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胃癌术后饮食管理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胃癌切除术患者9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名患者。对照组性行常规饮食护理1,试验组在常规饮食护理基础上进行饮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是否有差异,并观察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试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为11.1%,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为8.9%,通过卡方检验,显示两者差异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为(89.1±8.7)分,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75.4±8.9)分,经过t检验,证明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饮食管理可改善胃癌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胃癌术后 饮食管理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最适合的肌注体位。方法:对342例产妇采用自身对照法进行研究。每位产妇上午采用侧卧,上腿伸直,下腿弯曲(传统卧位)肌注;下午采用仰面平躺在床上,双下肢放平(平卧位)肌注。采用McGill疼痛回答法和卧位舒适评定表进行评定,比较2种注射体位注射时产妇的疼痛和舒适程度。结果:2种体位的疼痛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2种体位的舒适度评分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产妇采取平卧位注射体位较传统体位舒适且疼痛减轻。结论:在剖宫产术后选择平卧位给产妇肌肉注射较侧卧、上腿伸直、下腿弯曲的体位更加舒适且减轻疼痛,易为产妇接受。

  • 标签: 肌肉注射 体位 舒适 疼痛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鼻腔鼻窦手术后鼻腔粘连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100例鼻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功能性手术或者传统非鼻内镜手术后发生鼻腔粘连,根据粘连部位的不同开展相应的分离手术,手术后使用四环素可的松油纱条予以填塞隔离,同时配合滴鼻等治疗。结果经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1年的随访,患者鼻腔均未发生再粘连现象,无不适症状。结论鼻腔鼻窦手术后鼻腔粘连应积极予以治疗以彻底分离粘连,同时放置隔离物的时间因足够长。

  • 标签: 鼻腔鼻窦手术后 鼻腔粘连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求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有效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共45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药物治疗组(A组),双侧子宫动脉动脉灌注化疗组(B组)及病损切除术组(C组),记录所有病例的误诊漏诊情况及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超声结合血HCG检查误诊2例,诊断符合率95.56%。治疗上,所有患者均保留子宫并顺利出院。C组患者中,出现2例术中大出血,所有患者子宫恢复情况及血HCG指标均逐步恢复正常,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结合血HCG检查在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上具有较高价值,治疗上应在充分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经济状况前提下,选择有效且合理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瘢痕妊娠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09例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和治疗情况。其中63例采用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21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组),25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总结治疗结果。结果109例经临床症状、超声、X平片检查均确诊。保守治疗、腹腔镜治疗和开腹治疗的治愈率分别为93.7%、95.2%、96.0%。腹腔镜治疗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是导致粘连性肠梗阻重要原因,结合腹部体征、超声、X平片可及时确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腹部术后 粘连性肠梗阻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对颅脑术后发生严重脑水肿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颅脑手术治疗后发生严重脑水肿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其治疗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颅脑术后发生严重脑水肿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舒适程度,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颅脑术后 严重脑水肿 综合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PTBD)术后胆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3例PTBD术后胆道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对首次出血时间、出血原因、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例患者首次出血时间1-2天,胆道造影提示肿瘤组织出血,经保守治愈。15例疑似血管损伤患者首次出血时间6.9±2.7天,均行胆道造影、针道造影或血管造影检查。其中,肝动脉分支出血10例,均行动脉栓塞一期治愈9例,1例术后再出血并肝左叶脓肿形成。2例门静脉出血及3例出血部位不明患者经调整引流管,保守治愈。余5例患者胆道出血考虑与瘤组织出血及凝血障碍有关,首次出血时间40天-11月,3例经胆道支架置入、PTBD或ERCP治愈,2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PTBD术后胆道出血首次出血时间与出血原因相关,选择合理的介入造影不仅可明确出血部位,亦可施行有效治疗。

  • 标签: 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胆道出血,介入放射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药冷热喷护理对骨折术后淤肿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护理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骨折术后淤肿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11-1到2014-11-1日期间,这100例患者均使用数字抽取法进行分组,分成各有50例患者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中药冷热喷护理,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VAS疼痛评分、淤肿治愈率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的VAS疼痛评分为(40.98±10.14)分,对照组的VAS疼痛评分为(69.82±10.36)分(P<0.05);实验组的淤肿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为(6.77±1.26)分,对照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为(12.83±1.72)分(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骨折术后淤肿患者中药冷热喷护理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淤肿治愈率,故认为该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中药冷喷护理 骨折 术后 淤肿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阴道出血量、住院天数和用药后的血β-HCG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阴道出血量、住院天数和用药后的血β-HC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具有临床疗效好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切口部位妊娠 保守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12%~52%。为使患者避免发生尿潴留,对我院肛肠疗区住院患者122例调查研究。以便查找肛肠科术后尿潴留的诱因,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病痛,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 标签: 肛肠疾病 术后尿潴留,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行心胸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肺部感染等情况实施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肺不张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带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和对照组相比都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恢复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心胸外科手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止和减少肺部感染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心胸外科 肺部感染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对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脑出血术后吞咽障碍60例作为对象,按入院的顺序将其分成不同组对照组患者行临床基础化的护理、康复训练,研究组则于对照组基础上行早期的吞咽障碍康复护理,评定预后效果。结果研究组预后病症效果为93.3%,并发症率为3.3%,和对照组病症效果的70.0%、并发症率的23.3%相比,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脑出血术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作用突出,可改善吞咽功能,预防并发症,值得借鉴。

