈进,成为临床一线重要的抗凝血药。

  • 标签: 凝血Ⅹa直接抑制剂 静脉血栓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房颤动 出血
  • 简介:血栓的形成是由血管组织损伤、血小板聚集、凝血酶活化所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血小板异常聚集是导致动脉血栓事件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始动因素和罪魁祸首,因而抗血小板治疗成为防治ACS的关键。作为对抗血小板靶位之一的二磷酸腺苷P2Y12受体阻断剂经历了三代药物的更替,替格瑞洛以其作用独特且可逆、起效快、活性强、不经肝酶CYP2C19代谢、所致出血等不良反应小,在多中心、大样本的PLATO研究中显示,治疗后获益明显优于氯吡格雷,ACS者不管接受何种治疗策略的替卡格雷均有广泛获益。成为ACS防治的新军,为临床抗血小板治疗提供更为宽阔的抉择。

  • 标签: 抗血小板药 临床应用 抗血小板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CYP2C19 血小板聚集
  • 简介:龋病是口腔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对牙齿的危害较大.如果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窝沟龋的发生,就能有效减少龋坏的发生.窝沟封闭术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有效预防窝沟龋的办法之一.窝沟封闭术是使用窝沟封闭剂严密封闭牙冠表面的窝沟,防止链球菌对窝沟的侵害,从而有效地保护牙釉质,达到预防龋病的目的.而窝沟封闭剂的防龋效果主要取决于封闭剂的保留率,所以如何选择粘结剂增加封闭剂的保留率至关重要.本实验就是观察研究Prime&BondNT粘接剂对封闭剂保留率的影响.

  • 标签: 窝沟封闭剂 PRIME NT粘接剂 试验研究 临床 窝沟封闭术
  • 简介:目的:根据血栓的形成机制,对凝血酶的直接抑制而成为对抗静脉血栓和心血管事件的一线抉择,受到临床和患者的关注。本文总结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与临床评价。方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在大量临床研究中,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显示出良好的效果。相对华法林而言,其更特异地抑制血栓的形成,抗凝作用快,抗凝效果与剂量有良好的相关性,不与血浆蛋白结合,无需监测国际标准化比率,标志一个新颖抗凝治疗里程的开始。

  • 标签: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静脉血栓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出血
  • 简介:目的研究采用临床路径模式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将其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模式护理,护理结束后,从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与护理工作满意度两方面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从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方面对比,对照组为77.50%,试验组为92.50%;从护理满意度方面对比,对照组为77.50%,试验组为95.00%,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消化性溃疡病的护理效果更优。结论采用临床路径模式对消化性溃疡病患者进行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度与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护理路径 消化性溃疡 护理 应用
  • 简介:为了紧扣药物应用与监测主旨,关注临床热点药物发展动态,我刊将临床评价栏目设为重点栏目。此栏目主要刊载药物的临床研究、疗效观察、安全性评价、经济学评估、循证药学等内容。对于质量较高尤其是基金课题资助的稿件可以优先刊出,刊载周期为4~6个月。欢迎广大医、药、护及科研工作者踊跃投稿。

  • 标签: 临床评价 栏目 热点药物 安全性评价 经济学评估 科研工作者
  • 简介:为探讨临床药师在救治危重患者时发挥的作用,笔者深入临床参与治疗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和医师协作救治一例艾司唑仑中毒患者,最终患者经氟马西尼、纳洛酮、醒脑静等催醒药物加营养神经药物及抗感染综合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

  • 标签: 临床药师 药物中毒 苯二氮类 艾司唑仑 氟马西尼
  • 简介:为探索急性炎症因子作为参与炎症反应的免疫调节物质在高原医药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系统分析了急性炎症因子白介素-1β、低氧诱导因子-1、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C、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临床意义及检测方法,从而为高原病发病机理及抗高原反应药物研究中提供研究依据和策略。

  • 标签: 炎症趋化因子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干扰素类
  • 简介:目的通过频域OCT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眼科常规检查及经FFA和频域OCT查均确诊为黄斑水肿,视力≤0.6,黄斑中心凹厚度(CMT)≥250μm的患者46只眼纳入观察,进行玻璃体腔注射TA(4mg,0.1mL)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d及1,2,4,8,12,24周最佳矫正视力(BCVA)改变;治疗前和治疗后1,2,4,8,12,24周的黄斑中心凹厚度(CMT)、黄斑中心容积(CMV)、黄斑区平均厚度(AVG)的改变。结果在治疗后视显提高,术后各时间点(P=0.00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BCVA各点分别为:4周(0.3916±0.2564);8周(0.5668±0.1835);12周(0.5314±0.1996),视力基本持平,24周(0.3853±0.2024)缓慢下降。CMT方面,较基线比,在治疗后CMT明显降低,术后各时间点(P=0.00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基线相比,CMV、AVG两具有显著改变。BCVA分别与CMT、CMV、AVG呈负相关。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治疗黄斑水肿均可明显改善,减轻黄斑水肿。BCVA分别与CMT、CMV、AVG呈负相关,CMV、AVG也可反映治疗效果,但敏感性不及CMT

  • 标签: 频域OCT 曲安奈德 视网膜静脉阻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葡萄膜炎 黄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