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效验复方山泽降脂方(SZ)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用脂肪乳剂灌胃造成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模型,以复方山泽降脂方3.5、7、14g.kg-1低、中、高剂量组给予大鼠灌胃28d后,经腹主动脉取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结果与高脂模型组比较,高剂量SZ能显著降低血清TC、TG、LDL-C水平和动脉硬化指数(AI)(P〈0.01或P〈0.05),但对HDL-C的影响不大。结论复方山泽降脂方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脂质代谢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提示其对高脂血症的防治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复方山泽降脂方 高脂血症 调血脂作用
  • 简介:据悉,中国目前高血脂病人应占人口的30%以上。由于种族和饮食习惯的不同,中国此类病人具有高甘油三酯伴高胆固醇血症的特点,血脂异常是形成动脉粥样性硬化的主要原因,长期高甘油二酯还可造成2型糖尿病。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主降胆固醇药物为他汀类,主降甘油三脂药物为贝特类,虽然二者疗效确切,但长期使用有一定的副作用,

  • 标签: 西药配伍 降胆固醇药物 降脂 高胆固醇血症 高甘油三酯 2型糖尿病
  • 简介:心脏是维持血液循环的动力机构。是一种泵样的动力装置,通过它的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在全身流动,把氧分带到各个器官,把代谢出来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心脏。一生都在工作。要工作就要能量,而能量通过从心脏发出的三条动脉传输到全心,这三条血管就叫冠状动脉。所谓的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出了问题,它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呢?这是根据形态学命名的。早期发现这类病人,他们的血管结构破裂以后,发现血管里有一层像粥一样的东西,所以叫粥样改变。“粥”从何来?就是血液里的胆固醇。这种粥样物质多了。血管就不通畅了。就像水管,水垢多了,水流就会变小。血管也是这样,脂质多了后影响血管的流量,造成心脏缺血,不能有足够的血供应到心脏。心脏的“马力”不够,就会出现疾病。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血管结构 血液循环 防治 降脂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在原发性高脂血症治疗过程中应用血脂康与常见他汀类降脂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普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联合血脂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脂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脂指标改善情况和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脂血症治疗过程中应用血脂康与常见他汀类降脂药物,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措施,值得推广。

  • 标签: 血脂康 他汀类降脂药物 原发性高脂血症 疗效
  • 简介:大约在50年以前,人们开始认识到。高胆固醇是引发心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但这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阮和忧虑,直到上世纪80年代的实验显示,心脏病患者普遍患有高胆固醇血症。所谓的“沙发土豆综合征”是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因素。就在这时候,他汀类降脂药物应运而生。

  • 标签: 他汀类降脂药物 高胆固醇血症 心脏病患者 心脏疾病 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生地黄、熟地黄对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为中医糖尿病防治的处方遣药提供药理依据。方法以高糖高脂喂养加四氧嘧啶静脉注射构建糖尿病小鼠模型,以血糖和血脂为主要指标,观察比较生地黄和熟地黄对模型小鼠的降糖降脂功效。结果对模型小鼠的降糖降脂作用,生地黄比熟地黄强。结论中医运用中药地黄防治糖尿病时,以生地黄入药较为适宜。

  • 标签: 生地黄 熟地黄 糖尿病 糖脂代谢
  • 简介:苦瓜(momordicacharantia)是葫芦科苦瓜属植物,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亚马逊河流域、东非及加勒比地区,现被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一方面作为蔬菜食用,另一方面作为药用。苦瓜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被普遍用作降糖药、抗菌药、驱风剂及治疗结肠绞痛、创伤和牛皮癣等。除传统应用外,现代研究还证实苦瓜具有抗HIV病毒、抗肿瘤、抗溃疡、抗生育、抗炎、降血压、免疫调节等活性。本文主要介绍苦瓜在降血糖、降脂方面的作用。

  • 标签: 苦瓜 降血糖 降脂
  • 简介:目的观察长效降压药联合他汀类降脂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1年就诊的200例2级、3级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降压组和降压+降脂组,各100例。降压组患者采用长效降压药贝那普利氢氯噻嗪片治疗,降压+降脂组采用长效降压药贝那普利氢氯噻嗪片+他汀类降脂药辛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高血压级别改善率,脑出血、脑梗死等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治疗干预前后血压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降压+降脂组高血压级别改善率高于降压组(P〈0.05),脑出血、脑梗死等脑血管意外发生率低于降压组(P〈0.05)。治疗干预前2组血压、血脂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干预后降压+降脂组血压、血脂指标改善程度优于降压组(P〈0.05)。结论长效降压药联合他汀类降脂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血压、血脂水平,有利于减少脑血管意外情况发生,降低高血压级别,是高血压病治疗理想的联合用药方案。

  • 标签: 长效降压药 他汀类降脂药 高血压病
  • 简介:2004年9月6日,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欧洲糖尿病协会第40届年会上发表的COMETS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在治疗代谢综合征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时,与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相比,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Crestor)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升高高

