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等离子体电解沉积是一门新兴的材料表面处理技术。详尽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用该技术可在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表面制备陶瓷层,对黑色金属及其合金表面进行快速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等,从而提高材料的耐磨耐腐蚀等性能。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该技术在表面处理行业中的应用优势和市场前景。

  • 标签: 等离子体电解沉积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黑色金属及其合金 表面改性
  • 简介:介绍了等离子体发生器化学气相反应法(CVD)的工作原理和直流电弧主电路,并对此法制备金属纳米和金属纳米氧化物过程中温度、颗粒形态的控制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化学气相法 等离子体发生器 温度 形态
  • 简介:位于美国俄亥俄州巴伯顿的ASB工业公司宣布,公司最近新增的等离子电弧系统可以增加其新热喷涂车间的喷涂能力,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多工艺能力的生产区域。ASB的热喷涂机能够在不同的工艺中使用,并且所有热喷涂工具和设备都放在工件的附近。

  • 标签: 电弧喷涂设备 等离子电弧 陶瓷涂层 工艺能力 热喷涂 俄亥俄州
  • 简介:日本田中有限公司开发出一种等离子渗碳处理技术可使奥氏体不锈钢螺栓、螺母的表面变硬。操作温度低于500℃,这有利于防止碳化铬形成,但可提供固溶强化。对于奥氏体稳定材料,如S31600和S31700渗碳工艺提高了螺栓、螺母的耐磨性、拉毛及卡死等特性。

  • 标签: 渗碳工艺 奥氏体不锈钢 碳化铬 固溶强化 表面 螺母
  • 简介:英国航空母舰联盟报告说,英国公司已经开发了一种等离子喷涂铝钛涂层,专门用于保护新伊丽莎白女王号航空母舰的驾驶舱免受F-35B闪电Ⅱ型战斗机发动机的巨大压力所造成的热量。

  • 标签: 等离子喷涂 航空母舰 钛涂层 英国 保护 甲板
  • 简介:国家863计划集成电路制造装备重大专项“100nm高密度等离子体刻蚀机和大角度离子注入机”,9月28日在北京通过了科技部与北京市组织的项目验收。这是我国国产主流集成电路核心设备产品第一次实现销售,标志着我国集成电路制造核心装备研发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该领域自主创新和产业化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 标签: 高密度等离子体 离子注入机 项目验收 大角度 刻蚀机 集成电路制造
  • 简介:采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技术实现了38CrMoAl钢的表面纳米化,并对表面纳米化后的样品进行了490℃离子氮碳共渗。采用扫描电镜、X-衍射、透射电镜、显微硬度仪等分析和测试手段,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观察分析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SMAT处理的样品实现了低温离子氮碳共渗,渗层中渗入较多的氮、碳原子,并析出大量细小的高硬度化合物,获得了较好的硬度分布。

  • 标签: 表面机械研磨(SMAT) 38CRMOAL钢 离子氮碳共渗
  • 简介:从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工艺特点和涂层耐磨性能方面综述了超音速等离子喷涂耐磨涂层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在航空航天、石油机械等零部件制造和修复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 耐磨涂层 耐磨性能
  • 简介: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结晶器CrZrCu基体上制备了Cr3C2-30NiCr涂层,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喷涂工艺参数对Cr3c2-30NiCr涂层与基体间结合强度的影响,观察了断口宏观形貌和涂层的显微组织结构,并对涂层进行了显微硬度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的因素的主次关系为:送粉速率〉主气流量〉喷涂距离〉功率;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喷涂距离130mm,主气流量120L/min,送粉速率30g/min,功率22kW;涂层与基体间的最高结合强度大于32.86MPa;涂层截面的显微硬度服从正态分布。

  • 标签: 等离子喷涂 Cr3C2—30NiCr涂层 结合强度 正交试验 CrZrCu合金
  • 简介: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实验证明,纤细的等离子体纳米天线阵列能采用新奇的方式对光进行精确地操控,改变光的相位,创造出负折射现象,最新研究有望使科学家们研制出功能更强大的光子计算机等新式光学设备。

