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综合分析不同药物治疗在校大学急性智齿冠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50例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在校大学)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派力奥组、奥硝唑组和碘甘油组,各50例。结果派力奥组与奥硝唑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00%比88.00%,P>0.05),但显著高于碘甘油组的70.00%(P<0.05)。结论派力奥与奥硝唑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当,且显著优于碘甘油。

  • 标签: 药物治疗 在校大学生 急性智齿冠周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早期应激与大学人格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hildhoodtraumaquestionnaire,CTQ)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精神科接受检查的大学100名进行调查,随机将大学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研究组经历过早期应激,对照组未经历过早期应激,分析早期应激与大学人格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大学儿童时期虐待问卷调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人格与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有相关性(P〈0.05)。结论早期应激对大学人格的形成有显著影响。

  • 标签: 早期应激 大学生 人格影响 相关性
  • 简介:目的调查成都市高校大学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和改善成都市高校大学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成都市4所高校1600名大学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校大学抗菌药物未经处方使用行为发生率为41.94%(648/1545),大学抗菌药物未经处方使用行为与其所学专业和家庭所在地显著相关(P〈0.05)。结论成都市高校大学抗菌药物未经处方使用发生率较高,且用药频繁,需对高校大学开展抗菌药物知识的专项宣讲教育,进一步提高和改善高校大学群体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 标签: 高校大学生 抗菌药物 问卷调查
  • 简介:目的探析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对策。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3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与红霉素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是93.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3%,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止咳、音消失时间均要少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施行阿奇霉素与红霉素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针对肺结核患者,观察临床给予护理干预后在提高患者从医行为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肺结核患者120例。通过抽签法对肺结核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分别利用C1组(观察组60例)以及C2组(对照组60例)表示两组肺结核患者的组别名称。C1组:选择常规护理+健康护理干预的方法;C2组:选择常规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肺结核患者在从医行为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肺结核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从医行为方面,同C2组肺结核患者进行比较,C1组患者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结论针对肺结核患者,临床给予护理干预,能够将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改善,将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提高,针对患者的从医行为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凸显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肺结核 从医行为
  • 简介: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仅仅次于乳腺癌,严重威胁妇女健康,而手术疗法是治疗宫颈癌的有效手段之一。大多数患者在进行完手术后还得进行化疗及放射疗法等一系列的术后的后续治疗,使患者在心理上生理上以及社会等诸多方面造成较大的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生活质量 行为手段 康复阶段 护理人员 手术疗法 放射疗法
  • 简介:嘉俊和米妮结婚半年,关系并不像旁人想象的那般甜蜜,两人经常摔摔打打,吵吵闹闹。嘉俊讨厌米妮不讲道理,胡搅蛮缠;米妮觉得嘉俊没把她放在心上,不重视她的感受,两人都动了离婚的念头。

  • 标签: 心理 学会 伴侣
  • 简介:目的对赴马里维和部队医疗分队官兵在维和期间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后继维和部队和其他驻外维和部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历分析法,对在维和期医疗分队队员所患的常见疾病的发生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并分析相应的病因。结果间歇性腹泻的患病人数最多,占总患病次数的30%,其次为皮肤病、上呼吸道感染和高血压等疾病。体重降低情况普遍存在,旧疾复发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结论维和医疗分队在诊治伤病员的同时,本身也要采取有效地防护措施和自我调控,以保证自身良好的身体状况,确保维和任务的顺利完成。

  • 标签: 维和部队 医疗分队 常见疾病 病因分析 防护措施
  • 简介:目的了解住院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及用药现状。方法选择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329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合并症及用药情况。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糖尿病患者3298例,男1671例,女1627例,年龄29~85岁,平均年龄(55.62±11.86)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55.62±11.86)岁,女性平均年龄(63.86±10.66)岁,男女平均年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周~30年,平均病程(8.96±6.32)年;体重正常者1071例(32.5%)、超重者1285例(39.0%)、肥胖者942例(28.6%)。若将HbA1c〈6.5%作为达标目标,则全部患者中仅有10.73%(354/3298)达标。若以HbA1c〈7.0%作为目标,仅有20.65%(681/3298)达标,其中男性17.59%(294/1671),女性23.79%(387/1627),女性达标率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结果显示,仅有不足1/3的患者甘油三脂(TG)、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能够达标,〉54.2%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达标;47.8%的患者合并脂肪肝,74.2%的患者都存在下肢动脉斑块形成,〈1/5的患者存在肌电图异常(13.9%)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7.1%),但是糖尿病肾病的诊断高达44.3%。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78.6%的患者应用调脂药,但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只有12.1%,61.3%的糖尿病患者都能服用二甲双胍。结论住院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及用药现状不容乐观。

