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分子生物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前沿学科之一,它在药学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显突出,当前,药学研究逐渐地从传统的化学模式转变为化学与生物相结合的现代模式。传统的药学教育模式在内容和体系上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分子生物课程在国内外药学专业教育中均倍受重视,已经成为药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

  • 标签: 药学专业 分子生物学 教学模式
  • 简介:  【摘要】通常所称之为的凝胶色谱法也可以叫做凝胶色谱技术,该技术是在上世纪 60 年代初发展而来的,属于一种比较简单快速的分离分析技术,该技术有很多方面的优势,例如,所用设备比较简单,操作过程十分方便快捷,并且针对高分子物质有特别明显的分离效果,因此该技术在针对头孢菌素中高分子杂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结合这种情况,本文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凝胶色谱法测定头孢菌素中高分子杂质等相关内容,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我国头孢菌素类药物高分子杂质测试等相关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 标签:   头孢菌素类药物 凝胶色谱法 高分子杂质  
  • 简介: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口服阿司匹林,每天100mg,并辅以其他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注射用丹参多酚酸100mg,用250mL生理盐水稀释,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14d。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sICAM-1和sVCAM-1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中sICAM-1和sVCAM-1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治疗2周后观察组血清中sICAM-1和sVCAM-1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01),且显著低于治疗后对照组(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注射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中sICAM-1和sVCAM-1水平有明确的降低作用。

  • 标签: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 脑梗死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 简介:目的本文主要分析PRK(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LASEK(角膜上皮瓣下膜镶术)应用在近视患者治疗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观察PRK、LASEK对疗效所产生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主要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近视患者(例数=40例,患眼=80眼),实验组(例数=20例,患眼=40眼)在治疗期间施予LASEK进行治疗,常规组(例数=20例,患眼=40眼)在治疗期间施予PRK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经治疗后其疼痛指数、Haze比常规组低,组别间结果数据分析和比对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上皮愈合时间比常规组更长,组别间结果数据分析和比对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近视患者接受PRK、LASEK进行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和PRK术治疗相比较,LASEK术可降低患者疼痛状况,将Haze发生可能降至最低,可在近视患者治疗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近视 LASEK PRK 疗效 Haze
  • 简介:目的:探索胃癌病人血清中潜在的N-糖肽生物分子标志物。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PLC-QqQ-MS/MS)对胃癌病人和胃炎病人血清中的N-糖肽进行定量分析,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与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leastsquares,PLS)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对约60种N-糖肽进行统计分析,找到7个具有显著性差异的N-糖肽,分别为N4400-IgG1、N5400-IgG1、N4410-IgG1、N3500-IgA、N5400-IgA、N5402-IgA和N5501-J。以这7种N-糖肽对测试组进行PLS分析,结果表明胃炎病人和胃癌病人之间已出现一定的分离趋势。结论:本研究发现了胃癌潜在的N-糖肽生物分子标志物。该方法为探索胃癌生物分子标志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胃癌 N-糖肽 生物分子标志物 色谱法 高效液相 质谱法 联用
  • 简介:髓外造血是当骨髓造血功能发生不足,无法满足循环所需的情况下,造血干细胞从肝脏、脾脏、淋巴结等髓外造血组织中分化的一个过程。在胎儿时期造血组织多样,可以是髓外造血,后期逐渐发展为骨髓造血,直至出生后2个月左右,骨髓造血将完全取代其他造血,此时髓外造血停止,但仍然保留了产生红细胞的功能。因此在出生后,骨髓生理造血发挥着重要作用,发生髓外造血则被认定为病理性。

  • 标签: 髓外造血 骨髓造血功能 出生后 造血过程 影像学表现 临床病史
  • 作者: 李林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仁寿县人民医院李林霞近年来,乳腺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乳腺癌发病率也明显上升,乳腺癌已经占据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的榜首,还呈现出逐渐增加和年轻化的趋势。因此,进行早期的乳腺癌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不仅能够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而且能够减少患者的死亡率。乳腺影像学检查已经成为乳腺癌患者的主要筛查和诊断手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布氏菌病患者进行血清检验与细菌检验对诊断其病情的价值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布氏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60例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0例,初次诊断接受血清与细菌学联合检验的为A组,只接受血清检验的为B组,仅接受细菌检验的为C组,然后对三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阳性检出率远远超过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布氏菌病患者应用血清检验联合细菌检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单独使用血清检验或者是细菌检验。

