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高压均质技术,设计提取茯苓多糖工艺.方法:以茯苓多糖收率为指标,选取茯苓粉碎粒度、高压均质压力、均质次数、料液比进行单因素考察,进行B-B实验设计,优化得到茯苓多糖提取工艺.结果与结论:优化提取工艺为:粒度120目,料液比1:9,压力值94MPa,均质次数2次,多糖收率与预测值接近,且比传统水提醇沉工艺高出8.909%,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 标签: 高压均质技术 响应面法 茯苓多糖 提取工艺
  • 简介:1例79岁男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长期服用卡马西平(100mg,3次/d),因疼痛控制不佳自行增加剂量(200mg,3次/d)。1个月后,患者出现气促、心悸、头晕伴四肢麻木,实验室检查示WBC3.0×10^9/L、RBC3.1×10^12/L、Hb100g/L、血钠127mmol/L、氯化物95mmol/L、T4总量(TT4)58nmol/L、游离T4(FT4)10.6pmol/L、促甲状腺激素(TSH)4.5mU/L,动态心电图检查示平均心率59次/min,>2.0s的停搏326个,考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好转。约3个月后患者再次出现气促、头晕、心悸,并出现晕厥2次(每次持续约1min后自行缓解),实验室检查示WBC3.1×10^9/L、RBC3.0×10^12/L、Hb99g/L、血钠127mmol/L、氯化物95mmol/L、TT463nmol/L、FT411.8pmol/L,TSH7.9mU/L,动态心电图示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R-R间期延长。停用卡马西平。10d后,患者气促、心悸、头晕等症状消失,WBC5.6×10^9/L,RBC4.4×10^12/L,Hb120g/L,血钠139mmol/L、氯化物102mmol/L,TT467nmol/L,FT415.0pmol/L,TSH3.8mU/L,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5次/min。为治疗三叉神经痛,再次服用卡马西平100mg、3次/d。随访半年,患者未再发生上述症状。

  • 标签: 卡马西平 药物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头颈部联合动脉成像时的CTA参数优化螺距、阈值的调整对于头颈血管显影质量的影响;方法对80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均行头颈部动脉螺旋CT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icangiography,CTA)扫描,均由主动脉弓升部触发。其中A组螺距1.2,阀值120HU,;B组螺距0.7,阀值60HU。对比两组的动脉成像质量。结果A组的颈总动脉起始段与椎动脉起始段的动脉成像质量均明显优于B组(P<0.01),但对于颈总动脉分叉段而言,两组成像质量无显著差异(Z=-0.751,P>0.375),A组的大脑中动脉主干成像质量优于B组(P?)。两组患者在双侧颈动脉分叉段与双侧椎动脉中段的对比剂密度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双源CT头颈部CTA扫描时,采用螺距1.2,阀值120HU参数优化,可获得更优质的成像质量。

  • 标签: 双源CT 头颈部CTA 血管病变 扫描参数优化
  • 简介:目的:评价中国临床药师干预效果的研究,考察临床药师的干预模式,评价临床药师的干预结果。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纳入中国临床药师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两名评价员按照固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独立对文献资料进行提取。结果:共纳入临床药师参与的随机对照试验25篇,干预领域从高到低依次为内分泌科、呼吸科、心血管科、抗感染科、肿瘤科。干预方式为医院药学信息服务、药物认知或生活方式干预、患者教育与用药咨询、出院用药与随访、建立医疗团队等项目。药师干预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有效率分别为50%、75%、76%、86%。结论:临床药师的干预可以提高依从性、认知度,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药费。临床药师工作模式已经初见成效,但我国药学服务的模式与评价模式仍有待改善。

  • 标签: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药学服务 系统性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优化健康体检服务流程来提高健康体检的质量、效率和效益。方法体检中心自行设计健康体检套餐和服务流程,并优化工作程序管理方法。结果通过优化体检流程,体检时间缩短、体检质量提高、体检者满意度达到99%,工作人员幸福感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优化体检流程活动中,开展QC小组活动有助于提高科室工作人员幸福感,缩短体检时间及体检质量,并提高体检者的满意度,是一种积极有效的管理办法。

  • 标签: QC小组 体检管理 优化体检流程
  • 简介:目的探讨育龄狼疮性肾炎患者维持期治疗方案的优化。方法评估疾病控制情况,权衡各种药物治疗方案对控制狼疮性肾炎疾病及对妊娠的影响,制订维持期治疗方案。结果各种维持期治疗方案在疗效、费用及生殖毒性方面均有差异。结论制订育龄妇女狼疮治疗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药物疗效及对生殖的影响。

  • 标签: 狼疮性肾炎 妊娠 免疫抑制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归性分析的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给予这20例患者有效的分组对照组(n=10)和观察组(n=10),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流程,;观察组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这两组的急救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模式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出急诊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方面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共有9例患者满意,护理满意率为90.0%,对照组仅有6例满意,护理满意率为60.0%,差异较大(P<0.05),有一定的统计学价值。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抢救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有着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应用价值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优化芩梅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多功能流化床制粒机以一步制粒法制备芩梅颗粒。以流化床制粒机的风机转速、进风温度与蠕动泵的进料速度为考察因素,以颗粒成品合格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芩梅颗粒的制备工艺参数。结果:最优制备工艺参数为风机转速1700r/min,进风温度65℃,进料速度按照4→6→8Hz进行。结论:Box-Behnken效应面法可以用于芩梅颗粒一步制粒工艺参数的优化,制备的颗粒质量达标。

