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就病变激素注射结合抑酸疗法来治疗喉接触性肉芽肿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60例喉接触性肉芽肿患者进行分析,其中实验组30例,采用病变激素注射结合抑酸疗法来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30例,采用单纯抑酸疗法来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愈成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其平均治愈时间也要低于对照组患者。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病变激素注射结合抑酸法来进行喉接触性肉芽肿的治疗时,拥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病变内激素注射 抑酸疗法 肉芽肿
  • 简介:目的探究将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固定应用于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患者造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间收入的所有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随机抽取出64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通过单双数抽签法,将所有患者进行两组均分,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石膏外固定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应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固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的改善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愈合时间为(8.2±1.5)周,明显较对照组患者的(14.6±2.6)周时间更短。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0(93.75%),其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6(81.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固定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促进患者的骨折康复,并改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一种有效且积极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固定;骨折治疗;四肢骨折;术后康复手掌指关节周围结构往往较为精细且结构复杂,容易出现较为明显的骨折状态,所以为了解决掌部骨折的固定和复位问题,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固定1。在本次研究中,探究将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固定应用于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患者造成的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间收入的所有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随机抽取出64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通过单双数抽签法,将所有患者进行两组均分,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32例患者。对照组中性别信息为(男18例;女14例),患者年龄31—62岁,平均年龄(45.9±4.3)岁;实验组中性别信息为(男17例;女15例),患者年龄31—60岁,平均年龄(46.2±5.1)岁;所有患者均不合并其他全身器质性疾病。所有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石膏外固定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固定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取平卧位并将上肢进行外展,对患者进行臂丛神经麻醉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手术部位切开。根据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切口制作在手术过程中应当保护患者手上的粗大神经和静脉,根据患者手术部位和骨折类型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微型钢板对患者进行手指钢板固定,而在手术完成后不对患者进行石膏外固定,做好术后抗感染和药物治疗。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各项数据均将其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进行数据记录,实验数据采用卡方值进行统计检验,实验结果中,患者的愈合时间数据则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数据记录,数据应用t值进行检验,若p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经关节截骨治疗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翻畸形的策略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翻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固定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经关节截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优良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91.11%、75.56%,优良率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经关节截骨治疗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翻畸形临床效果理想。关键词经关节截骨;复位固定手术;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翻畸形骨折翻畸形多因患者骨折最初治疗处理不当所致,其中又以膝关节创伤性畸形最为常见,由于膝关节肩负铰链作用,一旦出现畸形,将直接影响患者活动功能1,给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90例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翻畸形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治疗措施,结果证明经关节截骨治疗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4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翻畸形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我院确诊为骨折后翻畸形,骨折处关节面塌陷>5°、3mm,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疾病、语言功能障碍及手术禁忌者,90例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6.5±4.7)岁,骨折Schatzker分型27例为Ⅳ型,11例为Ⅴ型,7例为Ⅵ型;观察组(45例)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46.5±4.4)岁,骨折Schatzker分型26例为Ⅳ型,13例为Ⅴ型,6例为Ⅵ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性别、年龄、骨折Schatzker分型)相近无明显差异,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在患者骨折处皮肤作切口,将肌层充分暴露,胫前肌起始部切开后再拉开,将外侧平台骨折充分显露,进行关节面重建,并采取螺栓对其进行内固定。观察组采取经关节截骨治疗,先对根据患者胫骨平台骨折翻畸形情况制定最佳翻修方案,借助充气止血带和术中导航进行手术翻修治疗。在患者股骨远端处放置已注册的胫骨追踪器,逐步将其打入至胫骨中段和股骨胫骨解剖轴,并分别对其位置进行注册,注册时应严格根据操作流程,准确测量畸形角度,详细记录其测量结果。于内侧缘作切口,详细探查膝关节情况,彻底清除纤维组织和骨痂。在胫骨结节下打入克氏针,通过透视显示观察克氏针位置合适后,再进行双平面截骨,骨面凿开过程中使用骨刀直至外侧克氏针处结束截骨,注意骨皮质无需打断。使用撑开器对骨面进行撑开,测量其内翻角度,采取纠正措施将外翻角度纠正道2°左右。通过导航验证对内翻畸形进行纠正,纠正前需先对胫骨进行接骨,并对其撑开程度进行计算,计算时应严格按照术中导航和术前股胫角结果进行计算,将其纠正到173°,再使用直径4.5mm的胫骨近端内侧锁定钢板固定截骨骨面,同时打入螺钉,在透视显示中观察截骨是否达到合适位置,根据显示结果对其进行固,达到下肢力线纠正目的。术后所有患者均采取CT及X线对膝关节正侧位进行检查,术后2~7天,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对患膝进行适当训练,术后3个月可适当进行负重锻炼。1.3观察指标采取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法2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60分以下为差,61~79分为良,80分以上为优,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做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_)±s)表示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对照组(45例)优18例(40.00%),良16例(35.56%),差11例(24.44%),优良率为34例(75.56%);观察组(45例)优32例(71.11%),良9例(20.00%),差4例(8.89%),优良率41例(91.11%);优良率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膝关节作为重要的铰链,由于不存在代偿作用,出现骨折后很容易产生翻畸形情况。特别是老年群体,随着年龄增大,骨质疏松情况严重,骨折后一旦最初治疗不当或固定坚强性不够,翻畸形发生机率更大。目前,关于胫骨平台骨折翻畸形修复愈合必要性、手术禁忌、手术指征方面报道较少,研究表明3,在胫骨平台骨折翻畸形修复前,采取x线进行放射诊断,有助于最佳方案制定。临床判断如患者骨折关节面处塌陷超过3mm,下肢翻畸形超过5°以上则需采取复位手段,因此,在治疗前必须对患者采取CT和X线检查,再根据患者情况对关节塌陷及下肢翻畸形情况进行评估,并对下肢机械轴进行矫正,以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膝关节功能。换而言之,经关节截骨主要针对的畸形部位进行,而不是针对影像学指标。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90例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翻畸形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治疗措施发现,经关节截骨治疗患者优良率(91.11%)明显高于切开复位固定手术优良率(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经关节截骨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翻畸形情况。综上所述,经关节截骨治疗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翻畸形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借鉴。参考文献1孙立恒,李宁.经关节截骨治疗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翻畸形临床效果J.创伤外科杂志,2016,18(9)534-536.2朱建东,郑洪波.经关节截骨治疗创伤后胫骨平台骨折畸形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0)1875-1876.3喻长纯,杨明路,王战朝等.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治疗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7,21(10)1031-1035.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本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1.4%,对照组的优良率为80.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膝关节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明确。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 关节镜手术
  • 简介:目的:评价白头翁汤方加味结合肛肠治疗仪治疗肛窦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肛窦炎患者84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结合肛肠治疗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组基础上加用白头翁汤方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各因子如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10(IL-10)水平测得值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为71.43%(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显著低于对照组为26.19%(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PCT、TNF-α、IL-10水平测得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RP、PCT、TNF-α、IL-10水平测得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白头翁汤方加味结合肛肠治疗仪治疗肛窦炎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左氧氟沙星结合肛肠治疗仪治疗,有效改善了炎症各因子水平,且安全性高。

