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儿科发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其感染提供合理的依据。方法收集某医院儿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住院病历,采取对照的方法,以发生MRSA感染39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发生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感染53例作为对照组,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医院儿科MRSA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在统计的时间范围内,单因素分析统计结果表明,病毒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的天数、三代头孢的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及住院天数与儿科发生MRSA感染相关联(P<0.05)。对筛选出的5项高危因素再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毒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的天数(较少)、不使用三代头孢、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儿科发生MRSA感染的独立高危因素(P<0.05)。结论医院儿科发生MRS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病毒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的天数、三代头孢的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儿科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评价利奈唑胺对肺结核患者继发肺部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肺结核合并肺部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100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抗结核化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利奈唑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病原菌清除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病原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RP、IL-6、PCT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CRP、IL-6、PCT水平测得值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8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5),而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奈唑胺用于治疗肺结核患者合并肺部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清除了病原菌,改善了机体内炎症反应水平和免疫功能各指标水平,安全性高。

  • 标签: 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肺结核 革兰阳性球菌感染 抗结核药物
  • 简介:目的:评价利奈唑胺对肺结核患者继发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其以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继发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76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与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即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和降钙素原(PCT)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WBC、CRP、ESR和PCT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WBC、CRP、ESR和PCT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患者继发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较为确切,并有效改善了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利奈唑胺 肺结核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