  • 标签: 芩梅颗粒 BOX-BEHNKEN设计 效应面法 制备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护理人员应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护理人员应用柔性管理理论,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有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柔性管理 急诊护理 管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2007年1月-2015年6月,万方数据库、中国知识网(CNKI)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及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中有关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5.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检索到42篇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入选9篇;Meta分析提示,试验组(苏黄止咳胶囊组)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愈显率OR=3.15,95%CI为2.33~4.26,P〈0.00001;痊愈率OR=12.30,95%CI为1.64~3.25,P〈0.00001;有效率OR=4.65,95%CI为3.10~6.98,P〈0.00001]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OR=1.09,95%CI为0.29~4.14,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苏黄止咳胶囊 感冒 咳嗽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住院病人用药情况,为有效利用处方自动监测系统(prescriptionautomaticscreeningsystem,PASS)监测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PASS回顾性监测本院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47058例住院病人的用药医嘱,并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提取出2524896条用药医嘱,有效黑灯用药医嘱14343条,占总医嘱的0.57%。黑灯用药医嘱中,主要的监测类型是国内注射剂配伍。结论:利用PASS进行合理用药监测,可以防止用药差错,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但PASS本身尚存在一定局限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 标签: 处方自动监测系统(PASS) 黑灯用药医嘱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探析CT扫描评分系统对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2016年8月收治的73例胸腔积液合并胸膜改变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为良性胸腔积液42例(良性病变组),确诊为恶性肿瘤病变31例(恶性病变组)。所有患者均采用CT扫描评分系统进行诊断和鉴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良性病变组患者的胸膜弥漫线状增厚、胸膜钙化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恶性病变组(P<0.05);良性病变组患者的纵膈胸膜受累发生率及胸膜结节状增厚、不均匀环状增厚、条带状不规则增厚情况与恶性病变组患者的CT诊断图像表现均有差异(P<0.05)。结论:在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鉴别和诊断上,CT扫描评分系统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CT扫描评分系统 良恶性胸腔积液 鉴别价值
  • 简介:目的了解碳酸锂致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以"碳酸锂""不良反应""心"为检索词,检索1985年1月至2014年12月国内医药期刊关于碳酸锂致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文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8篇,病例8例,其中男3例,女5例。结论临床使用碳酸锂应注意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监测血锂浓度和心电图等,及时停药及对症治疗,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碳酸锂 心血管系统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对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10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术前访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d血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室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及心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90%(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可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恐惧等应激状态,稳定其循环系统,提高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术前访视 循环系统 妇科腹腔镜
  • 简介:目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护理时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0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疾病的掌握程度,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数据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对疾病的认知度较好,住院时间较短,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较高。结论系统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认知度,提高患者的临床依从性,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较高。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系统健康教育 效果探究
  • 简介: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系统康复锻炼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于该院入院诊治的脑瘫患儿共87例进行研究,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n=44例)和对照组(n=43例),对照组实施系统康复锻炼治疗、研究组加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发育商变化情况、运动发育指数,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发育商较治疗前、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的运动发育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运动发育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各时点运动发育指数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和79.07%,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临床中脑瘫患儿实施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系统康复锻炼治疗,运动功能明显改善,发育水平提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电刺激 小脑顶核 系统康复 脑瘫患儿
  • 简介:目的观察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后偏瘫早期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训练,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4周后评估患者下肢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IEMG)、协同收缩率(CR),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膝屈曲和踝背伸时的协同收缩率、BB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FMA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在脑卒中后偏瘫早期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

  • 标签: 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脑卒中 下肢 平衡
  • 简介:在确定高危药品目录的基础上,开发了适合我院的高危药品管理系统软件,使高危药物的管理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中.该软件由基础信息管理模块、信息维护模块、审查模块、预警模块、统计模块组成.通过此软件的应用,可将潜在的、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用药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有效地降低了高危药品使用的医疗风险,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此软件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高危药品 管理 软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策略优化管理模式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感染和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收治于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老年脑血管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策略优化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及疼痛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病原微生物及病毒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观察组常见幽门螺杆菌、肺炎衣原体、巨细胞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发生率分别为16.7%、10%、6.7%、11.3%,总体感染发生率为46.7%,对照组幽门螺杆菌、肺炎衣原体、巨细胞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发生率分别为26.7%、16.7%、10%、10%,总体感染发生率为66.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死亡率明显下降,观察组死亡3例,对照组死亡8例,死亡率分别为10%、2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疼痛护理满意度上升,分别为93.3%、8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采用策略优化管理,能有效预防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的病原微生物及病毒感染,改善疼痛护理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管理,策略优化,老年性脑血管病,感染,疼痛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狼疮肾炎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