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简介:事业单位编辑部是出版单位的一种,本文通过晋升职称、促进职工专注学术研究、加强事业单位文化氛围、通过期刊交流了解同行业科研发展、丰富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构成、为编辑部所在单位提高知名度、促进与其他单位的交流等方面介绍了事业单位编辑部对事业单位的能动性影响.

  • 标签: 事业单位 编辑部 影响
  • 简介: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介绍了内审与审计监督体系、内审的领导模式、内审与财务的关系,指出了内审应关注的重点以及内审的开拓和创新。

  • 标签: 事业单位 内部审计
  • 简介:强调了规范货币资金管理的必要性,阐述了货币资金的核算监督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管理措施。

  • 标签: 货币资金 核算与监督 收支配比 电算化
  • 简介:日本政府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大规模企事业单位有义务报告其CO2排放量的“地球暖化对策推进法修改草案”。该草案要求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一定规模以上的民有企业及公共机关,每年度测算《京都议定书》规定的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向国家(环境省和经济产业大臣)报告。国家收集并公布统计数字。目的是促进企业自觉采取措施,减少排放量。

  • 标签: 日本 CO2 排放量 地球暖化 温室气体
  • 简介:<正>一、引言社会林业在南非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并产生一些相关的新词汇和新思想。《南非森林可持续发展白皮书》给社会林业下定义:社会林业是被设计和应用以满足当地社会、家庭和环境需求,并有利于环境发展的林业,它由当地社区完成或在他们的参与下完成。社会林业包括农场林业、农用林业、

  • 标签: 社会林业 林业项目 村社 所有权 森林可持续发展 项目实施
  • 简介:警衔,也称警阶,意为警察的官阶,是依据警察人员职务和资历的差别所确定的等级.警衔与警察职位有别,警察职位是警察机关的行政职务,而警衔是区分警察等级,表明警察身份的称号和标志,是国家给予警察的荣誉.

  • 标签: 警衔制度 将校尉型 非将校尉型 混合型
  • 简介:在自治区林业厅、地区林业处的支持帮助下,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全县各族人民经30多年的艰苦奋斗,林业生产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县现有林地面积51.5万亩,森林覆盖率4.2%,特别是在“八五”期间,全县林业生产建设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势头。共完成造林17.8万亩,农田林木覆盖率达到42.9%。我们在林业建设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努力搞好防护林体系建设。我县是处于塔克拉玛干和布古里两大沙漠之间的古老绿洲。风沙、干旱、盐碱、干热风危害十分严重,自“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全县各族人民为改变面

  • 标签: 造林绿化 “三北”防护林 林业生产 防护林体系 全民义务植树 经济林
  • 简介:我国现行的救灾制度源于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就其本质而言,还没有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存在许多的弊端,有待进一步的完善。该文通过对我国当代救灾制度的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最后提出了改善我国救灾制度的若干建议。

  • 标签: 救灾制度 分级管理 救灾保险
  • 简介:介绍了土地储备制度存在的意义和作用,提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土地储备制度管理的措施。

  • 标签: 土地 储备 制度
  • 简介:近几年,广西林产工业迅速崛起,带动了全区造林事业的发展:人造板产量由2000年的67.7万m^3,增加到2006年的420万m^3,增长了6倍,跨入了全国人造板产量大省行列;松香年产30万吨,与八角、肉桂、茴油、桂油同居全国首位。

  • 标签: 营林事业 林产工业 广西 人造板 产量 造林
  • 简介:森林公安作为保护森林资源安全,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稳定的专门力量在国家林业建设事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给森林公安系统培养高素质人才,国家非常重视森林公安教育事业的发展。1994年,林业部将南京林业学校改办为南京人民警察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学校开办成人学历教育,森林公安教育工作开始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 标签: 森林公安 人民警察 国家 社会治安 学校 贡献
  • 简介:作者通过对商誉的本质及特点的阐述,提出商誉的本质是确定商誉会计理论框架的基石,并从获得超额收益的角度做分析,详细论述了商誉会计理论及核算的基本框架,使商誉的计量成为可能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 标签: 商誉 确认 计量 入帐
  • 简介:通过技术进步不一定能够找到替代资源,而且即使能够找到,也要将经济活动限制在生态承载力之内,如此,就应该大力发展稳态经济;通过技术进步肯定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源利用,但是,如果不改变消费主义文化和市场经济资本逻辑,技术进步只可能增加资源消耗,加剧资源危机,鉴此,应该大力发展非物质经济;资源危机并不必然带来技术进步,只有进行制度变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有利于技术创新和资源危机的解决;在解决资源危机这一问题上,技术进步在很多时候并不一定比制度变革更有利。总之,对于资源危机的解决,制度设置及其贯彻比技术进步及其应用更重要,应该更加重视通过制度变革而不是单纯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资源危机。

  • 标签: 资源危机 解决 技术 制度 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