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同步测定渔用中草药中6种磺胺类抗生素含量的方法,并比较和优化样品提取、净化及色谱分析条件。试验使用乙酸乙酯提取样品中的6种磺胺,用PEP-2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为2%乙酸溶液和甲醇、乙腈混合液,梯度洗脱;色谱柱为C18反相柱(5μm,4.6mm×250mm);紫外检测器在波长270nm检测;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对6种磺胺的检出限为50μg/kg,平均回收率为86.8%~96.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7%,可用于渔用中草药中6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定性、定量测定。

  • 标签: 磺胺类抗生素 渔用中草药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采用中西结合制剂复方乳酸环丙沙星治疗仔猪黄白痢,通过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比较,复方乳酸环丙沙星在0.1ml/(kg体重)的剂量下就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乳酸环丙沙星,差异显著(P〈0.05)。

  • 标签: 仔猪 黄白痢 复方乳酸环丙沙星 腹泻指数
  • 简介:在南美白对虾饲料中添加8‰、11‰和15‰的复方中草药,经过14d的养殖,发现添加8‰复方中草药组对虾的成活率最高,添加15‰复方中草药后对虾生长和生理活动受到不良影响。

  • 标签: 复方中草药 剂量-效应 南美白对虾
  • 简介:以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为实验对象,探讨自组中药方剂(复方A)水煎剂对鲟鱼体内部分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将1+龄施氏鲟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每日按1.1g·kg-1体质量口灌给药,连续7d。给药结束后,每组取10尾鱼高温30℃热刺激2h后,与常温22℃实验组共同采样,测定鱼血浆中蛋白含量、白细胞吞噬及6种组织中溶菌酶活性。结果表明:连续7d口灌复方A有效提高了施氏鲟血浆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及6种组织中溶菌酶活性,促进了白细胞吞噬作用;在高温应激条件下能调节机体做出快速应激反应,但在高温条件下对部分组织中溶菌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标签: 复方A 施氏鲟 非特异性免疫 影响
  • 简介:众所周知,我国鳖类动物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是中华鳖[Pelodiscussinensis(Wieg-mann,1834)],近几年来,进行大规模人工养殖的对象,多数也是中华鳖。中华鳖的背都是具肋板8对。作者曾经先后仔细地观察了中华鳖42个背甲骨胳,全部恒定具8对肋板,而且没有构造上显著的变异。然而,在湖南省境内却出产一种鳖,外形与中华鳖非常相似,成鳖体型大小亦相差不很多(当地有经验的捕鳖或养鳖能手,能够加以辨认)。我国历史上就有过记载,最早追溯到明朝的晚期,我国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编写于1596年刻印出版的

  • 标签: 九肋鳖 脊甲 中华鳖 形态 比较研究 穿孔病
  • 简介: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16种中草药单方及5种复方制剂对鲁氏耶尔森菌(Yersiniaruckeri)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黄芩(RadixScutellariae)和诃子(FructusChebulae)对鲁氏耶尔森菌的抑菌作用最强,MIC均为0.028g·mL^-1,可作为防治水产养殖动物耶尔森菌病害的主要备选中草药;大黄(RadixetRhizomaRhei)的抑菌作用较强,其MIC值为0.227g·mL^-1,也可作为候选药物;青蒿(HerbaArtemisiae)、金樱子(FructusRosaeLaevigatae)、连翘(FructusForsythiae)、茵陈(HerbaArtemisiaeScopariae)、五倍子(GallaChinensis)及金银花(FlosLonicerae)的抑菌作用较弱,其MIC值均为0.455g·mL^-1。5种复方制剂中,大黄、黄柏(CortexPhel-lodendri)和黄芩3种中草药以5:3:2的比例配伍对鲁氏耶尔森菌具有最佳抑菌作用,其MIC值为0.057g·mL^-1,抑菌效果弱于黄芩,但远强于大黄单独使用,可为该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复方配伍参考。

