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常有许多关于特种转基因鱼实验的报道(Zhu等,1985等)。由这些实验结果来看,转基因的整合频率略低于75%。但是,由于存在染色体外DNA,常使基因整合率的估计变得复杂而困难。

  • 标签: 虹鳟 外源DNA 卵子 转基因鱼 特种 基因整合
  • 简介:采用植物血球凝素(PHA)体内注射、肾组织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了虹鳟的染色体,并进行了核型分析。虹鳟二倍体的染色体为60条,其核型为22m+1st-7t,NF=104。以外周血红血球为样本,鸡红血细胞为对照,用美国产的FACStarplus流式细胞仪测定了虹鳟的二倍体细胞核的DNA含量,其DNA含量为鸡血对照的1.51倍,绝对含量为3.47±0.21Pg/N。

  • 标签: 虹鳟 核型 DNA含量 染色体数目 种质标准
  • 简介:本文提出DNA序列相似度指标,建立DNA序列比对算法。首先,将水生生物DNA样本序列与现有的基因库中的DNA序列逐项比对;其次,在满足特定阈值条件下,确认样本序列的分类。利用Java编程语言来实现算法,通过MonteCarlo模拟和实际应用,验证算法的有效性。理论结果表明:在满足特定阈值条件下,通过计算DNA序列相似度,能够确定数据库中与未知DNA样本序列最相似的序列,判断样本序列的分类。模拟实验、对比研究和应用结果表明:相似度指标算法在有效判别DNA序列的分类,提高DNA序列匹配成功率,降低程序复杂度等方面具有优良特征。

  • 标签: DNA序列相似度指标 水生生物 MONTECARLO模拟
  • 简介:采用PHA体内培养法,取鱼体肾细胞用空气干燥法制备团头鲂染色体标本。经核型分析,团头鲂的核型为2n=48,26m+18sm+4st,臂数(NF)为92。用流式细胞仪测量外周血红血球细胞核的DNA含量为2.66pg/N。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团头舫染色体数及DNA含量是稳定的,其核型公式与有关文献的报道略有差异。

  • 标签: 团头鲂 核型 DNA含量 染色体数目 种质资源保护
  • 简介:DNA条形码技术(DNABarcoding)是一种用短的标准DNA片段快速、准确地识别与鉴定物种的技术。近年来,物种分类和生物多样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DNA条形码开始广泛应用于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本文主要概述了DNA条形码技术的原理、标准基因片段,着重阐述了其在生物分类学和遗传多样性等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展望了其发展状况、应用前景和意义。

  • 标签: DNA条形码 物种分类 标准基因片段 遗传多样性
  • 简介:将性成熟的鲤鲫杂交鱼一代(F1)的雌鱼与雄性红鲫鱼杂交,获得了回交鲫子代,分析了平均体质量94.2g的1龄回交鲫子一代的细胞染色体核型,测定了其DNA含量。肾细胞直接制片法表明:回交鲫子代染色体由147条组成,即3n=147,NF=222,其核型公式为:3n=51m+24sm+27st+45t。流式细胞记数法结果表明:在20尾鱼中有14尾回交鲫子代细胞的DNA含量是对照鱼(红鲫鱼)的1.5倍,占总鱼数的70%;6尾在2~3倍体之间,非常接近三倍体,占总鱼数的30%。本结果与其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该鱼是以三倍体为主的回交种。

  • 标签: 回交后代 染色体核型 DNA含量
  • 简介: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过程中白斑狗鱼肝脏和肌肉RNA/DNA比值的变化。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白斑狗鱼体内RNA/DNA比值不断下降,体重逐渐减小,饥饿56d时RNA/DNA比值下降幅度达到最大。恢复投喂后,白斑狗鱼摄食强度明显增大,生长加快,各组试验中肝脏和肌肉RNA/DNA比值均超过正常投喂水平。试验结果表明RNA/DNA比值与体重变化呈正相关,进一步证明RNA/DNA比值可作为衡量鱼类生长的重要指标之一。

