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1 个结果
  • 简介:针对水土流失严重坡耕地、退化草地、低质林地和老少边穷地区,取消农村两工后水土保持工作提出相应水土保持激励政策,包括农耕地水土保持激励政策、退化草地水土保持激励政策、水土流失区生态公益林补贴政策、施工企业水土保持激励政策和老少边穷地区水土保持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建议为我国建立套完整水土保持激励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为充分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水土保持、水土流失治理积极性,加快我国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推动我国水土保持事业再发展奠定基础。

  • 标签: 水土保持 激励政策 完善
  • 简介:生态修复作为水保工作新理念对我省来说既是老做法,又是新课题,对此,我们必须做到理念要新,起点要高,模式要优,成效要好.本文从深化认识、探索实践、履职尽责、形成合力、科学评价这个方面就我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思索,提出了进步深入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思路.

  • 标签: 生态修复 水土保持 福建 人居环境 水土资源 生态建设
  • 简介:近年来,国家对水利及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相继出台了系列重大纲领性政策文件,贵州省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使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形势对全省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更高要求。结合麻江县水土保持工作情况,分析了新形势下水土保持工作面临挑战和机遇,就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进步做好贵州省县级水土保持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提出了系列科学、合理、操作性较强积极建议。

  • 标签: 新时期 工业化 城镇化 水土保持 工作 建议
  • 简介:十九大报告表明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水土保持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改善生态环境重要手段,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实现山青水秀宜居环境,在为解决新时代社会矛盾、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愿望过程贡献正能量。然而随着社会化进程加快,作为福州后花园闽侯县,各行各业也都得到长足发展,近几年大量道路建设、房地产开发、工业厂房、山坡地开发等项目实施,给闽侯县水土保持工作带来了系列新问题,新建开发项目成为了闽侯县新增水土流失主体,如何对这些人为水土流失进行有效治理,成了目前水土保持工作亟需解决问题。

  • 标签: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 综合治理
  • 简介:在第中国科协期刊优秀论文评选中,经105个全国学会推荐和作者自荐,在最近5年发表在中国科协期刊594篇论文。经中国科协期刊优秀论文评审委员会评审,中国科协常委会学术与学会工作专门委员会审定,中国科协网站、科技导报社网站公示无异议,200篇论文被评为第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推荐《北京山区土壤流失方程探讨》名列其中。

  • 标签: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中国科协 学术论文 期刊 评审委员会 土壤流失方程
  • 简介: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和生活质量要求也与日俱增,些传统思想观念和做法已难以适应新时代高要求,作者认为:在新形势下,水土保持工作在理论、体制和科技上应不断创新,实行个转变:①认识上,从传统以“人是自然主人”向“人是自然成员”转变;②小流域治理观念从小而全封闭型治理向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因地制宜开放型转变;③水土流失治理方法由以小流域治理、人工治理型为主向生态修复为主,重点治理为辅转变;④水土保持投资体制由单国家投资为主向征收水土保持建设基金为主转变;⑤开发建设项目的管理由重编报方案轻实施表层、静态管理向以实施为主深层、动态管理转变。

  • 标签: 水土保持 工作 转变
  • 简介:以青海省共和盆地黄沙头沙地为例,在植被调查和分析基础上研究青藏高原高寒沙化土地生态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封沙育草、丘间造林和沙障等措施能够启动高寒流动沙地植被恢复过程,有效提高植被盖度、代表演替后期优势物种盖度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流动沙地治理地块边缘因为容易受到未治理地块风沙影响,植被恢复速度较慢.研究结果对改进流沙治理技术具有指导意义.认为尽管流沙治理地块这种“边缘效应”难以从根本上消除,但可以通过扩大治理地块面积予以弱化,因为这样能降低治理地块边缘与核心部位面积比,从而保证有更大比例核心部位能快速恢复其植被.

  • 标签: 青藏高原 共和盆地 高寒沙地 生态修复 植被恢复
  • 简介:清流县位于福建省西部,九龙溪上游,是中央苏区县之一。全县辖13个乡(镇),111个行政村,人口14.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51万人,全县土地总面积1808.5km^2。

  • 标签: 水土保持工作 治理 品质 责任 强化 农业人口
  • 简介:本文认真总结龙岩市水土流失与治理情况,进步推广“长汀经验”,深入分析加快推进龙岩市新轮水土流失治理优势和存在困难与问题,从优化规划、创新机制、科学治理、精确管理、科技支撑等方面提出下步治理工作对策建议。

  • 标签: 新一轮 水土流失 思考与建议 龙岩
  • 简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中排水型沟头防护工程设计流量计算公式存在错误,且该公式至今未修订,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基层水土保持工作技术力量薄弱,技术文件编制质量不高,应加大基层人员业务培训力度,建立较为健全基层水土保持监测、试验站点体系。