  • 标签: 德国 瑞舒伐他汀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代谢综合征
  • 简介:目的研究豹皮樟水提物的降糖降脂作用。方法采用超声提取,低温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制备豹皮樟水提物。腹腔注射肾上腺素300μg·kg^-1制备肾上腺素性高血糖小鼠模型,尾静脉注射1%四氧嘧啶生理盐水100mg·kg^-1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5天。高脂乳剂灌胃制备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除对照组给予CMC—Na外,其余各组每天上午给予高脂乳剂灌胃,每天下午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连续5周。结果豹皮樟水提物900mg·kg^-1能显著降低正常小鼠的血糖值。

  • 标签: 降糖降脂作用 水提物 注射肾上腺素 灌胃给药 小鼠模型 肾上腺素性
  • 简介:目的观察用金降脂给小鼠一次性灌胃引起的快速而剧烈的中毒反应。方法50只小鼠等分5组。正常组:用蒸馏水0.8ml灌胃。纤维素组:用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0.8ml灌胃。低剂量组:按0.4ml/10g浓度为150mg/ml(6g/kg)金降脂灌胃。中剂量组:按0.4ml/10g浓度为200mg/ml(8g/kg)金降脂灌胃。高剂量组:按0.4ml/10g浓度为250mg/ml(10g/kg)金降脂灌胃。灌胃后连续观察一周。结果一周实验期间各组均无异常、无死亡;体重增长速度正常,各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金降脂灌胃小鼠,给予最大容积0.8ml/20g,最大剂量10g/kg(相当成人用量800倍);无异常反应,无一死亡,足以说明金降脂是一种安全、无毒治疗剂量范围大的可靠新药。

  • 标签: 复方金降脂胶囊 高脂血病 急性毒性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他汀类降脂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原因,为血脂异常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6应用他汀类降脂药品发生ADR患者1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86例ADR患者中,50~75岁中老年153例(82.26%);合并基础疾病67例(36.02%);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引起ADR的比例最高,分别占28.49%、22.58%,国产药品ADR发生率高于进口药品。ADR类型中肝胆系统(20.43%)、胃肠系统(44.62%)占比最高。结论 患者年龄、性别、使用他汀类药物种类会产生不同的ADR发生率,故临床进行降脂治疗时,应综合考量患者情况,病严格规范他汀类降脂药品的使用,可减少ADR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他汀类降脂药品 不良反应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他汀类降脂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原因,为血脂异常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6应用他汀类降脂药品发生ADR患者1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86例ADR患者中,50~75岁中老年153例(82.26%);合并基础疾病67例(36.02%);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引起ADR的比例最高,分别占28.49%、22.58%,国产药品ADR发生率高于进口药品。ADR类型中肝胆系统(20.43%)、胃肠系统(44.62%)占比最高。结论 患者年龄、性别、使用他汀类药物种类会产生不同的ADR发生率,故临床进行降脂治疗时,应综合考量患者情况,病严格规范他汀类降脂药品的使用,可减少ADR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他汀类降脂药品 不良反应 原因
  • 简介:急性脑梗死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研究已证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急性脑梗死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中MMP-2、MMP-3和MMP-9是目前研究较多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成员。近年来发现他汀类药物强化降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但其对血浆MMPs的影响国内外报道不多。本研究观察了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MMP-2、MMP-3和MMP-9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脑梗死患者 基质金属蛋白酶 强化降脂治疗 阿托伐他汀 疗效观察 MMP-2
  • 简介:目的:研究降脂利肝颗粒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四氯化碳(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制作肝损伤小鼠模型,分别给予低(100mg/kg)、中(300mg/kg)、高(900mg/kg)3个剂量的降脂利肝颗粒浸膏,以联苯双酯(200mg/kg)为阳性对照药物,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降脂利肝颗粒浸膏低、中、高3个剂量组ALT和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降脂利肝颗粒浸膏低剂量组降低ALT水平的作用不如阳性对照联苯双酯组明显,中、高剂量组作用与联苯双酯组相似。降脂利肝颗粒浸膏低、中、高3个剂量组均能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结论:降脂利肝颗粒对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降脂利肝颗粒 急性肝损伤 膏剂 小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前他汀类药物成为常用调脂药物,能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水平,然而,他汀类药物单用时,并不能使所有冠心病患者的LDL-C降至目标值,因此,临床上需要考虑调脂药物联合用药。他汀类与贝特类药物联用时,肝脏毒性反应和肌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大;而他汀类与烟酸类药物联用,患者的耐受性差,故上述联合用药方案难以广泛应用。

  • 标签: 依折麦布 他汀类药物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联合降脂
  • 简介:目的探讨他汀类降脂药品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原因和影响因素,为血脂异常人群长期安全用药提供建议。方法对四川省自2004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网络上报的190例他汀类降脂药品致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他汀类降脂药品的不良反应以皮疹、肌损害、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为主;部份不良反应累及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严重不良反应以肝损害最常见。结论应规范降脂用药的剂量和时限,避免超时与超剂量用药,加强院外患者的用药后复诊和随访,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他汀类 降脂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