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大豆卵磷脂软胶囊对高血脂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健康SPF雄性SD大鼠共60只,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3天后按照总胆固醇水平分组为模型对照组和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各剂量组给予不同剂量的大豆卵磷脂软胶囊内容物,模型对照组和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的玉米油,31天后观察大鼠体重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成立。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给药组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和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剂量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豆卵磷脂软胶囊通过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到辅助降血脂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大豆黄素衍生物IRXH609(LRX)的减肥作用和可能的机理。方法:以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测量体重、Lee’s指数、腹腔脂肪重量、摄食量、血脂和血糖,检验LRX灌服30d后的减肥效果;体外培养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观察药物对脂肪细胞增殖、脂质合成和分解的影响。结果:LRX显著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体重、Lee’s指数、腹腔脂肪重量;降低血液中TC和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显著提高3T3-L1前脂肪细胞内激素敏感脂酶(HSL)活性,促进脂肪分解释放甘油(Gly),减少细胞内TG含量。结论:LRXH609有显著的减肥和调血脂作用,可能的机理是通过抑制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激活HSL促进脂肪细胞内TG分解,降低脂肪细胞内TG存储量。

  • 标签: 肥胖 大豆黄素 3T3-L1细胞 激素敏感脂酶
  • 简介:目的:建立等度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测定保健食品中大豆异黄酮三种苷及其苷元的方法。方法:采用InertsilODS-3(4.6mm×150mm,5μm)色谱柱,以1.5%乙酸-甲醇-乙腈(70:22.5:7.5)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60nm,柱温55℃,流速1.2mL·min^-1。样品用70%的乙醇超声提取,经0.45μm滤膜过滤后进样。结果:HPLC过程于30min左右完成,大豆苷和黄豆苷的分离度为0.9以上,余者分离度均大于1.5。对4种市售保健食品作了分析。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含大豆异黄酮的保健食品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大豆异黄酮 HPLC 保健食品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验证美国药典用大豆-酪蛋白消化物培养基能否替代中国药典无菌检查用的真菌培养基.方法:参照灵敏度试验,比较试验菌在两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试验菌在真菌培养基生长优于大豆-酪蛋白消化物培养基.结论:大豆-酪蛋白消化物培养基不能替代中国药典无菌检查用的真菌培养基,真菌培养基也不完全具备适合细菌生长的特性.

  • 标签: 无菌检查 真菌培养基 大豆-酪蛋白消化物培养基 比较试验
  • 简介:目的:强调中药加工炮制对提高疗效的影响不可忽视.方法:通过用蒸气夹层锅煎药实验,同一处方、同一条件,但时间不同,用蒸气夹层锅法与铝锅直火法比较.结果:煎出的有效物差别较大.结论:中药煎药方法应予重视.

  • 标签: 中药材质量 加工炮制 煎药方法 中药疗效 影响
  • 简介:摘要:酱卤肉是人们比较喜闻乐见的产品,酱卤肉的制作过程包括腌制技术、滚揉技术,卤制技术,杀菌技术和保鲜技术,本文针对此内容展开研究,以便提高酱卤肉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效率,提高肉质品质,改善传统工艺,为酱卤肉的工业化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意见。

  • 标签: 酱卤肉 加工保藏 技术思考
  • 简介:采用旋转薄膜蒸发法结合挤压过滤工艺制备大豆磷脂脂质体,所制得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217nm,跨距0.838,负染色脂质体经透射电镜观察,呈明显的双层膜圆球型结构.以胆酸钠盐和脱氧胆酸钠盐研究其与脂质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将500nm波长处的可见光吸收值评价胆盐-脂质体混悬液的浊度,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变化情况.在胆酸盐加入的初期,由于胆酸盐和脂质体形成混合胶团,致使脂质体的粒径和浊度值稍有增加,进一步加入的胆酸盐使脂质体的粒径和浊度值下降.胆盐和脂质体间的相互作用经历了数个重排现象,使脂质体的粒径发生规律性的变化,这与脂质体的体内稳定性密切相关,也可反映脂质体的载药和释药特性.

