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绿毛龟是龟和绿色藻类有机地结合为一体的非常珍贵的观赏动物。我国早在齐书上(公元488年)就有记载,发现我国自然界有绿毛龟,但是极为罕见。

  • 标签: 绿毛龟 快速培育 观赏 动物 记载 藻类
  • 简介:水蛇火部分时间喜在水中生活,主要捕食鱼类和两栖动物,对养殖鱼类,特别是幼鱼危害较大。在夏花培育池中,一条水蛇一昼夜要捕食几尾至十几尾鱼苗。为此,防除水蛇成为养殖渔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下面介绍几种防除水蛇的方法

  • 标签: 水蛇 防除 养鱼 养殖鱼类 鱼苗 夏花培育
  • 简介:用豆浆喂养鱼苗,可促使鱼苗健壮生长,获得优质鱼种。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养鱼户参考。1豆浆的制作。将黄豆用水浸泡到豆瓣之间的凹隙胀平,浸泡时间过长过短都影响出浆率。水温18℃时,浸泡10—12小时,水温15—30℃时,浸泡6—7小时。磨浆时,水和黄豆一起均匀加入,磨成豆浆之后不能加水,也不能久放,

  • 标签: 鱼苗培育 豆浆 制作 投喂方法 用量
  • 简介:一、水草生态缸的鱼缸高度不宜超过60cm,以方便人体操作及灯光照明为宜;鱼缸宽度宜在30-45cm,以能摆放多组灯具及加强造景之景深为佳。

  • 标签: 水草生态缸 制作方法 鱼缸高度 灯光照明
  • 简介:夏季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池塘中藻类在这种条件下繁殖很快,所以,由藻类引起的鱼中毒死亡及泛池现象时有发生,给养殖生产者造成一定损失。现将藻类引起的中毒原因及防治方法简述如下:1引起鱼中毒的几种藻类1.1湖淀盛夏鱼池的下风面,常可见一层铜绿色的水花漂浮在水面,它是由蓝藻大量繁殖形成的,主要是由铜绿微囊藻和水花微囊藻组成。在显微镜下观察,它是由无数球形细胞密集在一起的群体,外面包着一层胶质膜,这些藻类含蛋白质较高,由于外面有一层胶膜,鱼吃后大部分不能消化。当这些藻类死后,蛋白质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在水中积累多了,致使鱼类中毒死亡。

  • 标签: 鱼类 中毒 藻类 防治 清淤 清塘
  • 简介:1螃蟹运输法。①短途运输:可用湿透水的蒲包装运。在运输途中,要避免受压和曝晒。②长途运输:宜用严实的篓子存装。先在篓底铺一层泥,并放些芝麻和打散的鸡蛋,而后将活蟹一只只摆平叠放,再加盖保荫。若在蟹群中放些吸水的海绵和泡沫塑料,则效果更好。一般可使螃蟹存活4—5天。2对虾运输法。将池养对虾放入冷却池中,使池水温度缓慢降至12—14℃,使之只能勉强活动,待体色微红,再把活对虾捞出装箱。采用

  • 标签: 鲜活水产品 长途运输 短途运输
  • 简介:我国海产鲜鱿以北部湾和南澳岛的品质最佳。随着冷冻业的发展,加工鲜冻鱿鱼产量逐渐增加,干品鱿鱼相对减少。而消费者对新鲜鱿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带皮的鱿鱼滋味较差,而经加工去皮的鲜鱿鱼筒酥脆爽口,备受欢迎。据美商介绍,美国人喜欢将鲜鱿鱼筒切成条状,调配适口的佐料,经油炸制成的各色菜肴,非常时兴。笔者曾按美商提出的要求,

  • 标签: 鱿鱼 佐料 加工方法 去皮 油炸 炸制
  • 简介:我是南宁市郊区的养鱼专业户,主要饲养埃及塘角鱼,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和反复实践,我对埃及塘角鱼的习性有了一些了解,积累了一定的饲养经验,并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入。我1984年5月11日饲养2.5~3厘米的鱼苗3000尾,到6月和7月下旬各捕捞一次,共得鲜鱼445.5公斤,扣除成本,获纯利1330元。