  • 标签: 规范 公式 基层 水土保持
  • 简介:在阐述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功能与作用,辨析森林碳汇、林业碳汇、碳汇林业概念和意义基础上,总结中国碳汇林业实践。据此,提出加强碳汇林业管理建议:以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为主线,加强全国森林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和碳汇项目计量队伍资质管理,促进低碳经济林业试点工作

  • 标签: 发展 碳汇林业 气候变化
  • 简介:以鄯善风电场期(49.5Mw)工程为例,通过布设风蚀监测小区,结合建设和工程水土流失特点,采用实测、GPS技术应用对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及影响水土流失主要因子进行了全面的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各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及防治效果,为同类地区其他工程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风蚀监测 土壤流失量 水土保持措施
  • 简介: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于2006年5月16-17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中国水土保持学会2006年秘书长工作会议。中国水土保持学会12个专业委员会和14个省级学会代表共34人出席会议。安徽省水利厅副厅长、省水土保持学会理事长程才出席会议并致词;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主任郭索彦代表学会作重要讲话;常务副秘书长黄元介绍了学会第3次代表大会以来工作情况,学会第3届理事会机构设置及人员分工、三届理事会工作目标、2006年重点工作以及学会主要领导职责分工等。沙棘、预防监督、泥石流滑坡防治、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黄河等5个专业委员会和安徽、江西、四川、陕西、福建、山西水土保持学会等11个省级学会在会上交流工作经验。会议对《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会员暂行管理条例(讨论稿)》、《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分支机构设置与管理条例(讨论稿)》、《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讨论稿)》和《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青年科技奖励条例(讨论稿)》进行了讨论;会上布置了开展会员重新登记工作,演示并介绍了全国性学会个人会员管理系统。

  • 标签: 水土保持 工作会议 秘书长 学会 中国 专业委员会
  • 简介:土壤侵蚀定量研究直是土壤侵蚀学科热点和难点问题,GIS在我国土壤侵蚀定量研究已有20年之久,回顾和总结过去研究成果对于今后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GIS在我国土壤侵蚀信息管理、土壤侵蚀测报和土壤侵蚀模型等定量化研究应用现状与进展,针对目前研究存在问题,探讨了GIS在我国土壤侵蚀定量研究和应用工作展望。

  • 标签: GIS 土壤侵蚀 定量研究
  • 简介:对台湾峦杉引种造林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造林密度2500~3500株/hm^2范围,适当密植有利于提高峦杉造林保存率;造林后1~2a,峦杉高径生长低于本地杉木,差异达显著水平,3a生峦杉高径生长与杉木接近,6a生林分峦杉生长势超过杉木,说明其有良好生长潜力;不同造林密度对峦杉树高生长期、单株材积生长影响不显著,但对胸径、冠幅生长及林分蓄积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即较低密度栽植有利于峦杉胸径与冠幅生长;峦杉冠幅面积与胸径最优模型为C=-1.5181+0.5664D,并制定出峦杉人工林合理经营密度,以供生产实际参考。

  • 标签: 台湾峦大杉 引种 造林 合理密度
  • 简介:建瓯市简称芝城,地处福建省中部偏北,建溪上游。全市土地总面积4233.13km^2,人口53.8927,是福建省陆地面积最大、闽北人口最多省辖县级市。根据2011年末遥感调查,全市水土流失面积397.45km^2,占土地总面积9.39%。2012年我市被列为省Ⅱ类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市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及其上级挂钩帮扶和协作部门重视与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批示和全省水土保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步增强“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紧迫感和责任感,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全力打好水土保持攻坚战、

  • 标签: 水土保持工作 生态文明建设 创新 陆地面积 水土流失面积 电视电话会议
  • 简介:沙坝水库工程建设征地涉及4个镇9个村,规划水平年生产安置人口1011人,搬迁安置人口870人。农村移民安置是水库建设成败关键,根据工程特性和移民概况,结合水库淹没和建设征地影响分析结果,对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移民安装规划设计方案具有良好可行性和经济性,既能满足移民生产生活实际需求,又能创造宜居环境。

  • 标签: 大沙坝水库 建设征地 移民安置 规划设计
  • 简介:中世纪暖期是冰后期次温暖期,研究表明,当时世界许多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气温回升现象,而且气温回升与20世纪初气候变暖现象类似.为探讨该期中东部沙地气候环境状况,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中国东部沙地若干古土壤和河湖相沉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世纪暖期,东部沙地普遍发育古土壤或河湖相沉积,气候温暖湿润,流沙固定,沙地面积缩小,植被盖度增加,沙地形成干草原-疏林草原景观.弄清中世纪暖期东部沙地气候状况,可为其未来气候环境演变趋势研究提供基础参考.

  • 标签: 中世纪暖期 中国 东部地区 沙地 典型剖面 气候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