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我院点穴科自1989~1999年收住院外伤性截瘫病人78例,现将10年来外伤性截瘫病人的康复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点穴科护理常规内容除一般护理外还包括特殊的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并发症的预防等内容点穴疗法创始人贾立惠先生讲:“治病先知(治)人,知(治)人先知(治)心、医患齐努力,难疾能回春”。外伤性截瘫的

  • 标签: 外伤性截瘫 康复护理 护理褥疮 先知 并发症的预防 功能锻炼
  • 简介:外伤性截瘫是严重的创伤之一,随着现代工业及交通事业的发展带来的建筑、交通事故的增多,引起脊髓损伤造成截瘫之发病率亦有所增长,外伤性截瘫给患者带来终身残疾,严重地冲击着病人的精神状态,使其丧失治疗和生活的信心,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因此对截瘫病人的心理护理。我院骨科自1995年以来收治122例截瘫患者,开展积极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基本上从悲观、失望、

  • 标签: 截瘫 心理障碍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肝外伤术后生长激素的应用。方法将近两年我院收治36例肝外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于术后连续7天,每天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8μ或生理盐水2ml,并应用肠外营养。术前及术后第3、8天测体重、血浆白蛋白、右手握力、睡眠时间及拆线天数。结果术后血浆白蛋白水平的提高、体重的增加、右手握力及睡眠时间的恢复,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拆线时间实验组也少于对照组。结论生长激素可以使高龄患者蛋白质合成增加,促进切口愈合,并可减轻术后疲劳综合征。

  • 标签: 肝外伤 对照组 生长激素 术后应用 血浆白蛋白 睡眠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CT检查对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了33例脾破裂的CT表现及临床过程。结果(1)包膜下出血主要表现为包膜下新月征和分层状影;(2)实质出血表现为脾实质内密度不均影;(3)有利于估计腹腔内出血量的估计。结论CT能对脾破裂作出明确的诊断。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CT检查 诊断 腹腔积血 临床分型
  • 简介:脾脓肿临床上少见,且多来自血行感染,由脾外伤直接继发感染引起的脾脓肿更为罕见。血源性脾脓肿多为全身感染的并发症,其常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本组3例外伤性脾脓肿脓液细菌培养均有大肠杆菌生长,可能与肠道细菌移位,有菌的门静脉血反流有关。临床上由于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典型的寒战、高热,左上腹痛症状在脾脓肿中已少见,多为长时间持续性低热及左上腹隐痛。保守治疗一般不能奏效,因脾脏位置深,周围重要的器官多,穿刺较困难。故一般主张行脾切除术,切除困难时可作脾脓肿切开引流术。脾脓肿病程长,多在数月以上,脾脏多形成严重粘连。同时脓液污染易并发腹腔感染。术前应注意口服肠道杀菌药,预防肠道细菌移位,术前灌肠置胃管,应用广谱抗生素。术中充分暴露,仔细分离粘连,避免操作及出血,防止污染。术后可根据药敏选用有效抗生素,加强支持疗法。本文3例病人未出现并发症,均治愈出院。对脾脓肿只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愈后良好。

  • 标签: 脾脓肿 并发症 脾外伤 肠道细菌移位 脓液 处理体会
  • 简介: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严重颅脑外伤,在世界上已沿用多年。10月9日Lancet(2004;364:1321)发表的一项国际性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危险的,可使病人住院2周内的死亡危险增加20%。

  • 标签: 脑外伤 皮质类固醇 药物治疗 脑水肿 甲泼尼龙
  • 简介:硬膜外血肿是基层医院常见的颅脑损伤疾病,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左右,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急性血肿(占86.2%)。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传统治疗观念以骨瓣开窗血肿清除为主。2000年6月至2004年2月,我院选择性应用特制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清除治疗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7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穿刺治疗 外伤性硬膜外血肿 颅脑损伤 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穿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