  • 标签: 美国科学家 纳米天线 物理学家 等离子体 负折射率 光子计算机
  • 简介:据有关媒体报道,南京工业大学电光源材料研究所等承担的“等离子平板显示器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制备技术开发”项目近日通过了验收。该项目主要采用草酸法共沉淀及固相合成技术制备红粉(Y,Gd)BO3:Eu,通过对共沉过程参数的控制保障了前驱体的粒径,在后续的固相合成过程中通过对合成工艺的控制确保了粉体的发光强度;

  • 标签: 稀土三基色荧光粉 等离子平板显示器 技术开发 项目 制备 南京工业大学
  • 简介:在自行设计出的直接耦合石英管式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fchemicalVaporDeposition,CVD)金刚石膜装置的石英管反应腔加上磁镜场,以更好地约束等离子体,使等离子体球成为“碟盘”状,提高了等离子体球的密度,在基本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沉积面积可由ψ30mm增长到50mm,沉积速度由每小时3.3μm增长到3.8μm,反射电流减小,从而减少了在石英管壁和观察窗的沉积,更好地利用微波能量,有效利用电离的活性基团沉积出高质量的(类)金刚石薄膜。

  • 标签: 微波等离子体 化学气相沉积 金刚石膜 磁镜场
  • 简介:<正>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二维片状材料,因物理化学性质独特,已经在许多领域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其许多可以预见的应用都需要经过复杂且昂贵的处理才能实现,增加了走向应用的难度。日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简单、廉价的处理方法,有望

  • 标签: 石墨烯 低温退火 片状材料 伯克利 碳原子 处理方法
  • 简介:在众多电化学储能系统中,锂(Li)离子(二次)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等优势,已经得到规模应用。但是,由于锂资源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可供电化学储能方向利用的总量是有限的,有报告估计到2050年将有高达1/4的全球锂资源被用于电动汽车领域。出于开发更加经济和环保的储能系统之需要,以钠(Na)作为客体离子的二次电池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研究。这是基于Na和Li的电极可逆存贮和迁移机制方面存在的相似性,且Na元素在地壳中丰度排名第6(约占2.6%),同时海水中存在着海量的Na资源。

  • 标签: 钠离子电池 室温 储能系统 高能量密度 锂资源 循环寿命
  • 简介:综述了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主要作用、性能及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详细阐述了干法和湿法的生产原理、工艺及所制得的隔膜性能上的区别,概述了目前隔膜的改性研究情况和新型电池隔膜的发展方向,最后展望了电池隔膜的发展趋势。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隔膜 微孔膜
  • 简介: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低温制造晶体硅的新途径,有望让计算机和太阳能电池更便宜更环保。二氧化硅约占地壳总量的40%,但是将二氧化硅转变成晶体硅的工业方式不仅成本高,同时极端的加工条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密歇根大学化学和应用物理教授史蒂芬·马尔多纳多说,目前现代电子产品中的晶体硅是在超过2000华氏度(约1093摄氏度)高温条件下通过一系列高能耗化学反应获得,整个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 标签: 低温生产 晶体硅 美国密歇根大学 二氧化硅 太阳能电池 研究人员
  • 简介:日本正在积极开发燃料电池车等使用的锂离子电池(LIB)。锂电池贮藏技术研究小组(LIBES)在完成了长寿命电池(家庭电池贮藏用)和高能量密度电池(电动汽车用)的开发后(1992~2001年度),2002年度又开始了作为国家计划的为期5年的燃料电池车等使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日本 燃料电池 贮藏技术 材料
  • 简介: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空间润滑材料研究组在功能离子凝胶制备方面取得新进展。离子液体具有低挥发性、不可燃、高热稳定性和良好的导电性能。由离子液体形成的离子凝胶拥有高离子导电性、宽电化学窗口,是锂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机电驱动器和电容器良好的固体电解质。制备离子凝胶主要在离子液体中添加固体材料包括

  • 标签: 离子液体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凝胶 功能 耐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