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有的脑梗(如腔梗,全称叫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很小的梗死灶,直径一般不超过1.5厘米。这种梗死多发生在大脑深部的基底节区以及脑干等部位),老人在做脑部影像学检查时,除了发现梗死病灶,还会一并发现脑萎缩。对此,其家人可能有些困惑:脑萎缩了?没觉得他(她)智力明显下降啊。这不奇怪,因为脑萎缩的症状未必明显、未必典型。本病多在50岁以后起病,缓慢进展,不易被发觉,往往病程长,而且可能逐渐加重,

  • 标签: 脑萎缩 脑梗 脑深部 梗死病灶 影像学检查 程长
  • 简介:美国FDA2015年2月3日以加速审批程序批准Ibrance(Palbociclib)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在美国,乳腺癌是第二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主要成形于乳腺组织,发展至肿瘤晚期会扩散至周围正常组织中。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估算,2014年有232670例美国妇女被诊断为乳腺癌,死亡40000例。Ibrance通过抑制可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的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4和6发挥作用,

  • 标签: FDA Ibrance 美国妇女 肿瘤晚期 周围正常组织 雌激素受体
  • 简介:以处方笺配药和推荐销售一般用医药品为核心大多数的日本连锁药店是依靠大量进货以及以提供折扣实现大量销售得以扩大发展的。但是,随着竞争企业的多门店化发展、以及其他业界企业的参与加入,再加上高龄人口增多而引致的商圈狭小化,

  • 标签: 连锁药店 CARES 销售 DRUG 竞争 高龄人口
  • 简介:白术挥发油是白术药材抗肿瘤有效成分,挥发油抗肿瘤作用确切[1]。挥发油中苍术酮不稳定,易氧化分解[2]。研究表明,分解前、挥发油对肿瘤细胞株均具有杀伤抑制作用,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与细胞生长抑制率呈正相关。分解前、挥发油均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分解前的挥发油主要在凋亡早期发挥作用,分解的挥发油在凋亡早期、晚期均发挥作用,分解前、挥发油均具有抗肿瘤药用研发价值[3,4]。

  • 标签: 白术挥发油 挥发油测定 环糊精包合物 荧光分析方法 苍术酮 最大激发波长
  • 简介:目的:探索抗菌药物治理的有效方法,促进扬州市(以下简称"我市")二、三级医疗机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我市卫生局对23家二、三级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督导检查以了解整治前、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整治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仅有4家医院符合规定,2013年整治后上升为14家;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达标的医院从2家上升为15家;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达标的医院从0家上升为11家;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达标的医院从0家上升为11家。结论:整治,我市23家二、三级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更加合理。

  • 标签: 医疗机构 抗菌药物 专项整治 用药分析
  • 简介:社交媒体又多被称为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络、微博、维基、论坛、播客、内容社区等等。

  • 标签: 社会化 教育对策 媒体 社交
  • 简介:质量是学科建设永恒的主题。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重复性[1],原国家卫生部于2012年下发了《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其中临床检验管理与持续改进第4.15.4条明确了血涂片复检要求。在既往的工作中,一般医院也是仅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不分类或血小板特别高与低的情况时进行血涂片复审,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 复审规则 显微镜检查
  • 简介:目的:分析硫酸吗啡缓释片肿瘤患者服用时癌痛发作咀嚼所致ADR原因。方法:患者癌痛发作咀嚼吗啡所致神志萎靡,眼球震颤上翻,瞳孔直径约1mm,即予心电监护,并按吗啡中毒给予静脉推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结果:患者经救治,停药观察3h,其神志清,呼吸平稳,症状缓解历时7h,纳洛酮用量4.8mg。结论:硫酸吗啡缓释片咀嚼服用后极量吗啡所致呼吸抑制,,临床用药时告知患者应吞服硫酸吗啡缓释片,并做好用药教育,教其正确用法。