  • 标签: 脑出血 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肿瘤切除术的稳定性重建方式及其效果。方法筛选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柱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行椎体切除22例,后弓切除14例,全脊椎切除12例,其它类型8例,根据患者手术类型及切除范围选择性进行椎体重建、前方椎体内固定、后路植骨内固定等术式,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于36个月内随访完成,其中有9例患者死亡,6例患者肿瘤复发再次手术,除复发病例其余患者植骨全部融合且无植骨骨折现象,术中、术后无严重神经功能损伤并发症。末次随访调查结果显示疼痛程度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明显优于术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肿瘤切除手术根据切除范围以及具体疾病类型选择相应的稳定重建方式可有效恢复患者脊柱的稳定性,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并对促进植骨融合、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脊柱肿瘤切除术 稳定性重建 临床疗效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康复性护理对胃肠外科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研究。方法60例胃肠外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康复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下床活动时间(80.4±37.5)h、肠道排气时间(71.5±25.9)h、术后住院时间(8.5±3.1)d,均优于对照组的(119.1±46.1)h、(89.6±37.4)h、(13.2±4.5)d(P〈0.05)。结论对胃肠外科手术患者采取康复性护理可以明显缩短其术后恢复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康复性护理 胃肠外科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在会厌囊肿术后应用的疗效。方法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行支撑喉镜会厌囊肿切除的会厌囊肿患者100例,年龄为17~68岁,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术后采用康复新液漱口;对照组采用1%双氧水漱口。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疼痛持续时间更短、创面疼痛程度更轻,创面愈合时间更短,正常饮食恢复更早。结论支撑喉镜会厌囊肿术后,康复新液能有效减轻疼痛、促进创面修复。

  • 标签: 康复新液 双氧水 会厌囊肿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患者术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变化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方法70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依随访结果分为A组(良性反弹组,32例),B组(生化复发组,12例),C组(疗效稳定组,26例)。比较三组PSA的变化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复查血PSA降至最低值后开始升高时间发生在术后(16.5±1.3)个月,且65.6%(21/32)出现于14~27周;B组复查血PSA降至最低值后开始升高时间发生在术后(29.7±2.2)个月;C组复查血PSA降至最低值时后长期保持稳定。治疗时患者年龄是良性反弹的危险因素(OR=0.802,P=0.0025〈0.01)。结论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术后监测血PSA变化有助于临床对治疗效果的评估。

  • 标签: 前列腺癌 125I粒子植入 前列腺特异抗原 超声引导
  • 简介:目的评价温针灸对完全离断周围神经显微手术修复后的功能康复作用。方法将大鼠坐骨神经横断,经显微手术缝合后在电针基础上加入温针灸疗法,观察术后4、8、12周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变化,测定术后12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结果术后4周温针组SFI与模型组和单纯电针组相比均明显改善(P〈0.01);术后8周温针组SFI明显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单纯电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温针组和单纯电针组均明显优于模型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但两组组间比较,温针组SFI及MNCV虽优于单纯电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对离断坐骨神经的术后功能恢复具有一定作用,有待进一步实验加以证实。

  • 标签: 温针灸 坐骨神经离断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自拟导尿方干预对痔瘘术后患者尿潴留恢复排尿的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肛肠科痔瘘术后尿潴留患者122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空白组2组。空白组常规肌肉注射新斯的明药液2mL。治疗组给予口服自拟导尿方,并将药渣局部热敷。结果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治疗组与空白组在排尿时间上比较,其疗效均明显优于空白组。结论通过中药治疗痔瘘术后尿潴留患者,可有效缩短排尿时间,减少了护理人员工作量,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减轻术后痛苦,利于病情恢复,提高了医疗质量。

  • 标签:
  • 简介:目的针对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患者的早期双眼视觉恢复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针对研究内容收集6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资料(70只眼)。对以上60例患者进行干预手术治疗,其中一部分患者采取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另外一部分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的方式吸除白内障。两种手术方法均采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患者进行病症的干预,术后针对患者的视力情况进行校正,观察患者远距离和近距离交换的立体视线功能检验结果。结果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前,常规组的术眼视力明显呈现比实验组较低的情况,P〈0.05。两组患者中存在黄斑型的中心近距离立体视力病症,实验组患者出现概率为20.15%,常规组患者出现概率为2.75%,收集数据信息存在差异,P值〈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临床治疗干预后可以发现老年患者出现白内障病症后采取手术治疗方式进行干预,在手术执行过后不能完全恢复之前的双眼视力。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前期,经历了漫长的视觉抑制,附加手术之后由于屈光差异问题,都是造成患者视觉病症的主要因素。

  • 标签: 老年性白内障 摘除术 早期双眼视觉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