  • 标签: 住院 糖尿病患者 临床特点 用药
  • 简介:药理学是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之一.多年来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存在一定程度的“重理论、轻应用”现象.根据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中侧重培养学生药理知识的应用能力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依据护理技能培养的特点及临床护理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结合近年来对高职护理学专业药理学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的优化,提出教学改进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药疗护理”的理念,为培养现代临床护理实际需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 标签: 药理学教学 高职护理专业 职业能力导向 药疗护理
  • 简介:目的:收集并分析我院96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6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类型肝损伤的发病时间关系,比较引起肝损伤的药物种类以及临床治疗与转归,同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中收集的96例药物性肝损伤以肝细胞损伤型所占比例最高(44.79%),有68.75%的患者在用药5~90天内发生了肝损伤;在引起肝损伤的药物种类中以抗肿瘤药物(32.29%)和中药(29.17%)所占比例最大,两者涉及到的药品分别有13种和14种;96例患者临床预后均良好,停药后18~90天内肝功指标均恢复正常;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50岁、女性、BMI≥28kg·m^-2、有过敏史、合并高脂血症为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以肝细胞损伤型最多,临床需及时妥善处理,以免引发急性肝衰竭;临床使用抗肿瘤药和中药的过程中,应注意监测,避免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对于老年以及女性患者,BMI较高者以及有药物过敏史和高血脂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肝功能。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遵医行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合理膳食(5.42±2.02)分、正确用药(6.40±1.34)分、情绪控制状态(4.86±3.25)分、功能锻炼(5.27±2.34)分;观察组合理膳食(8.23±1.32)分、正确用药(9.21±0.36)分、情绪控制状态(8.33±1.48)分、功能锻炼(9.04±0.24)分;观察组患者各项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显著高于对照组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156,P=0.0211<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并且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遵医行为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过渡期护理,比较2组护理结果和自我管理行为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渡期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出院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自我行为管理水平,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腹膜透析 过渡期 护理干预 自我管理行为
  • 简介:白细胞介素34(IL-34)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白细胞介素家族成员,其受体有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ζ受体(RPTP-ζ).目前,已知IL-34与集落刺激因子1(CSF-1)的生物学活性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在各种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发现IL-34在急性白血病、骨巨细胞瘤、肝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因此,研究IL-34与肿瘤的关系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发病机制,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白细胞介素-34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 肿瘤 急性白血病
  • 简介:盐酸左氧氟沙星是合成的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现有药物中,经过时间的检验和实践的比较,证明左氧氟沙星是安全性最好的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独特(有研究提示也可作用于静止期细菌),抗菌谱广,穿透力强,组织和细胞内浓度高,且耐药率低,已成为临床上最常用的抗菌药。但临床存在滥用的现象,导致不良反应(ADR)逐渐增多[1],本文旨在分析总结我院输入盐酸左氧氟沙星导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和原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药物信息。

  • 标签: 不良反应 盐酸左氧氟沙星 氟喹诺酮类药物 药物信息 安全合理用药 作用机制
  • 简介:目的对高血压合并高龄耳鼻喉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丹东市第一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诊治的高血压合并高龄耳鼻喉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心理护理。于护理干预前后行心理评分,并比较两组心理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降低。实验组SAS评分(20.6±1.3)分、SDS评分(23.1±2.2)分低于对照组(31.4±1.7)分、(30.9±2.8)分。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高龄耳鼻喉手术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缓解其不良情绪。

  • 标签: 高血压 高龄 耳鼻喉手术 心理护理
  • 简介:餐后血糖的内在机制是胰岛素早时相分泌不足,导致无法抑制肝糖异生和肝糖原分解,最终肝脏内源性葡萄糖输出增加,促进餐后高血糖,这一点在中国人群中尤为突出。因此,中国人群的血糖管理重点在餐后血糖,而且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显示餐后高血糖显著影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本文从餐后血糖升高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特点和成因入手进行分析,结合当前降糖药物特点,探讨适合中国患者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 餐后血糖 机制
  • 简介: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已经确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4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方法。观察2组的临床十预效果,统计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8.9%(P〈0.05)。观察组FPG、TG数值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GSH-PX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心理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目的:对多西他赛和紫杉醇在抗癌过程中所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对四川省西昌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8月因多西他赛和紫杉醇导致的45例严重不良反应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调查问卷方式调查用药情况、严重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对原患疾病的影响、治疗措施及相应的治疗与转归。结果:给药方式均为静脉滴注。9例患者为联合用药,其中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3例,多西他赛联合顺铂1例,多西他赛联合卡铂2例,紫杉醇联合卡铂3例。多西他赛组和紫杉醇组的不良反应类型以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反应、骨髓抑制和肠毒性居多;其中多西他赛组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低于紫杉醇组(P〈0.05),过敏性反应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高于紫杉醇组(P〈0.05)。使用多西他赛的21例患者中,因不良反应导致化疗周期延长者8例;使用紫杉醇的24例患者中,7例因不良反应导致化疗周期延长,两种药物对原发疾病的影响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在经停药、吸氧、抗过敏、升白细胞、升血小板等对症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或消失。多西他赛组14例好转,7例痊愈;紫杉醇组16例好转,8例痊愈。两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西他赛组和紫杉醇组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特点各不相同,用药时需加强监测力度,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多西他赛 紫杉醇 严重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