  • 标签: 中草药 鲁氏耶尔森菌 最小抑菌浓度
  • 简介:实验研究了7种复方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对1+龄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240尾鱼共分为8组,7个复方中草药组和1个对照组,对照组投喂不含中草药添加剂的饲料。结果显示:实验中所采用的几种中药复方均对施氏鲟血浆中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具有升高的作用。血清中AKP酶活性,除方六外其余中草药添加组的均较对照组有所升高,其中方四及方五升高明显。反映肝功能的指标中,方五可以显著降低LHD在血清中的含量,方二对ALT有显著降低的作用,方一、方四、方五可以显著降低AST在血清中的水平。大部分所选中药方剂对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SCR)、钙、磷含量的影响不显著,方二和方四能显著升高血糖含量;方二、方六和方七还能提高鲟鱼血清铁的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这几种方剂具有促进机体代谢功能的作用。

  • 标签: 中草药 史氏鲟 生化指标
  • 简介:在饲料中添加几种自拟中草药复方药剂,研究其对平均体重0.08—0.10kg的1+龄哲罗鱼(Huchotaimen)增重率、死亡率以及血液组织中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组30尾,饲养在室内水族箱(0.90m×0.50m×0.45m)中,每天按照鱼体重的2.O%投喂饲料,对照组投喂不含中草药添加剂的饲料,每组设平行组。实验结束后,对各组的增重率和死亡率进行统计并对鱼体进行采样,进行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复方五对鱼体的增重效果显著;所有复方实验组鱼皆没有死亡;生化指标方面,复方二明显提高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的含量;复方一能明显升高乳酸脱氢酶的含量;复方二组、复方三组尿素氮在血清中的含量明显升高;其余几项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不同的中草药方剂对哲罗鲑血液中部分生化指标的改变与药物种类和剂量密切相关。

  • 标签: 中草药 哲罗鲑 增重率 死亡率 生化指标
  • 简介:将四种复方中药(分别编号为AB、AH、CD、IV)和黄芪多糖(APS)作为添加剂添加入基础料饲料中,连续饲喂1龄鲫鱼45d,于第45d及第60d分别采样,测定鱼体重和肝脏、脾脏、肾脏中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研究中药复方对鲫鱼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45d时称量体重,复方AH、复方AB两组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三种中药复方组,饲喂60d对照组及所有中药组增重率均无显著差距。投喂45d,方剂AB显著降低鲫鱼肝脏、肾脏中NO的含量,五种中药方剂均能提高鲫鱼脾脏中NO含量。AH、AB、IV、APS四种方剂饲喂的鲫鱼肝脏中NOS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投喂60天,五种中药方剂饲喂的鲫鱼脾脏中NO含量均高于对照组,除IV外,均差异显著。肝脏中NOS含量各组无显著差异,脾脏中IV组TNOS含量最高,APS组iNOS含量最高。肾脏中APS方剂组的iNOS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 标签: 鲫鱼 复方中药 NO NOS
  • 简介:2月下旬,中国大陆产日本鳗出池价:规格为3P的11万元/吨,4P的13万元/吨,5P的15万元,吨;3P、4P、5P各规格日本鳗价格环比基本持平。中国大陆产欧鳗出池价:规格为3P的8.5万元,吨,4P的9.5~10万元/吨,5P的9.5~10万元/吨。各规格欧洲鳗价格环比约基本持平。

  • 标签: 日本鳗 二甲戊乐灵 鳗鱼 国产 中国大陆 规格
  • 简介:本文采用体内药动学和体外药效学相结合的方法,应用Excel2007、药动学3p97软件和kinetica4.4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了鲤鱼血清中砜霉素抗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ila的活性,为砜霉素在水产动物疾病预防和治疗细菌陛败血症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给鲤单剂量口灌30mg·kg-1剂量的砜霉素后,药物在鲤体内吸收迅速,达峰快,消除缓慢。1.361h血药达峰(Tpeak),峰浓度(Cmax)为39.825μg·mL-1,吸收速率(Ka)为2.58h,分布半衰期T1/2(ka)为7.317h,滞后时间(TL)为0.234h,消除半衰期T1/2(ke)为77.292h。在半效应室内,EC50为15.62h。PK-PD同步模型参数AUC/MIC血清为35.37h,Cmax/MIC血清为24.89。通过抑制效应SigmoidEmax模型得到8.52~47.94mg·kg-1为临床使用砜霉素(TAP)防治鲤鱼细菌性败血症的给药剂量。建议砜霉素在预防和治疗细菌性败血症的最佳给药方案为:药饵的治疗剂量为47.94mg·kg-1,预防剂量为8.52mg·kg-1。

  • 标签: 鲤鱼血清 甲砜霉素 嗜水气单胞菌 体外药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