  • 标签: 硫酸吗啡缓释片 咀嚼 用法不当 救治
  • 简介: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肝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从中随机选取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其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另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其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其止血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可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且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 标签: 奥曲肽 奥美拉唑 肝炎后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小切口空心钉前后向经距骨颈跟骨体内固定融合距下关节治疗创伤性跟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4例创伤性距下关节炎患者通过跟距关节后方跟腱外侧小切口,沿后跟距关节面走行方向用空心钻平行钻出2个骨隧道,骨隧道内植骨,经距骨颈跟骨体空心钉内固定融合距下关节。结果本组14例距下关节融合术后,均在5~9个月内达骨性融合,平均时间(6.44±1.03)个月。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术前平均分(44.23±1.23)分,术后平均分(82.14±2.15)分,平均增加(38.16±1.23)分。结论微创前后向空心钉固定融合距下关节治疗创伤性跟距关节炎,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固,骨融合确切,距下关节疼痛明显缓解的优点。

  • 标签: 空心钉 距下关节融合 创伤性跟距关节炎
  • 简介:目的:探讨对结肠癌肝转移患者行西妥昔单抗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伊立替康+奥沙利铂(FOLFIRINOX)方案化疗出现严重痤疮样皮疹的治疗实施药学监护的切入点。方法:临床药师参与该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全过程,对患者用药出现痤疮的原因及治疗用药进行分析,开展药学监护。结果:经分析,该患者应用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NOX方案出现痤疮样皮疹,为西妥昔单抗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建议临床医师使用莫匹罗星及头孢克洛对症治疗,减轻了痤疮样皮疹对该患者继续应用西妥昔单抗治疗的影响,确保了患者能够接受足够疗程的治疗,避免了病情延误。结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开展药学监护,可协助临床医师安全、有效用药,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西妥昔单抗 痤疮样皮疹 药学监护
  • 简介:目的了解骨关节炎大鼠丘脑腹外侧核(VPL)痛敏神经元(PSN)放电频率变化规律及其与运动评分、站立评分、关节曲升评分和软骨厚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VPLPSN放电频率变化规律在关节炎疼痛评估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采用高浓度弗氏佐剂制备单发弗氏佐剂关节炎动物模型,分别于3、4、6、8、12周随机选择6只行功能评分采用MRI扫描关节软骨厚度,并监测大鼠VPL内PSN放电频率变化规律。结果骨关节炎大鼠随造模时间延长软骨逐渐变薄;运动评分、站立评分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关节曲升评分则逐渐升高,而VPL内PSN的放电频率则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渐升高,6周时达高峰(81±5)Hz,随后逐渐降低,12周时降低为(39±4)Hz。经相关分析显示VPL内PSN的放电频率与运动评分、站立评分呈负相关,与关节曲升评分呈正相关,而与软骨厚度无明确相关性。结论VPL内PSN放电频率变化规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骨关节炎疼痛程度,未来有望可以作为骨关节炎疼痛评估的重要指标。

  • 标签: 骨关节炎 疼痛 滑膜 核痛敏神经元 放电频率
  • 简介: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4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七氟醚组,阻断肝门30min建立大鼠70%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S组)仅游离肝门,但不阻断;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采用阻断肝门30min,再灌注1h的方法制备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七氟醚预处理组(SP组)吸入2.1%七氟醚30min,停止吸入10min制备肝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1h时处死动物,留取肺组织,测定湿/干重比(W/D比),采用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I),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核蛋白NF-κBp65表达,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SP组再灌注各时点肺组织W/D比值、细胞凋亡指数(AI)和NF-κB活性水平及MDA含量均显著增高(均P〈0.05);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IR组比较,SP组W/D比值、细胞凋亡指数(AI)、NF-κB表达水平与MDA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而SOD活性显著增加(P〈0.05);SP组肺组织损伤较IR组减轻。结论细胞凋亡可能在肝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七氟醚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肺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降低肺组织NF-κB的活性,从而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 标签: 七氟醚 细胞凋亡 缺血再灌注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于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2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输尿管镜组,每组63例。输尿管镜组患者给予全麻下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给予全麻下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输尿管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低于腹腔镜组,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腹腔镜组,比较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状况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方面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均能显著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而后者具有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