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是医院现代化管理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一个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包含了基础医学的生物遗传变异学、临床医学的诊断护理学、预防医学的流行病学、公共卫生学等综合学科知识,直接影响医疗质量、药品使用、床位使用、经济效益等目标值的完成,关联着医院精神文明、社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科 医疗质量 合格率 管理与监控 医院现代化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预防与控制产房医院感染采用医院感染管理进行管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12月,采用基础管理对412例分娩产妇实施产房医院感染预防,设立为对照组,2022年1月至12月,应用医院感染管理方式予以379例分娩产妇做产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设立为观察组,实施管理后对管理效果开展分析。结果:统计产房医院感染发生率,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发生率低(P<0.05)。结论:预防与控制产房医院感染,应用医院感染管理方式做管理干预,能够有效管理产房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产房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 实施效果
  • 简介: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为了保证医疗安全,各级医疗管理部门对医院感染控制越来越重视,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意识也逐步提高。医院是特殊的社会环境,本身就具备造成传染病传播的三大要素一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检验科是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加强检验科的医院感染控制及管理,对保证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医院感染控制 医院检验科 医疗水平 医疗安全 管理部门 传染病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临床医学开始广泛使用抗生素药物,导致多药耐药菌(MDROs)的出现,致使患者产生MDROs感染的不良现象,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现探究综合医院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效果,为医院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使用3类及3类以上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其中50例编为传统组,对MDROs进行传统的控制措施;另50例住院患者,编为优质组,对MDROs进行传统措施+优质的控制措施。经不同防御措施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MDROs感染率、医院感染和漏报率。结果:通过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率、医院感染及漏报率,优质组都远远低于传统组P< 0.05(详见表2)。结论:将优质的防控干预措施应用在综合医院控制多药耐药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实施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到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诊的住院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50例,共计10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采取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概率以及对护理内容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较对照组更少,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之间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模式的运用可以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护理管理 医护一体 感染预防 控制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实施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到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诊的住院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50例,共计10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采取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概率以及对护理内容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较对照组更少,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之间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模式的运用可以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护理管理 医护一体 感染预防 控制 有效性
  • 简介:按照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的安排,2005年6月15日进行全市二、三级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我院在院长和医务处等各级领导大力支持协助下,从各临床科室抽调29名高年资医生进行现患率调查。调查前,首先对调查人员统一培训,内容包括调查目的、意义、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调查方法、表格填写等。调查工作于2005年6月15日开始,调查6月14日0点-24点期间内的全院住院病人。

  • 标签: 现患率调查 医院感染 北京市卫生局 反馈 质量控制 三级医院
  • 简介: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2–12月间的真菌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真菌感染296例;感染以念珠菌属为主,占90.54%,念珠菌属中感染占前三位的分别是白色念珠菌(54.73%)、热带念珠菌(13.18%)、光滑念珠菌(7.09%);真菌感染涉及的科室共有26个,其中,呼吸科感染例数居首,占33.78%;所有真菌感染病例均患有基础疾病,其中患肺部疾病的真菌感染率居首,占32.43%,肿瘤伴发的真菌感染死亡率最高,感染83例,死亡13例,死亡率为15.66%;在治疗上,应用的药物有氟康唑、卡泊芬净、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米卡芬净,其中氟康唑应用最频繁,达77.03%;真菌感染伴细菌感染的患者193例,占65.20%;大部分患者接受了侵入性操作。结论:对高龄、患严重基础疾病、需侵入性治疗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预防真菌感染的措施,合理选择药物,加强病原菌的监测,尤其对合并感染更要加强警惕,积极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深部真菌感染 念珠菌 危险因素
  • 简介:据法国《趣味》月刊2004年4月号发表的题为“新装备预防医院的交叉感染”论文报导,每年造成医院80万例感染和4000病例死亡的病菌无处不在,病人在医院要比在其他地方更脆弱。唯一的方法是采取21世纪的卫生方式来预防。