  • 标签: 白头翁汤方加味 肛肠内腔治疗仪 左氧氟沙星 肛窦炎 炎症因子
  • 作者: 张衍敬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8-12-22
  • 出处:《药物与人》 2018年第12期
  • 机构:奉新第二中医院张衍敬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对于髋部晚期骨性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及股骨颈骨折具有可靠的治疗效果,可达到减轻或解除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从而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Smith-Petersen入路切断股直肌的直头,Morre入路切断外旋肌群,虽显露充分、手术中损伤大,前者影响髋关节前侧稳定,后者影响髋关节后侧稳定,易导致髋关节前脱位及后脱位;Watson-Jones入路,对髋关节稳定性影响不大,但术中显露髋关节困难;外侧前入路,只切断小部分臀中小肌肌腱及股外侧肌部分肌腱,关节稳定性破坏很小,不易引起术后脱位。此入路从髋关节外前方进入,髋关节后侧稳定,术后坐立时不易引起后脱位,此入路亦无重要血管神经,能较快地显露髋关节,向上分开小部分臀中小肌前缘及向前内侧剥离部分股外侧肌群后,显露髋关节广泛。由于此入路由髋关节外侧前方进入,创口术后易引流,不易形成血肿,对预防术后髋关节血肿继发感染起到重要作用。于2012年4月至2018年6月,行33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经随访疼痛缓解,下肢行走基本正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治疗髋臼骨折后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间收入的所有髋臼骨折后款,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73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所有患者均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作为治疗方案,记录所有患者的术后康复状况,评价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接受髋关节置换后,其病症状况均得到改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100.00%,同时所有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复发状况,其余患者未见较为严重并发症,复发率为1(1.30%)。结论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挽救骨折后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优良率,降低患者复发率,具有积极应用意义,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髋臼骨折后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髋臼骨折后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是老年群体中十分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发病率也逐渐上升1。目前临床治疗此类骨折方式多为手术,其中就包含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切开复位固定术等2。本次研究中,探究治疗髋臼骨折后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及预后,现总结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间收入的所有髋臼骨折后款,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73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患者的性别信息为(男39例;女34例),所有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41-79岁,平均年龄(58.1±8.1)岁。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不患有其他全身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患者不存在手术禁忌症,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对比分析未见明显差异,个体化细微差异,不对本次研究结果造成影响,具有可比性(P>0.05)。1.2方法所有患者使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具体方式如下首先,将患者麻醉,保持侧卧位并将其固定。随后选择髋关节后外侧进行切口,使患者下肢往内旋转,并将后方关节囊清除,移除关节头并将残留碎片清理干净,清除多余的关节囊使髋臼充分显露,将髋臼软骨及其软组织清理干净,使软骨下骨处视野清晰。第二步将金属杯置入并将其固定,螺钉作为髋臼和假体连接的关键,然后安装假体柄,待复位完成后查看患者的髋关节活动能力,并实施清洗和止血,最后将创口缝合。1.3评价标准记录所有患者的术后治疗优良率,并评价患者的术后复发状况。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本次研究结果中患者的治疗效果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年龄信息指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检验,若p

