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用HPLC测定葡萄降解产物5-羟甲基糠醛的方法.样品为氟尿嘧啶葡萄注射液,紫外检测器,λ=284nm,反相色谱柱,乙腈:水(1:20)为流动相.5-羟甲基糠醛浓度在0.49-294u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相关系数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04%,RSD=0.14%.

  • 标签: 葡萄糖 降解产物 HPLC 5-羟甲基糠醛 测定
  • 简介:本文采用原子吸收法对市售的2种高钙奶和4种纯牛奶种的钙元素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钙奶与纯牛奶种钙的含量差别不大,故本人认为普通奶中的钙足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补钙的需要。

  • 标签: 原子吸收
  • 简介:儿童血铅含量的测定是监测铅对儿童危害的重要手段.铅能引起几乎所有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尤其是血液和神经系统.血液中95%的铅在红细胞中,血铅的生物半衰期为2周.研究表明,血铅是当前最可行、最能灵敏反映铅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指标.而儿童是铅危害的敏感人群,在同样环境条件下,儿童血铅含量往往是成人的1-1.5倍,但儿童的耐受性却远远低于成人.因此为了保护婴幼儿的健康发育和生长,对人群进行定期的血铅检测是极为重要的,也往往用于临床治疗铅中毒(排铅)的观测指标.本文对使用原子吸收仪石墨炉法测定血铅的各项参数及样品处理给予全面介绍.

  • 标签: 儿童 血铅含量 全血 人群 血液 定期
  • 简介:虽然原子吸收分析中的干扰比较少,并且容易克服,但在许多情况下是不容忽视的。为了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了解干扰的来源和消除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干扰 原子吸收分析
  • 简介:本实验以流产胎儿骨骼为样品经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解,将试液定容至50毫升容量瓶中,试液中的钙、镁用火焰原子吸收测定;试液中的铜、锰用螯合树脂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测定.本方法的检测限Ca0.004mg/L、Mg0.001mg/L、Cu0.00014mg/L、Mn0.0003mg/L.

  • 标签: 试液 流产胎儿 骨骼 火焰原子吸收 检测限 测定方法
  • 简介:本文综述了乳制品中乳糖、蔗糖、葡萄等常见可溶性的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红外光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比色法、直接滴定法等,并对各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

  • 标签: 乳制品 可溶性糖 检测方法
  • 简介:<正>作为原子光谱的领导者,瓦里安秉承了原子吸收光谱仪的领先技术与优良设计传统,完美结合数种专利技术,成功打造出一套崭新研究级原子吸收光谱仪-VarianAA280,其中AA280FS火焰式原子吸收光谱仪,采用全球独步领先的快速序列(FastSequential)技术,可以达到顺序扫描ICP-OES的分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仪 瓦里安AA280 火焰式 快速序列技术 石墨炉
  • 简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液中的白藜芦醇含量,采用乙腈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06nm,分析测定了葡萄酒中自藜芦醇的含量。结果表明,葡萄酒中检测到白藜芦醇检出限为0.05mgL,加标回收率达98.5%。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前处理简单、能够满足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分析要求。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葡萄酒 白藜芦醇
  • 简介:建立了非完全消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快速测定指甲中镁、锌的分析方法,在低温下用浓硝酸消解样品,可获得均匀、透明的样品溶液.以空白溶液为参比,用工作曲线法测定.对样品处理条件、化学干扰、硝酸的影响、试液与空白溶液粘度一致性、背景吸收干扰及检出限进行了考察.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9%,测定结果为灰化法一致,相对误差小于±20%.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 标签: 指甲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非完全消化法 测定
  • 简介:探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乳珍胶囊样品中铅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用原子分光光度计测定乳珍胶囊样品中的铅含量,根据数学模型从样品称量、样品定容、标准储备液配制、标准曲线线性回归方程和重复测量5个方面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对于铅的含量为1.25mg,kg乳珍胶囊样品,其测量不确定度为0.052mg/kg。

  • 标签: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不确定度 乳珍胶囊
  • 简介:介绍了一种用于改进处理和优化测定的方法,该方法能精准地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蜂蜜中的铅和镉。在优化条件下,铅和镉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45%和7.49%,回收率分别约达93%~106%和95%~108%。

  • 标签: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镉测定 高灵敏度 蜂蜜 高精度
  • 简介:第一章前言目前,肥胖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艰巨问题,美国甚至把肥胖问题和吸毒,枪支泛滥并列成为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传统的减肥方法根本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要求。近些年的研究发现,脂肪酸合成酶(FAS)可能是治疗肥胖和癌症的双重靶点,但是目前脂肪酸合成酶的抑制剂少之又少。已知的抑制剂浅蓝菌素有一定的毒性,

  • 标签: 脂肪酸合成酶 酶抑制剂 葡萄籽提取物 活性测定 化学成分 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