  • 标签: 白斑狗鱼 饥饿 再投喂 RNA/DNA比值
  • 简介:本文对长江水系南京和江都地区中华绒螯蟹共61个个体的线粒体COI基因进行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应用PCR技术扩增了中华绒螯蟹线粒体COI基因,选用8种能识别4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对该基因片段进行RFLP分析。在两个群体中共检测出8种复合单倍型,其中复合单倍型AAAA从从和BBBBBAAB为两个群体所共有,它的个体数所占的百分比在两个群体(南京和江都)中分别为87.9%、12.1%和50.0%、25.0%。在南京群体中,复合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为0.077,而在江都群体中,复合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4~0.077;南京和江都群体的线粒体COI基因多态度(或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值分别为0.008和0.019。结果说明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具有一定的群体内遗传多样性。

  • 标签: 中华绒螯蟹 线粒体COI基因 遗传多样性 RFLP
  • 简介:利用流式细胞仪对鲤鱼、银鲫、黄颡、牙鲆等淡水和海水鱼类进行了DNA含量测定或倍性分析。通过几百个样品的测定和分析,认为流式细胞仪在DNA相对含量测定和倍性分析上结果比较稳定一致,可以用于大量样品的测定分析。同时对待测样品的保存、处理及上样量等进行了一系列比较研究,找出最好的保存方法、最简便的样品处理方法和最少的上样量。流式细胞仪在水生生物的遗传育种、种群分化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DNA含量测定 倍性分析
  • 简介: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AFLP)技术具有多态性丰富,所需DNA量少,灵敏度高等优点,但流程繁琐,花费时间长。本文根据AFLP技术的特点,在酶切-连接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这两方面做了很大改进。采用优化的AFLP技术分析三倍体银鲫的DNA指纹图谱,不仅缩短了实验所需时间,而且获得了稳定清晰的扩增带型。

  • 标签: AFLP标记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银鲫
  • 简介:自发明拖网渔法以来,渔民一直在设法使拖网上纲尽可能提高。

  • 标签: 拖网 渔法 渔民 网上
  • 简介:本文报道了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导入外源基因分别对鲤鱼和虹鳟鱼授精卵孵化率影响的研究.从1993年-1996年4年中,我们用显微注射方法,将全鱼生长激素基因导入虹鳟鱼授精卵(包括囊胚期卵)5,676粒,孵出鱼苗364尾,孵化率为6.4%(4年平均,虹鳟鱼正常孵化率为80%);而用这种方法,将全鱼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授精卵12,196粒,孵出鱼苗4,290,孵化率为34.0%(4年平均,鲤鱼正常孵化率为70%左右).实验结果:显微注射技术在虹鳟鱼和鲤鱼两种受精卵上的效果明显不同,斑点杂交和SouthernBlot杂交结果相近.

  • 标签: 显微注射技术 外源DNA 鲤鱼 虹鳟鱼 受精卵 孵化率
  • 简介:蛋白质分离又称化氨,其原理是在海水中注入大量气泡,由海水的表面张力将水中的有机污物与水体分离,使饱含污物的气泡徐徐上升,达到最顶部后再落入收集杯中,将有关污物除掉,使海水缸的水质得到进一步净化。蛋白质分离还有一个好处,它可制造出大量气泡,大大增加水中的含氧量,能稳定水中的pH值。因此,它是海水鱼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滤材之一。

  • 标签: 分离器 蛋白质 自制 有机污物 表面张力 气泡
  • 简介:近年来本溪市虹蹲鱼养殖迅速发展,群众养蹲热很高涨。与此同时,也出现新的矛盾,如鱼种供不应求,专业户缺乏养殖技术等问题。为此我们在短时间内摸索一套适合农民掌握的孵化和稚鱼养殖技术,同时提供廉价鱼种。地上槽式孵化可兼作稚鱼培育池。孵化室内建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槽两排,每排6个池,每池规格2990×700×350mm。水槽座落在高300mm水泥制架上,槽壁顶距地面630mm。水经注水管流入水槽,每个水槽安装2个0.6寸的阀门,在水槽未端180mm处

  • 标签: 稚鱼 培育池 孵化室 水经注 钢筋混凝土结构 上浮仔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