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建立了完全消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快速测定指甲中镁、锌的分析方法,在低温下用浓硝酸消解样品,可获得均匀、透明的样品溶液.以空白溶液为参比,用工作曲线法测定.对样品处理条件、化学干扰、硝酸的影响、试液与空白溶液粘度一致性、背景吸收干扰及检出限进行了考察.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9%,测定结果为灰化法一致,相对误差小于±20%.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 标签: 指甲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非完全消化法 测定
  • 简介:本文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同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结合,对颠茄粉末药品进行无损破坏定量分析,建立了最佳的数学校正模型。讨论了光谱的预处理方法和主成分数对PLS定量预测能力的影响,并对预测集样品含量进行预测,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 标签: 长波近红外光谱法 偏最小二乘法(PLS) 非破坏定量分析 颠茄粉末药品
  • 简介:目的研究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技术在病毒性脑炎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应用价值并予以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脑电图监测、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以及脑脊液检查。分别比较两组脑电图异常率情况以及癫痫样放电现象发生率情况。此外,根据患者是否为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分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40例,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70例。以脑脊液检查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测方式诊断病毒性脑炎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敏感度、特异性以及准确度。结果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轻度异常率为0.00%(0/110),明显低于常规脑电图组的10.91%(12/110),而脑电图重度异常率与癫痫样放电现象发生率分别为46.36%(51/110)、56.36%(62/110),均明显高于常规电脑组的25.45%(28/110)、16.36%(18/11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脑电图监测诊断病毒性脑炎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真阳性以及真阴性人数占比均明显低于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脑脊液检查为金标准,常规脑电图诊断病毒性脑炎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性分别为57.50%、60.00%、59.09%,均明显低于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的85.00%、84.29%、84.5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技术应用于病毒性脑炎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有利于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可作为临床治疗预后的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颅内电极脑电图 脑电图异常
  • 简介:一种新型可生物降解聚合物1(chitosan—g—PEI—g—PEG—OH)通过壳聚糖、聚乙烯亚胺以及聚乙二醇的接枝反应合成。采用红外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该接枝聚合物具有双亲性特征,在水溶液中可以自组装形成壳核结构的胶束,经扫描电镜观察该纳米粒子粒径在30—50nm。该聚合物具有病毒性和可生物降解性,是一种潜在的基因传输载体。

  • 标签: 壳聚糖 聚乙烯亚胺 聚乙二醇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康复治疗的音乐-低频电磁振动生理信息反馈治疗系统,设计了音频振动驱动电路,包括提取低频声波的硬件滤波及软件滤波装置、驱动电路等。研究了生理信息(皮肤温度与皮肤阻抗)的自动检测方法,完成了自动检测系统设计。针对目前音乐治疗系统只对患者的感觉做问卷调查来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的现状,本文首次提出基于生理信息实时检测反馈的音乐治疗系统,旨在能实时改进治疗方案,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经试验本系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康复治疗 音乐 生理信息反馈 皮肤温度 皮肤阻抗
  • 简介: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生物反馈的智能化神经康复治疗仪。采用DSP+CLPD的新型设计思想,利用CPLD芯片实现刺激器的主要硬件电路的设计,实现了刺激参数的数字式可调,简化了电路;使DSP从繁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肌电采集、人工智能判断、闽值调整,并控制键盘液晶实现刺激参数的显示;并通过串口与上位机通信,提供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 标签: 生物反馈 刺激器 DSP CPLD
  • 简介:目的建立高血脂模型,探讨MF-多源治疗仪对高血脂大鼠各项血脂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血脂组。正常组用普通饲料饲养,高血脂组用高脂饲料喂养,喂养20天建立高血脂模型。模型建立后,重新分组,原正常组剩下的大鼠仍然是正常组(I组),原高血脂组剩下的大鼠随机分成高血脂模型组(Ⅱ组)和MF-多源治疗仪照射组(Ⅲ组),其中Ⅲ组在MF-多源治疗仪照射15天后,对大鼠血脂水平、血液的生化指标和血流变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Ⅱ组与I组比较,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11I组与Ⅱ组比较,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原等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极显著(P〈0.01)。这表明MF-多源治疗仪照射对高血脂症有良好的保健效果,对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

  • 标签: 高血脂症 MF-多源治疗仪 血脂 血液流变学 血液生化指标
  • 简介:本文设计的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压控恒流源电路是神经保护治疗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CPLD电路产生极性相反的脉冲控制三极管组成的电流换向开关来选择输出极性。其V/I转换系数、带负载能力(包括输出电流的大小及负载电阻的大小范围)可以通过合理设计电路参数来实现,实验证明,该恒流源电路具有良好的线性和电气安全性,能很好的满足神经功能保护治疗仪的要求。

  • 标签: 神经功能保护治疗仪 压控恒流源 双极性输出 脑卒中
  • 简介:评价沥水调脂胶囊和舒降之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66例高胆固醇血症的病人随机分成沥水调脂胶囊组(A组)和舒降之组(B)组,A组(33例)给予沥水调脂胶囊3粒,po,tid,B组(33例)给予舒降之10mg,po,pd,疗程均为4周.结果:与治疗前相比,A组胆固醇(TC)降低有效率为90.90%,甘油三脂(TG)降低有效率为69.70%,B组TC降低总有效率为93.93%,TG降低总有效率为51.51%,A组和B组疗效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3.3%和12.1%,P<0.01).结论:沥水调脂胶囊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与舒降之相比,效果同样明显.

  • 标签: 沥水调脂胶囊 舒降之 高胆固醇血症 疗效 比较研究
  • 简介:本文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同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结合,对颠茄粉末药品进行无损破坏定量分析,建立了最佳的数学校正模型。讨论了光谱的预处理方法和主成分数对PLS定量预测能力的影响,并对预测集样品含量进行预测,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 标签: 短波近红外光谱法 非破坏分析乘法(PLs)非破坏定量分析 颠茄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