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美国莱斯大学在储能设备微型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开发出两款微型的充电装置,一种是薄膜式超级电容器,另一种是可充放电的纳米线,有望为将来的微型电子产品和纳米设备提供电源。这两项研究分别发表在近期《自然一纳米技术》网站和《纳米快报》上。

  • 标签: 纳米设备 充电装置 开发 美国 超级电容器 微型化
  • 简介:先前研究中用含磷固化剂来提高双酚A型环氧树脂(DGEBA)的阻燃性能。这些固化剂中磷和氮的协同作用能够显著提高双酚A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阻燃性。这种氮和磷的协同作用很可能来源于中间态的P—N键,因为这些中间态键更容易生成磷酸酯产物而非不含氮的磷化物,导致环氧树脂燃烧时碳含量的增大。

  • 标签: 双酚A型环氧树脂 热行为 双酚A环氧树脂 结构 阻燃性能 协同作用
  • 简介:建立在众所周知的原理基础上的激光切割技术(thermallaserseparation,TLS)用于切割脆性材料。应用范围包括切割显示器玻璃(包括层状玻璃)、浮法玻璃生产线上的玻璃边缘、氧化铝陶瓷等。与其他的激光技术比较,用TLS取代机械法切割晶圆有诸多优点。本文论述了TLS在切割半导体硅片领域的应用。

  • 标签: 激光切割技术 浮法玻璃生产线 晶圆 氧化铝陶瓷 半导体硅片 脆性材料
  • 简介: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地球政策研究所的报告显示,全球太阳能发电正在迎来复苏,2007年全球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0万kW。

  • 标签: 太阳能热发电 装机容量 研究所 华盛顿
  • 简介: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多功能混合平台,利用脂类膜纳米线成功制造出生物纳米电子原型装置。这种融入了生物成分的电路不仅能够提升生物感测和诊断工具的性能,推动神经修复技术的发展,甚至可以大幅提高未来计算机的效率。该研究成果发表在8月10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网络版上。

  • 标签: 生物机制 纳米电子 电子装置 国家实验室 混合平台 研究人员
  • 简介:近期,国内新增液体环氧树脂装置消息不断,本周二,江苏扬农2.8万吨/年的装置试运行,周五开始有产品出料,工厂方面表示下周有望正式外销;长春(江苏)S万吨/年的装置计划于25日前后投料试车,预计1月中下旬可对外销售;而在上月20日,上海元邦3.6万吨/年环氧树脂装置也已投产,近期供应市场;廊坊诺尔信5000吨/年的128型树脂装置设备已经全部制作到位,

  • 标签: 液体环氧树脂 装置 投料试车 供应市场 江苏
  • 简介:2010年10月份,瑞士的Ge0唱Kaufm踟公司在Dusseldorf介绍了该公司研制的在可2010K下进行成型和注塑成型相结合的模具。用注塑工艺生产汽车的轻体结构件。轿车的结构件材料采用有机板(一种经轧制的带有加强筋的玻璃纤维强化塑复合材料)。板材首先在模具中受热成型,然后在同一模具中用注塑法制造加强筋。

  • 标签: 注塑成型 热成型 模具 热塑复合材料 注塑工艺 纤维强化
  • 简介:文章主要介绍了气相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原理,以及气相法纳米合成装置的设计与组装。在气相法制备纳米材料原理基础上,以反应原理简单、可调可控为原则,设计组装了气相纳米合成装置,并研究了其工艺。

  • 标签: 纳米材料 气相法 工艺
  • 简介:Georgia亚太(GP)公司将以300万美元收购韩国kolon化学公司在中国苏州酚醛装置的33%股份.该项收购完成后,将建立新的合资企业kolonGP化学公司(苏州)。kolon化学公司已干2004年在中国苏州投产酚醛树脂装置

  • 标签: 酚醛树脂 苏州 装置 收购 股份 化学公司
  • 简介:针对赤泥、油页岩利用率极低的现状,基于蚀变原理,对赤泥、油页岩进行了蚀变处理。借助XRD、IR等一系列微观测试分析工具,研究了蚀变混合物料的物质组成、结构特性以及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混合物料在700℃,煅烧2h时,活性明显提高。

