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东安小流域近十几年来,森林过度采伐,不科学种植和管理茶、果树,山地植物遭受重创,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50.6%,成为水土流失严重的多灾小流域。自2003年起采取封山育林育草、造水土保持林、种果、坡改梯、果茶园种草、完善果茶园排灌设施、田间修建机耕路、河道修建拦沙坝和护堤等综合治理措施,形成整个流域的水土保持体系,基本控制了流域的水土流失,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 标签: 水土保持 小流域治理 技术措施 效益
  • 简介:贵州省“珠治”试点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发展了农村经济,促进了水、土、石等资源的综合利用。本文主要总结了“珠治”试点工程石漠化治理成效及经验,其成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水土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群众收入;经验:推广群众参与式治理模式、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改变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充分利用水、土、石等资源,重视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技术与示范的带动作用,有效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 标签: 珠治 石漠化 贵州 石灰岩 喀斯特
  • 简介:三河小流域在中亚热带沿海低山丘陵区具有代表性。本文就该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水土保持防护体系建立,河道与农田工程的建设和利用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深入总结与效益分析评价。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治管结合,河道与治田工程结合,水保林与经济林结合等管理建议。

  • 标签: 水土保持 小流域治理 综合效益
  • 简介:云南省是全国石漠化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石漠化严重影响了云南省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005年以后,云南省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林业产权改革,结合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对云南省的石漠化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促进了云南省岩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云南省 石漠化 土地 治理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本文介绍了光泽县多年来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经验及做法,总结了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

  • 标签: 小流域 综合治理 做法 建议
  • 简介:本文就辽宁省城市水土保持工作,通过城市水土保持技术体系课题研究,探索出城市水土保持的思路,通过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试点实践,总结经验,着重分析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思路和实践.

  • 标签: 城市水土保持 辽宁 生态建设 宣传工作 政策法规建设 生态环境
  • 简介:濑底水土保持示范区原为荒废多年的“五七”茶场及周边荒山荒坡,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83%,自2001年起采取封山育林、坡改梯、果园种草、配套完善排灌设施等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较明显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 标签: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措施 效益
  • 简介:本文着重总结介绍了安溪幸美甜柿基地融水土保持理念于整个规划和建设过程,采取"园面育草、梯壁留草、路边放草"和土壤有机改良等有效措施的做法和成效.

  • 标签: 甜柿 水土保持 成效
  • 简介:石漠化是喀斯特石山地区土地退化的最终结果,贵州省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本文利用遥感影像,在3S平台上获取了研究区喀斯特石漠图,分析了贵州省“十一五”期间石漠化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项目区石漠化总面积31301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5.33%。空间分布上,石漠化严重的土地主要集中在西、南部,而东、北部地区面积相对较小,呈零星分布。通过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区石漠化扩张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石漠化面积减少,强度有朝着轻度石漠化转移的趋势,石漠化等级程度降低与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有一定的相关性,标志着石漠化不断恶化的状况得到了改善。

  • 标签: 石漠化 治理成效 贵州
  • 简介:自2003年来,在国家水利部、财政部的关心支持下,赣县实施麂山项目区赣江上游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5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91.48km^2,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由治理前的100.65km^2下降到41.01km^2,下降了59.25%,年土壤流失量下降了62.08万t,保土减沙效率达70.3%。同时发展了流域经济,改善了基础设施,提高了服务新农村建设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总结形成了赣县特色的项目实施和管理的经验体会: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强化监督,巩固治理成果;创新思路,加快治理步伐;加强管理,规范建设程序;科学治理,建设精品流域;严格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广泛宣传,营造工作氛围;强化监督,巩固治理成果。

  • 标签: 水土保持 重点治理 成效经验 赣县麂山项目区
  • 简介:陂溪小流域是宁化县严重的紫色土水土流失区之一,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12.16km2,占土地总面积的60.1%.该流域推行以封先行,草、灌、乔三位一体,草-牧-沼-果生态治理模式,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并总结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为同类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了典范.

  • 标签: 水土保持 小流域 治理成效与做法
  • 简介:以宁化县塘家山小流域为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监测塘家山小流域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植被自然演替状况、植被覆盖度、林草生长量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指标。结果表明,2011年度塘家山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781hm2,治理程度达70.4%,土壤侵蚀模数由原来的2656t/km2.a下降到1500t/km2.a以下,林草覆盖率从49.8%提高到60%,植物措施保存率达85%,水土流失强度逐渐下降,减少泥沙70%以上,与2012年底水土流失现状调查与本底值比较,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由2007年治理前的1486hm2,下降到2012年底的585.50hm2,水土流失减少了900.50hm2,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水土流失面积分别减少了373.25hm2、43.54hm2、425.73hm2、57.98hm2。

  • 标签: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效益分析 小流域 宁化县
  • 简介:赫章县野马川镇在“五园新村”生态建设中,从毕节试验区实际情况出发,问计于民,按照“全省重点整治村庄”、“和谐家园”、“三化同步”等产业发展思路,把产业发展作为城镇重点建设内容之一,因地制宜,着力抓好在全县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点上的产业发展规划和试点示范,带动群众走上小康之路。

  • 标签: 毕节试验区 三化同步 五园新村 生态建设 成效
  • 简介:福建省长汀县是全国丘陵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水土流失历史之久,面积之广、程度之重,危害之大,居全省之首。据1985年遥感普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近10万hm^2,占山地面积的37.7%。

  • 标签: 水土流失治理 长汀县 福建省 成效显著 滴水 丘陵红壤区
  • 简介:雅安市雨城区“长治”工程从1997~2005年实施了3期,共治理小流域5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87.81km^2,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就雅安市雨城区“长治”工程实施的效果及经验作一总结,以期能为华西雨屏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水土保持 华西雨屏区 “长治”工程 生态经济
  • 简介:当前课程改革在基础教育领域正蓬勃地发展,在生物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传统的生物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是我校初中生物学科课程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环保教育正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而又非常有意义的内容,普及大众的环保意识应从加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开始。因此在初中生物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课为例来谈谈如何在生物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 标签: 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环保教育
  • 简介:水土保持工程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专业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并广泛涉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对该课程提出教学改革的一些初步建议,希望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标签: 水土保持工程 教材内容 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
  • 简介:环境污染、矿产资源过度开发、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严重制约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从我校水土保持教育课体会到在化学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重要性,本文从时代的要求、学科特点、教育方法等角度论述在化学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一些做法,让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能够自觉保护环境,在将来的工作中有强烈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 标签: 化学教学 渗透 可持续发展 环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