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一、根据蔬菜类别选择1.白菜类、芥菜类、甘蓝类、绿叶菜类蔬菜这类蔬菜包括大白菜、芥菜、花椰菜、芹菜、莴苣、茼蒿、菠菜、蕹菜、苋菜、芫荽等,一般不提倡用除草.

  • 标签: 菜田 除草剂 杂草 栽培方式 环境条件
  • 简介:近年来,野鸡养殖在我国城乡热潮渐起,但不少养殖户在引种后却发现,有些野鸡种蛋的孵化率很低,从而使自己的期望值大打折扣。那么,该怎样选择野鸡种蛋呢?其要点有四:一、种蛋要新鲜一般来说,用于育种的蛋以10天内产的蛋最好,因为这一时期内产的种蛋孵化率较高,...

  • 标签: 种蛋选择 外表结构 鸡种蛋 微生物污染 种蛋孵化率 相对湿度
  • 简介:如今,许多农民对打了除草的喷雾器,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么清洗。笔者将多年积累的经验介绍一下,仅供参考。对于打过除草的喷雾器可分为三种情况进行清洗。■只需用清水清洗的麦田常用除草如巨星(苯磺隆),玉米田除草如乙阿合剂等,大豆、花生田除草如盖草能,水稻?..

  • 标签: 除草剂 喷雾器 克无踪 水清洗 如乙阿合剂 玉米田除草剂
  • 简介:增加农业投入的对策选择黄春解决农业资金投入问题,必须确定农业资金投入的整体发展战略。在拓宽农业投资渠道、确定农业资金投入方向和重点的同时,合理界定各投资主体的投资职责,并对此进行制度规范和法律约束。(-)加强国家财政对农业的专项资金投入。农业发展的关...

  • 标签: 农业投入 农业银行 农业资金投入 农业发展 国家财政 地方财政
  • 简介:番茄病毒病是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我省番茄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发病率10%-30%,重的高达50%-70%,严重的可使整个产区绝产。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番茄病毒病呢?据西南农大胡安宁教授、中国柑桔研究所张格成研究员在1999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石洞镇建设村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植物基因活化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番茄病毒病。试验示范地是多年种植番茄的地区,4月中旬是该地区番茄的采收期。但种植大户陈仕林的番茄地7年连作,病毒病发生十分严重,病株率达100%。由于偏施氮肥,蚜虫发生多,导致病毒病发生十分严重。虽然用药防治多次,但总不见效。植株花量少,结果小,几乎陷入绝产境地。

  • 标签: 植物基因活化剂 番茄病毒病 试验示范 偏施氮肥 发病率 泸州市
  • 简介: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除了受遗传因素和自然环境条件如温度、光照、水分、气体等影响外,还要受一些生理活性物质的调节和控制,人们习惯把植物体内存在并调节生长发育的微量物质叫植物激素,而把人工模拟植物激素所合成的可以调节植物生产的物质统称为植物生长调节

  • 标签: 植物生长调节剂 蔬菜生产 生理活性物质 应用 自然环境条件 植物激素
  • 简介:早熟和中晚熟泡椒(分青皮泡椒和黄皮泡椒两种)的新组合在海南三亚进行了品比.对它们的亲本材料的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产量和商品性两个标准,C134,C138,C159为优良的早熟泡椒组合;C108,123,125为优良的青皮泡椒组合;C121,C122,C172为优良黄皮泡椒组合.从亲本选择来看,材料M16,Bf和Zf7适合作泡椒母本,M9,M17,Zf4和M9适合作父本.利用甜椒作母本选配的泡椒组合,其果实商品性明显好于以尖椒为母本的组合.

  • 标签: 亲本选择 母本 品种比较 新组合 黄皮 早熟
  • 简介:植物免疫诱抗是指对病虫害没有直接的杀灭活性,但能够诱导植物自身产生抗性代谢产物,延迟或减轻病害的发生和发展的一些药剂。葡萄是渭南临渭区的大宗经济作物,运用植物免疫诱抗预防病虫危害,是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进行了几种植物免疫诱抗在葡萄上的有关试验。

  • 标签: 诱抗剂 植物免疫 葡萄品种 葡萄小褐斑病 葡萄霜霉病 红提
  • 简介:蓟马主要取食植株的茎、叶、花、果等新嫩组织,还能传播多种病毒病,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多种农作物最重要的害虫之一。由于蓟马虫体小、隐蔽性强、爬行迅速和善飞等特点,一般杀虫难以直接触杀虫体,加之农户长期加大药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蓟马,导致蓟马抗药性不断增强,目前在生产上常采用多种农药交替使用进行防治。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经过大量的室内生物测定,研制出了防治蓟马较理想的新型复配杀虫——16%多杀菌素·吡虫啉悬浮,可解决农业生产上蓟马难防治的问题。为明确16%多杀·吡虫啉悬浮对豆角蓟马的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和安全性,2018年笔者开展了此项试验研究工作。

  • 标签: 化学农药防治 田间药效试验 悬浮剂 吡虫啉 蓟马 豆角
  • 简介:辣椒素酯类物质是辣椒果实中低辣味的辣椒素类似物.其生物活性与辣椒素类物质相似,有抑制脂肪积累和抗氧化等特性.由于辣椒素酯类物质的辣味低,与辣椒素相比更易于制作食品添加.但是辣椒素酯类物质有水不稳定和热不稳定性,其含量随果实的成熟而逐渐降低.所以,含有辣椒素酯的果实适合在成熟之前鲜食.以前的遗传研究表明p-AMT和Pun1两个基因控制辣椒素酯的合成,这两个基因分别表示为A、B.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株果实中含辣椒素酯,辣味较低.本研究在杂交育种中利用p-AMT和Pun1基因的DNA标记选育了一个含有辣椒素酯类物质的辣椒新品种.Murasaki(AAbb)和CH-19Sweet(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都用DNA标记进行了鉴定.p-AMT基因型利用dCAPS标记鉴定,Pun1基因型用SCAR标记鉴定.分析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筛选出基因型aaBB或者aaBb的植株并培育出了一个新品种MaruSalad.MaruSalad果实的辣椒素酯含量为700μg/gDW.同时MaruSalad的果实比CH-19Sweet大,而且适合鲜食。

  • 标签: CH-19 SWEET dCAPS SCAR 假定的氨基转移酶 假定的酰基转移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