  • 标签: 布氏菌病 血清学检验 细菌学检验 价值对比
  • 简介:以肠溶性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作为包覆材料,制备了HPMCP包覆的MCM—48介孔分子筛药物控释载体(HPMCP/MCM—48),并考察了抗癌药物6-巯基嘌呤(6—MP)负载于控释载体后,在不同pH释放环境中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在模拟胃液中(pH-1.2),HPMCP能明显地延缓6—MP的释放速度;药物释放4h后,其释放率仅为14%,而在模拟肠液中(pH-7.5)HPMCP迅速溶解,对6-MP释放速度的影响甚微;药物释放4h后,释放率可达到79%,与此同时,包覆膜的提拉速度影响6—MP的释放行为,提拉速度在1.00~3.00mm/s范围内,提拉速度越快,药物在模拟胃液中的释放速度越快。

  • 标签: 6&mdash 巯基嘌呤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 介孔分子筛 pH敏感 药物缓释行为
  • 作者: 沙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人民医院沙英超声技术本身具有无电离辐射、无创等诸多优势,故而在20世纪40年代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在内的各个领域。医学领域初始应用的超声技术均为二维超声,其仅仅可对平面状态下的组织等情况做出反映,此后彩色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彩色多普勒超声随之诞生,成为超声在医学中应用的划时代性变革。此后便携式高分辨超声探头等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普及,基于其无创等诸多优势,麻醉过程中运用超声获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其详细的优势和应用情况仍未得到临床广泛认可,故而本次研究针对其做出刍议,目的在于总结经验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现将研究详情做出整理报道,具体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血液流变是研究人体的血液和血液中所包含的各组成成分的流动、变形的科学。血液流变检验在如今的临川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一些疾病的诊断可以具有很重要的辅助作用,对一些疾病的发现,发展等可以提供一些预见性资料。本文对血液流变检验进行了分析和介绍,也提出了一些关于血液流变检验的临床应用。

  • 标签: 血液流变学 检验方法 临床应用
  • 作者: 王艳菊王艳春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5期
  • 机构: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四川省射洪县中医院王艳菊王艳春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发病率最普遍的癌症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肺癌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肺癌的死亡率极高,2015年我国肺癌患者就有61.02例死于肺癌,预计到2025年我国每年将有100万新发肺癌患者,会有90万死于肺癌,肺癌的死亡率高居癌症死亡率的首位。肺癌治疗困难,对患者及患者家庭造成严重干扰,治疗肺癌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证明,肺癌患者越早得到治疗存活率越高,5年存活率能从14%上升至49%。然而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不容易被患者察觉,等症状加重确诊时患者的肺癌已转为肺癌晚期,治愈几率小。因此肺癌的早期检测对于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肺癌的检测主要是通过实验室和细胞组织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影像学检查是目前运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检查方法,在疾病的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专题汇报教学方法”在医学免疫教学中总结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观察其中疾病生理现象及反应,学生在学习后搜索相关文献并制作PPT,从而实现自主学习。教学中“专题汇报教学方法”利于改善学生对免疫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对此,本文首先探讨专题报告对教师的要求,并论述汇报专题选择及应用策略,最后探讨临床专题汇报教学方式结果。

  • 标签: &ldquo 专题汇报教学方法&rdquo 免疫学 医学 应用
  • 简介:目的探究中药进行细胞级粉碎在中药药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三七制剂为例,精准称取1000g三七,并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500g。给予对照组三七常规粉碎技术,给予实验组三七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观察、对比两组三七片粉碎粒度及24h、48h、72h时的吸湿速度。结果粉碎后,两组三七中药粒度均高于粉碎前,且实验组三七中药粒度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24h时,实验组三七吸湿速度10.8%高于对照组0.8%,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48h、72h时实验组三七吸湿速度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将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应用于中药制剂中能够降低药物粒度,提升中药成分利用率,避免中药制剂在使用中出现浪费情况,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中药 细胞级粉碎 中药药剂学
  • 简介:目的文章主要针对促进药物基因组的研究进行分析,提高药学学生临床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将药物基因组深入到药学服务过程中,运用药物基因组知识,有效地预防药源性疾病、合理利用医药资源。结果与结论药学服务带教应紧跟时代步伐使学生既能掌握药物基因组的基础知识又能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大大提高药学学生的临床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药物基因组学 药学服务 个体化治疗 带教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 CT、 X射线影像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 方法:在我院2016年 1月至 2019年 9月收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中随机抽取 71例,将患者先后进行 CT检查、 X射线检查,在医生组进行判断后,对其实施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 CT、 X射线影像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病症的效果。 结果:病理检测结果显示,71例患者均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CT检测显示 52例患者确诊,准确检测率为 73.24%( 52/71), X射线检测显示 41例患者确诊,准确检测率为 57.75%( 41/71),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 0.05)。 结论:在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进行影像检查时,应当以CT为主要的检查方式。

  • 标签: CT检查 X射线检查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准确检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