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密友集团和中国科学合作正式启动。为进一步覆盖市场,双方合作成立了“上海中科国嘉密友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达1888万元,新公司将作为密友集团研发主体,由中科院科研技术做坚强后盾.进一步开发纳米产品、机械密封、粉碎设备、超细分散研磨设备、汽车零部件、化工机械、

  • 标签: 中国科学院 合作 汽车零部件 纳米产品 科研技术 机械密封
  • 简介:葛昌纯,男,1934年3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平湖。中共党员。195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冶金工程系物理冶金专业。1952~1984年先后在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冶金室、压力加工室、粉末冶金室工作,历任专题负责人、高级工程师、研究室副主任。

  • 标签: 中国科学院院士 粉末冶金 北京科技大学 先进陶瓷 核材料 专家
  • 简介:中国仪表功能材料学会秘书处,并转《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各位领导、来宾、代表:朋友们、老师们、同学们:在这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金秋十月,《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在美丽的长沙岳麓山下如期召开,这对于我国功能材料科技界与产业界来说,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在这里,我谨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名誉理事长的名义,对大会的隆重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

  • 标签: 中国科学院院士 功能材料 新兴产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 金属学
  • 简介:徐光宪,男,汉族,1920年11月7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上虞市,著名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39年毕业于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浙江工业大学前身),194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化学系。1946年任交通大学化学系助教。1947年赴美留学,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1951年4月回国。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学部委员(院士)。

  • 标签: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物理化学家 北京大学 教育家 博士生导师 无机
  • 简介: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1958年创建,时称硅酸盐工程系,2001年定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材料物理与化学和材料学两个博士点。学院目前拥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纳米材料与技术四个本科专业。其中,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

  • 标签: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陕西科技大学 博士后流动站 材料物理 材料化学
  • 简介:金展鹏,男,1938年11月出生,广西荔浦人,中共党员,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早年投身于材料科学,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相图热力学和相变动力学的研究。他发展了结构特点不同的相的热力学模型和相图优化计算方法,构筑了一系列金属合金、氧化锆基陶瓷及人

  • 标签: 相图测定 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图研究 材料科学 亚稳相转变 博士生导师
  • 简介:美国科学家制造出了第一台四维电子显微镜,能够用来观察原子尺度物质结构和形状在极短时间内所发生的变化。科学家用它拍摄了金和石墨原子的活动。相关论文发表在11月21日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

  • 标签: 电子显微镜 《科学》 四维 家制 纳米 原子尺度
  • 简介:美国肯塔基大学药学院教授郭培宣(PeixuanGuo)研究组公布了他们在“分子马达”领域的新成果。美国化学会《ACS纳米》在线杂志刊登了他们的实验成果。“‘公转’革命解决了一个35年来的难题,我们知道了病毒如何包裹DNA进行运动的机制,”论文称。

  • 标签: 分子马达 科学家 美国化学会 ACS DNA
  • 简介: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系顾宁教授介绍说。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肿瘤检测方法。包括诊断材料与器件等。正处于积极的研究与发展阶段。如基于发现肿瘤标志物并快速表示的微阵列芯片、纳米碳管传感器、微流道传感器以及检测肿瘤细胞的光纤探针传感器等,部分研究已显示出了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肿瘤检测 纳米科学 研究与发展 微阵列芯片 肿瘤标志物 传感器
  • 简介:一支来自哈佛大学威斯研究所的仿生学工程师团队从眼泪得到启发,开发出可变形材料,能够根据需要改变透明度与粗糙度。研究人员表示,当对该材料进行拉伸或物理操作时,持续向纳米孔弹性基底内部注入液态膜能够改变它的属性。外力操作能够使其中的纳米孔变大或变小,从而导致持续加注的液体表面发生变形。传统材料表面不是疏水性就是亲水性。威斯研究所根据猪笼草叶片得到启发,开发出了一种多孔性液体灌注光滑表面。

  • 标签: 材料表面 可变形 眼泪 科学家 物理操作 液体表面
  • 简介:据法国电视新闻台"法国24小时"援引法新社报道,生物塑料在法国农业领域找到了立足点,同时也为生产者提供了一个高科技销售市场。据悉,生物塑料由玉米、小麦和土豆中的淀粉制成。和石油制成的塑料一样,生物塑料可以制成多种形式的产品。但这种塑料具有一个优点,即可以完全被生物降解并作为肥料使用。法国一位农业生产者阿尔诺·龙多开玩笑称,人们可以在植物中找到一座金矿,这为农业生产者带去了一点刺激。

  • 标签: 生物塑料 法国农业 农业生产者 电视新闻 阿尔诺 生物降解
  • 简介:<正>德国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坚固的微结构轻质材料,单位质量承重能力超过高强度钢。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受到骨头与蜂窝启发,研发出这种多孔和非实心的壳体结构轻质材料,坚固且不易破裂。据介绍,这种材料的内部结构与木屋相似,具有水平、垂直、对角支撑等特征,而"横梁"的长度不到10微米。

  • 标签: 轻质材料 承重能力 高强度钢 对角支 德国研究 卡尔斯鲁厄
  • 简介:科学家首次制得了2D硼原子片层结构。这种原子级厚的片层称为硼烯,早就有理论预测,但制备上有很大挑战。新的研究表明,可以采用一种简单的、廉价方法来制备这种材料。硼烯与石墨烯中的碳一样具有相同的六边形晶格排列,但在每个六边形中心还另有一个硼原子。

  • 标签: 美国科学家 硼烯 片层结构 理论预测 硼原子 六边形
  • 简介:一种新出现的“最黑”材料,仅仅反射0.035%的光,达到了肉眼根本无法分辨的程度,黑得就像出现了一个黑洞。由此创造了一项最新纪录。据英国《独立报》报道,这种“超级黑”涂层材料被命名为“Vantablack”(梵塔黑),由纽黑文公司利用碳纳米管在铝箔片上培育出来的,这种纳米管比头发细10000倍。

  • 标签: 涂层材料 科学家 研发 碳纳米管
  • 简介:最近,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休斯研究实验室(HRL)有限公司和加州理工学院共同开发出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密度仅0.9毫克/立方厘米,比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还要轻100倍。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日的《科学》杂志上。超轻(每立方厘米小于10毫克)多孔材料在隔音绝热、电池电极、催化剂载体、声学研究、震动能量缓冲等方面都有很大应用。新材料具有独特的“微框格(micro—lattice)”多孔结构,即使在纳米、微米和毫米各级尺度,其构成也都是约99.99%的空气和0.01%的固体,为最轻材料划定了新界限。

  • 标签: 轻材料 世界 科学家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加州理工学院 美国加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