  • 标签:
  • 简介:出现在东北药品零售行业的“东北病”,是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多年来种种弊病在药品零售业的典型反映与缩影。对症下药。进行“自我药疗”无疑是疗治“东北病”的最好办法。但“东北病”积弊久矣,加上“自我药疗”疗程长、作用慢,要想在短期内尽快治愈“东北病”。还耍在外来医生、外部力量等方面多下功夫。

  • 标签: 东北 内治 药品零售行业 自我药疗 药品零售业 对症下药
  • 简介: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多发病,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肿胀.最近,美国“前沿营养学”网站刊文,讲了4类能缓解关节疼痛的食物,配合药物疗法,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 标签: 食物 关节痛 减轻 关节疼痛 中老年人 药物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与固定术在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96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固定术相比,关节置换术在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治疗中效果更为显著,有利于促进髋关节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少,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 标签: 粗隆间骨折 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术 并发症 老年人
  • 作者: 罗紫祾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8-11-21
  • 出处:《药物与人》 2018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及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系统康复护理。评价护理前后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ROM)和膝关节功能Lequesne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后VAS评分和Lequesne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O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及关节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的ROM。
  • 简介:目的探讨外侧小切口髋关节前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后外侧髋关节前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外侧小切口髋关节前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观察组采用外侧小切口髋关节前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了解患者全身状况和髋关节局部情况,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在患者健侧肢体后下方放置无菌袋,避免产生小腿感染。选取患者髋前外侧为小切口,将患者的皮下组织分离,切开阔筋膜,同时拉开阔筋膜与臀大肌,使股骨大转子和臀中肌暴露。选择以股骨大转子顶点为基础点作皮肤切口,上下分别延长4~5cm,切口长度保持在8~10cm范围,将皮肤切开后,沿着阔筋膜张肌与臀中肌之间的空隙进入,分别向上下牵拉开阔筋膜张肌与臀中肌,然后在臀中肌前1/3处纵向切开约5cm的切口,同时注意保留中肌与股外侧肌腱膜的连续性以便后续修复。在股骨小转子上分1.5cm处截掉股骨头,取出骨头后,安放髋臼假体时要注意假体向外展45°,前倾15°,最后处理患者的股骨,复位假体并调试髋关节灵活度。术后放置引流管并对患者的前侧关节囊、臀中肌、臀小肌以及进行修复,关闭切口。对照组患者采用后外侧髋关节前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手术方法类似观察组。1.3观察指标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将通过SPSS.20.0统计软件来比较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以t来进行组间检验,采用P