  • 标签: 赤泥 油页岩 热蚀查 活性
  • 简介:简要论述了镁法生产海绵钛工艺技术发展现状,并对海绵钛生产中氯化工序中熔盐氯化和沸腾氯化技术、TiCl4精制工序中的除钒技术、还原蒸馏工序中I型炉和倒U型炉技术、镁电解工序中各种电解槽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比较,对海绵钛生产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海绵钛 氯化 除钒 还蒸 镁电解
  • 简介:中石化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380kt/a乙二醇装置开工建设,计划2006年上半年竣工投产。装置建成后,上海石化的乙二醇年总产能将达610kt/a,居国内第一。该项目总投资近10亿元,采用世界先进的工艺技术和催化剂,单耗、能耗、产品质量等各项指标国内领先。

  • 标签: 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乙二醇 生产装置 生产能力 产品质量
  • 简介:美国一名工程师最近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多转子风力涡轮设备,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的优点。据媒体报道,目前的风力发电站差不多相当于一座小型城市的规模,通常由几十台涡轮机和数百个桨叶组成。制造、运输和安装这些设备的成本高昂,而且工程复杂。

  • 标签: 风力发电装置 低成本 开发 风力发电站 风力涡轮 小型城市
  • 简介:在LockheedMartin主持研发的NASA猎户座乘员探索飞行器上完成了世界最大的屏蔽结构的制作,是重要的技术里程碑。屏蔽结构的直径为5m,是保护飞行器和乘员在返回时免受极端高温影响的关键部件。研发工作是LockheedMartin在科罗拉多州丹佛(Denver,Colo.)的复合物研发设施上完成的。

  • 标签: 飞行器 猎户座 屏蔽系统 高温树脂 研发工作 屏蔽结构
  • 简介:还原工序是硅法炼镁的最大能耗和排放工序,其主要工艺影响因素包括配料、真空系统、燃烧加热技术、还原罐寿命、还原炉结构以及镁还原渣处理。分别分析了各工艺因素对炼镁能耗和排放的影响机理,重点综述了还原工序节能减排技术的最新研发进展及其应用现状,最后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1)采用微机配料;(2)在机械泵前加水环泵或利用蒸汽射流泵代替机械泵进行抽真空;(3)采用蓄热燃烧技术;(4)开发新的还原罐材质以提高其寿命;(5)调整还原炉结构,延长烟气在炉内停留时间、提高还原罐密集度,或采用竖式炼镁还原炉;(6)机械化出渣、回收渣料热量并对还原渣进行再利用。

  • 标签: 硅热法炼镁 还原 工艺因素 节能 减排
  • 简介:木塑复合材料作为新型环保型材料被广泛使用,但对其在实用性很高的致可逆变色功能方面的研究甚少。先介绍了致可逆变色材料的研究概况,在此基础上详述了致可逆变色木塑复合材料在建筑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了制备致可逆变色木塑复合材料存在的变色灵敏性、相容性和环境适应性等问题。最后指出了致可逆变色木塑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变色剂微胶囊化的改善方法并简述了变色剂微胶囊的一些表征方法。

  • 标签: 热致可逆变色 木塑复合材料 变色剂 微胶囊化
  • 简介:利用反相胶束结合溶剂法制备了BaCO3单晶纳米线。该方法中,油酸/正辛烷/水体系中的反相胶柬起到模板作用,引导BaCO3沿一维方向生长,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投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TEM)对BaCO3纳米线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aCO3纳米线为均匀的直线形单晶纳米线,直径为80~200nm,长度为几百纳米到几微米。对BaCO3纳米线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

  • 标签: BACO3 纳米线 反相胶束
  • 简介:弗罗里达州立大学发明了一种由碳纳米管制成的材料被命名为布基纸。布基纸的得名源于布克敏斯特富勒烯,或碳60。碳60是碳分子的一个类型,其原子间键之强使其硬度达到金刚石的2倍。三位学者因发明碳60而获得了199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 标签: 基纸 电子装置 导电 导热 诺贝尔化学奖 碳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