  • 标签: 医院交叉感染 预防 21世纪
  • 简介: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确定医院感染的重点,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全年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科室、部位和细菌培养结果进行了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全年9553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20(2.30%);感染264例次(2.58%),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48.47%),其次为泌尿道和胃肠道,分别为20.61%和8.78%;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48.97%),常见的有铜绿假单胞菌(10.34%)、大肠埃希菌(6.21%);真菌占22.06%,以白色念珠菌为主(13.10%)。结论开展目标性监测,提高临床标本送检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执行手卫生规范,严格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定,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 标签: 医院感染 感染率 病原菌
  • 简介:医院感染管理是社区医院管理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依托三级医院的管理资源、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进行规范管理,切实把好社区医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关,保障社区医院的医疗质量。

  • 标签: 社区医院 医院感染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优化医护质量。方法调查目前医院感染现状。结果明确卫生法规是推动医院感染管理的有力武器和可靠保证;提出强化医护人员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及加大卫生法规教育力度和对策。结论依法控制医院感染,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诊疗安全无害。

  • 标签: 控制医院感染 卫生法规教育 感染现状 医院感染管理 医护质量 法律意识
  • 简介:为配合卫生厅的满意度调查活动,我院专门成立了调查小组,采取查房与床边观察(按设计的表格逐项填写),于2001年8月28日0时至24时,对所有住院病人进行现患率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感染现患率6.2%,感染现患例次率6.5%,有危险因素存在者明显增高达患病率9.2%.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监测 控制 流行病学
  • 简介:自40年代抗生素问世以来,大大减少了院外感染的病死率和并发症,但早在1959年,Finland等就指出,自从应用抗菌药物后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反而增加了,人类与感染之间的斗争不仅没有结束,相反,主要战场已由院外转向院内。70年代以来,医院内败血症患者增多了,而其他各种感染仍保持着过去的水平,未见下降迹象。据统计,1983年我国为了院内感染已耗资10亿人民币。近年来,院内感染呈上升趋势,我国其发病率达9%~20%,在重病区更高。抗生素的应用成为医院感染(或称院内感染)的第二大危险因子,仅次于致死性原发症。本文旨在揭示抗生素滥用与院内感染的联系。

  • 标签: 抗生素滥用 医院内感染 抗生素预防 滥用抗生素 菌簇 细菌
  • 简介:医院感染后勤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有效的提高预防与控制工作,从而为医院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保证,在医院管理工作开展中感染控制与预防是贯穿医院全局的主要因素。在医院的任何一个工作环节都很有可能造成感染事件。笔者在实地调研之后,发现了后勤保障系统中的工作人员专业素养、控制意识、责任意识、组织效能等,都会对医院的管理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就医院感染后勤管理缺陷与对策进行研究分析。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后勤管理 管理缺陷 解决对策
  • 简介:目的了解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采取防治措施,减少医院感染。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12月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329例,发生医院感染75例,感染率5.64%。感染部位:呼吸系统44例,占58.67%;泌尿系统14例,占18.67%;消化系统7例,占9.33%;皮肤软组织4例,占5.33%。结论改善空气质量,积极治疗原发病,严格无菌操作,增强无菌观念,合理使用抗生素,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医院感染 神经内科 监测 抗生素
  • 简介:目的了解慢性肾衰非透析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探讨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96例患者中77例次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血肌酐、血白蛋白、血红蛋白与感染明显相关,P<0.05。结论加强支持治疗,缩短住院时间,掌握透析的适宜时机,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慢性肾衰 透析治疗 医院感染 临床资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加强门诊皮肤性病科医院感染控制。方法:采用交流学习等方式,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基层医院皮肤性病科医院感染防控薄弱环节,制订门诊皮肤性病科医院感染防控对策。结果:通过总结分析,发现门诊皮肤性病科的医院感染防控隐患主要有:工作人员医院感染控制防控观念淡漠;工作人员洗手依从性差;抗生素使用不规范;工作人员慎独精神差,监督指导力度不够。结论:医院各级各类人员人人参与,加强监督,综合管理,是依法搞好门诊皮肤性病科医院感染控制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皮肤性病 医院感染 防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