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与聚合度有很大的关系,聚体的抗氧化活性不及低聚体,且难以被人体吸收利用。将聚体水解成活性更高的低聚体或单体,可以充分利用天然植物资源。葡萄籽原花青素粗提液用AB-8大孔树脂吸附纯化,以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梯度洗脱,采用亚硫酸作为酸介质将乙醇浓度为33%、35%、37%、39%、41%的洗脱液原花青素聚体水解。以平均聚合度、自由基清除率和VC当量浓度为指标对原花青素聚体水解效果进行评价,并检测水解产物中副产物,讨论了水解过程机理与酸介质影响。水解后原花青素的平均聚合度显著降低,抗氧化活性提高。用分光光度法定性检测,产物中没有副产物生成。水解液进行分级分离,表明水解产物主要为低聚体。

  • 标签: 原花青素 高聚体 平均聚合度 抗氧化活性 分级分离 水解产物
  • 简介:甜味剂的国际动向──甜度甜味剂甜味是人类最易接受的味道,人们对甜味的欲求是一种本能,也表明了生理学方面的需要,可以认为是与作为营养源、能量源的碳水化合物的作用紧密相关的结果。从古代开始就已有了利用蜂蜜和甘甜水果等甜味资源的经验。产业革命以后,以热带...

  • 标签: 甜味剂 发展动向 高甜度甜味剂 食品 特性 种类
  • 简介:珊瑚是由珊瑚虫的外骨骼沉积而成,其碳酸钙含量高达95%左右。并含有丰富的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多种元素。经过煅烧分解,再配以促进钙质吸收的混合氨基酸,可以作为人体钙质及微量元素优质安全的供给源。

  • 标签: 珊瑚 氨基酸 钙强化剂 食品 制备方法
  • 简介:结冷胶是由少动鞘脂单胞菌产生的一种新型微生物多糖。酰基结冷胶具有热可逆性、持水性、良好的复配性等优良特性,因此在食品工业中逐步展现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酰基结冷胶的结构、凝胶机理及其特性,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 标签: 高酰结冷胶 性质 应用 发展前景
  • 简介:目的:介绍新型微生物多糖—酰基结冷胶的研究进展和前景。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报道,并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胶体浓度、外加金属阳离子类型和含量、pH值、糖份都会对凝胶特性和流变性产生影响。结论酰基结冷胶作为一种新型凝胶剂,只有在充分理解掌握其凝胶特性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 标签: 高酰基结冷胶 特性 应用
  • 简介: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摩尔数之比称为F值(Fischerratio)。作文叙述了已报道的F值制品经注射或口服均可改善肝性脑病病人血液氨基酸的功效,并对其药理及临床实效进行了简介。本研究以玉米黄粉为原料,经过二次选择性酶解,制成低聚肽混合物,并以活性炭选择性地分除芳香族氨基酸或肽,从而制得F值>20的F值功能低聚肽混合物,其得率(产品含氮量:黄粉含氮量)为15%左右,无苦味.研究以大鼠进行的动物试验证实了所得产品具有防治肝性脑病的功效,其效果等于(或微优于)市售相应的晶体氨基酸的配制品。预计本研究所得产品的成本将远低于市售者。

  • 标签: 生理功能 药理 药品 肝性脑病 玉米黄粉 高F值低聚肽
  • 简介:食品中存在的各种污染物、农药和添加剂等化学物可能会通过多种机制的联合作用对人体形成累积暴露,但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多以单一化学物暴露为基础。近年来,化学物累积暴露形成的健康风险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些累积风险评估方法,如类别每日可耐受摄入量(TDI)、危害指数(HI)、相对效能因子(RPF)、生理毒代动力学(PBTK)模型等也逐渐发展起来。本文对这些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化学物 累积暴露 风险评估 食品安全
  • 简介:为研究胆固醇膳食对动脉壁内皮一氧化氮(NO)合成的影响,以胆固醇饲料喂饲雄性纯种新西兰兔8周后,通过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观察胆固醇膳食对动脉组织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基因表达影响。结果表明:胆固醇膳食8周后,内皮型(NOS)mRNA表达下降、总NOS活力减弱、血浆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P)水平降低(P<0.05);内皮素(ET)水平上升。结果提示:胆固醇膳食引起高脂血症,可损害动脉内皮,降低NOS的基因表达,抑制NO的合成

  • 标签: 胆固醇.膳食 一氧化氮 内皮.血管
  • 简介:目的探讨北京市房山区急性胃肠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社会经济负担。方法开展为期12个月的社区人群横断面调查,分析急性胃肠炎的发病情况、影响因素分布、临床表现、诊治情况以及经济负担。结果2014年4月—2015年3月共调查1678人,急性胃肠炎月患病率为0.65%(95%CI:0.27%-1.03%),年发病率为0.085次/人(95%CI:0.017-0.098次/人),每年房山区约有8.7万人次发生急性胃肠炎,食源性比例为54.5%(6/11)。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第二季度,低年龄段、文化程度较低、家庭收入较低、居住在农村的人群,急性胃肠炎患病风险较高。72.7%(8/11)的病例进行了药物治疗,54.5%(6/11)的病例去医疗机构就诊,药物治疗的病例中87.5%(7/8)使用抗生素,急性胃肠炎造成总经济损失约为0.32亿元,占2014年房山区地区生产总值(519.3亿元)的0.62‰。结论房山区急性胃肠炎的疾病负担值得关注,且食源性比例较高,儿童患病风险较高,抗生素使用率较高,应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和负担评估,探索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为减轻食源性疾病的社会经济负担,提高防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急性胃肠炎 食源性疾病 横断面研究 疾病负担 食品安全 北京
  • 简介:为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技术交流,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和学术水平,表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优秀论文作者,2015年7月23~24日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优秀论文颁奖暨技术交流会在云南昆明召开。会议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办、《中国食品卫生杂志》编辑部承办、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办。

  • 标签: 技术交流会 食品安全 风险监测 优秀论文 云南昆明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简介:目的对2015年水产品中二氧化硫残留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我国居民水产品膳食中二氧化硫暴露水平及对我国居民健康状况的潜在风险。方法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允许使用二氧化硫的最大使用量和现有我国居民水产品实际的消费量数据,采用点评估方法,对我国居民全人群及各组人群通过水产品摄入二氧化硫的水平进行估计,并与国际组织制定每日允许摄入量(ADI)进行比较。结果水产品二氧化硫残留值高于CAC规定的二氧化硫最大使用限量(30mg/kg)的占总样品量的12.70%(79/622);其中海米类二氧化硫残留情况最严重,残留量P95值为413.25mg/kg,占CAC限量的1377.50%。城市和一类农村人群,以及男女各年龄组人群以二氧化硫含量最大值得出摄入量不同程度超过ADI,提示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其中海米类的贡献率最高。结论我国居民全人群通过水产品摄入二氧化硫的水平基本处于安全水平。但是,目前我国水产品中二氧化硫的残留情况较为普遍,部分产品残留水平较高的现象应予以关注。

  • 标签: 水产品 二氧化硫 亚硫酸盐 膳食暴露 风险分析 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