  • 标签: 脂质体 体外 胆盐 载药 体内 混悬液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测定丙泊酚注射液中大豆油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硅胶柱;以正己烷-异丙醇-冰醋酸(98.9∶1∶0.1)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空气泵压力2.0L/min;检测器温度40℃;进样量10μl。结果:测得大豆油的回收率为99.99%,RSD为2.4%;进样量在0.951-2.853μg范围时,线性方程为Y=1.4282X+4.5912,r=0.999。结论: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

  • 标签: 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丙泊酚注射液 大豆油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制药技术在不断的创新与改进,一些新的加工技术—诸如连续生物加工技术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物制药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主要对连续生物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以及未来机遇和发展方向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能够为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 连续生物加工技术 生物制药 应用 机遇和挑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不同加工方式、存储方式对紫苏挥发油含量的影响。方法:(1)研究四种不同的干燥方法(阴干、晒干、40~50℃烘干、60~70℃烘干)对紫苏挥发油含量的影响;(2)研究四种不同的存储方法(常温保存(重庆市涪陵区夏秋季节温度20-35℃)、阴凉保存(温度10~20℃)、冷藏保存(温度0~-4℃)、冷冻保存(-10~-20℃))对紫苏挥发油含量的影响。结果:(1)研究四种不同的干燥方法(阴干、晒干、40~50℃烘干、60~70℃烘干)的紫苏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98%、0.81%、0.97%和0.83%;(2)研究四种不同的存储方法(常温保存(重庆市涪陵区夏秋季节温度20-35℃)、阴凉保存(温度10~20℃)、冷藏保存(温度0~-4℃)、冷冻保存(-10~-20℃))的紫苏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62%、0.69%、0.76%和0.78%;。结论:兼顾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采用烘干加工方式(40~50℃)和冷藏保存(温度0~-4℃)存储方式既能确保紫苏挥发油含量达到最优,又能最大实现紫苏产品经济效益。

  • 标签: 紫苏 加工方式 存储方式 挥发油含量
  • 简介:摘要:烟叶加工工艺过程会对烟叶的品质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会对烟叶中有害成分的含量产生影响。基于烟叶加工工艺的发展,本研究对烟叶调制、打叶复烤、制丝三个关键工艺环节的降焦减害技术进行了概述,同时展望了未来降焦减害技术的发展趋势。

  • 标签: 烟叶 调制 打叶复烤 制丝 降焦减害
  • 简介:目的建立商陆生品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加工工艺,优化商陆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工艺参数。方法以商陆饮片外观性状、水溶性浸出物、商陆皂苷甲含量为指标建立和优化商陆生品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加工工艺。结果商陆生品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加工工艺为:取新鲜商陆根,去除茎基、须根、杂质等,洗净,切6mm厚度片,堆积厚度20mm,75℃干燥约16h,得4mm商陆厚片。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商陆饮片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方法合理可行,可在大生产推广。

  • 标签: 商陆 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 切制工艺 干燥温度 堆积厚度 商陆皂苷甲
  • 简介:摘要:中药材产地加工和炮制一体化(简称"一体化")是确保中药饮片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主要是针对一体化的技术优势进行分析,并对当前中药材产地加工和炮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的措施,希望可以提高药材的生产效率,促进行业稳步发展。

  • 标签: 中药材 产地 加工 炮制 一体化技术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加工方法山银花药材中绿原酸、木犀草苷2个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确定山银花最佳加工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4%冰醋酸,梯度洗脱;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350nm;柱温:25℃。结果不同加工方法山银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有明显变化,其中低温烘干与杀青烘干山银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较高。结论低温烘干法加工山银花外观质量最优,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最高,应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山银花 绿原酸 木犀草苷 加工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