  • 标签:
  • 简介:目的:将薄芝糖肽注射液的多肽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改进,加强对多肽含量的控制。方法:采用碱水解方法分离糖肽键,并利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多糖与多肽进行分离,用福林酚反应标准曲线法对多肽进行含量测定,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多糖一蒽酮反应标准曲线法对分离产物进行鉴定与分析,再利用凯氏定氮的方法测定分离的多肽的收率。结果:对薄芝糖肽进行72h的碱水解效果较好;运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别以水和80%乙醇进行洗脱可以将多糖和多肽进行有效分离;经过分离后的多肽采用定氮法测定收率为95%,效果良好。结论:应用碱水解的方法可以实现糖肽键断裂,用大孔吸附树脂实现了多糖多肽的基本分离,多肽收率较高,并可以对分离产物进行定量。

  • 标签: 薄芝糖肽注射液 多肽 含量测定 碱水解
  • 简介: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与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文献报道的196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规律。结果:196例不良反应中老年患者占51.02%;超说明书适应证用药的患者占5.10%;59.69%的病例在用药60min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主要以过敏反应为主的全身性损害占55.10%。结论:临床医生应当严格按照其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与用法用量使用丹红注射液,用药60min内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药品生产企业应加强制剂的安全性研究,完善说明书中不良反应相关内容。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放置引流与膝关节早期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本院接收的30膝关节病变晚期需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分为引流组及非引流组,进行前瞻性实验。分别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失血量、血红蛋白变化值、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KSS评分情况。结果引流组需输血人数、显性失血量、总失血量、术后第3天关节活动度均明显高于非引流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变化值、术后第7天关节活动度两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口愈合均良好,无感染症状出现。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放置引流管可能使术后总血量增加,并未增加术后伤口感染情况,可能有利于膝关节早期功能恢复,但对膝关节远期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术 放置引流 早期功能恢复
  • 简介:目的分析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关节炎的手术室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膝关节关节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腓骨近端截骨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评分、膝关节日常功能评分、健康教育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评分(1.2±0.1)分、膝关节日常功能评分(0.9±0.3)分;对照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评分(2.4±0.3)分、膝关节日常功能评分(1.7±0.5)分。实验组患者遵医行为、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患者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配合程度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实施与推广。

  • 标签: 膝关节骨关节炎 腓骨近端截骨术 手术室护理 膝关节疼痛评分
  • 简介:目的探讨针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及VAS评分情况。方法选取本科室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膝关节骨性炎患者共32例作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6例患者,设定观察组接受针刀配合中药熏洗进行治疗,设定对照组接受穴位注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临床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针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可有效加快关节炎的康复,降低VAS评分,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针刀 中药熏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VAS评分
  • 简介:文献[1]报道,大约20%~30%的淋巴瘤可以发生浆膜积液。本文收集我院2013年至2018年5月浆膜积液中诊断为淋巴瘤的病例15例,对其进行常规液基涂片,部分采用细胞蜡块包埋切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诊断,部分对照其活检组织病理诊断,探讨浆膜积液中淋巴瘤的细胞学形态特征。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浆膜积液中诊断淋巴瘤或细胞学怀疑淋巴瘤经组织学活检证实为淋巴瘤的病例15例。

  • 标签: 细胞学形态特征 浆膜腔积液 淋巴瘤 形态特点 常见类型 组织病理诊断
  • 简介:病例1:1例27岁女性患者,既往无过敏史,因垂体TSH瘤皮下注射奥曲肽注射液0.1mg后出现注射部位瘙痒、红疹、伴有硬结,由于治疗需要,再次使用奥曲肽后再次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后使用氯雷他定片(10mg,qd)抗过敏治疗,患者再次用药后未再出现皮疹、硬结等不适。病例2:1例10岁3个月女性患者,既往有护肤品及静脉输液(具体不详)过敏史,因垂体TSH瘤皮下注射奥曲肽注射液0.1mg后出现注射部位红晕、硬结,伴明显疼痛、瘙痒,由于治疗需要,再次使用奥曲肽后再次出现上述不适,后给予西替利嗪片(10mg,qd)抗过敏治疗,患者未再出现不适症状。

  • 标签: 奥曲肽 注射部位反应 瘙痒 皮疹 硬结 药品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