  • 标签: 塘角鱼 饲养方法 饲养经验 养鱼 捕捞 鱼苗
  • 简介:鲷鱼人工杂交育种开始于1964年4月,那时是采用天然亲鱼的卵进行人工受精。鲷鱼不同种间并不容易进行人工杂交,那时人工培育真鲷种苗技术也未被开发。1955年9月,把在明石市沿岸捕获的天然稚鱼,运送到和歌山县白滨的近畿大学养殖场养殖。9年后初次采卵,一部分采用养成的黑鲷精液进行杂交:

  • 标签: 鲷鱼 人工杂交 选育 品种 采卵 真鲷
  • 简介:在我国南方地区,每逢夏秋季天气炎热期间,在池塘的下风处,经常发现水面堆积一大片蓝绿色的藻类薄层,严重时藻类层会覆盖池塘水面的大部分。这是由于蓝藻类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reuginosa)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华东地区称之为'湖靛':因微囊藻过度繁殖和大

  • 标签: 微囊藻 鱼类 杀灭方法 植物性敌害 毒害机制 防除方法
  • 简介: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的消费量日趋增加,对猪肉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些不法商贩为了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坑害消费者,在生猪屠宰前对生猪注水,以增加猪肉的重量,这造成猪肉的肉质变差,严重影响食用价值,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危害,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下面介绍几种注水猪肉的辨别检查方法及相关处理方法

  • 标签: 注水猪肉 市场检疫 猪肉质量 消费者 生活水平 食用价值
  • 简介:1983年3月至4月我们在胭脂鱼胚胎发育过程中,对其各期胚胎发育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收集和固定。后来,我们又对草鱼、鲤鱼等几个时期的胚胎作了观察。在工作中,参考前人的经验,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通过实践给我们的启示,认为有些观察和处理方法对于研究它们的胚胎发育变化很有帮助。现结合前人经验谈谈我们的几点粗浅体会。

  • 标签: 鱼类 胚胎发育 观察方法 卵膜消化 卵膜剥离 形态特征
  • 简介:1976、1977年的夏秋季节,我场四口鱼塘中的草、鲢、鳙亲鱼都患上了打印病,尤其是草亲鱼病情更为严重,感染率达100%、鲢、鳙鱼90%左右.患上了这种病,轻者直接影响到亲鱼的性腺发育,重者导致死亡。两年来,我们对这种疾病进行了检查和观察。一般在6—9月是该病的流行季节。而感染途径,则认为是池塘中水质不良,

  • 标签: 打印病 亲鱼 鱼病 鱼塘 夏秋季节 性腺发育
  • 简介:许多观赏鱼,特别是热带鱼多生活于适温的鱼缸中,觅食量与活动量较小,受外界气候、饲养条件变化的干扰少,致使抗病能力较差,患病率较高,一直成为观赏鱼爱好者们最为棘手的事。因此,对观赏鱼鱼病的防治。应本着“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以便控制鱼病的发生和流行,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 标签: 观赏鱼 鱼病防治 抗病能力 出血病 肠炎病
  • 简介:11.水霉病(肤霉病、白毛病)主要是捞鱼、运输鱼时,由于操作不慎,使鱼体受伤,寄生虫或霉菌侵入伤口,感染鱼体,通常皮肤布满“白絮”,从而使鱼体失去应有的光泽。病鱼迟钝,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若不及时治疗,霉菌蔓延,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导致死亡。

  • 标签: 防治方法 常见疾病 观赏鱼 肤霉病 水霉病 白毛病
  • 简介:翡翠贻贝,是热带、亚热带的暖水性双壳软体动物,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海以及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垂直分布于低潮线下1.5至8米水深处。它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高等优点,在当前海水养殖生产中,已成为主要的发展品种。

  • 标签: 养殖方法 生物学特性 翡翠贻贝 肉质 生长 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