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在第66个“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为了让孩子们更健康快乐地成长,本期策划——儿童成长“健康锦囊”从儿童的身体和心理方面进行了相关问题的罗列解决,让您在遇到一些常见的儿童健康问题时能有法可依,有理可循。例如,儿童意外伤害的现场急救有哪些措施要做;想要生二胎,“大”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何处理。

  • 标签: 心理健康问题 儿童意外伤害 儿童成长 现场急救 心理方面 儿童节
  • 简介:目的观察急诊外伤手术患者施行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100例急诊外伤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同时增加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术后疼痛程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有效率94%,对照组为60%,观察组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外伤手术患者施行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使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保持平稳,促进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外伤 急诊 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腹部外伤患者进行救治的方法措施及临床效果,以期更好的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腹部外伤患者共120例的各项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手术治疗。结果本组共治愈112例,死亡8例,治愈率为93.3%。其中,观察组治愈59例,治愈率为98.33%,对照组治愈53例,治愈率为88.33%,两组患者治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是治疗腹部外伤所造成脏器损伤的首选方法;早期明确诊断以及术中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 标签: 腹外伤 手术 肝破裂 脾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的急诊策略和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急诊科2007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患者中,随机抽取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2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记忆合金接骨板进行内固定,治疗组患者使用可吸收肋骨钉进行固定,然后对两组患者急诊救治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都很成功,在手术中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与治疗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患者在术后的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其术后镇痛率也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术后并发症情况,两组患者皆未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83%,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患者的急诊救治中,患者需要尽快诊断并进行全面检查,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科学有效的急救治疗措施,而在其急诊手术中,对患者骨折肋骨的固定使用记忆合金接骨板和可吸收肋骨钉都具有很好的效果,而可吸收肋骨钉在术后镇痛和下床活动上具有优势,而且还能使患者避免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的痛苦,优化急诊治疗效果。

  • 标签: 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 脾破裂 急诊救治
  • 简介:目的:探讨源于前颅底骨折的外伤性迟发性脑脊液鼻漏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1例资料完整的前颅底骨折后外伤性迟发性脑脊液鼻漏病例,同时行术前高分辨率螺旋CT(HRCT)颅底骨质薄层扫描三维重建及MR脑池造影(MRC)定位漏口,采用三明治法的筋膜-骨片(肌肉)-筋膜法技术修补漏口。结果11例患者漏口定位准确,筋膜-骨片(肌肉)-筋膜法技术修补漏口效果确切。结论术前高分辨率螺旋CT(HRCT)联合MR脑池造影(MRC)可以准确定位漏口,去除经颅底骨质缺损处疝出的脑组织,结合带蒂帽状腱膜下骨膜瓣修补重建是脑脊液漏修补成功的关键步骤。

  • 标签: 脑脊液鼻漏 高分辨率螺旋CT MR脑池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头颈部外伤所致颈内静脉血栓并肺动脉栓塞患者的CTA诊断效果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随机选取8例颈部外伤后颈部肿胀的患者作为实现对象,均为我院自2014年2月~2015年4月期间所接收,对患者行CTA又行DSA的结果展开探讨。结果从诊断检出率方面对比,行CTA诊断的检出率为,62.5%,行DSA诊断的检出率为62.5%,组间无差异,没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DSA是血管病变诊断的金标准,但临床上应用CTA诊断颈内静脉血栓并肺动脉栓塞时,以诊断明确、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等优越性,大大提高了颈内静脉血栓并肺动脉栓塞疾病的检出率,可部分替代DSA诊断检查。

  • 标签: 颈部 静脉血栓 肺动脉栓塞 CTA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甘露醇结合布林佐胺对机械性眼外伤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机械性眼外伤患者31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56例,156例对照组单纯使用甘露醇实施治疗,观察组则使用甘露醇结合布林佐胺实施治疗,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血肿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出现率、眼压恢复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肿消失时间以及眼压恢复正常的实际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出现率也要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甘露醇结合布林佐胺对机械性眼外伤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甘露醇 布林佐胺 机械性眼外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并发脑积水伴颅骨缺损的适宜时机。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脑外伤并发脑积水伴颅骨缺损患者的住院资料,计算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患者29例,采用早期同期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29例,方法为分期治疗,即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后3~6月,再进行颅骨修补术。追踪随访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患者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并记录,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相较于术前,患者的GCS和GOS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但研究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数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总数为7例,对照组患者为17例,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尤其表现在分流过度和硬膜下积液、血肿两方面,而其他如切口感染、切口脑脊液渗漏和脑水肿等项目上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同期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并发脑积水伴颅骨缺损相较于早期分期应用而言,具有更佳的临床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是该手术的较适宜时期,值得在临床上实施推广。

  • 标签: 脑室-腹腔分流 脑外伤 颅骨修补术 颅骨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