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胶原酶在适宜条件下可以切断天然胶原肽链。制革酶脱毛过程中胶原酶活力是影响脱毛速率和成革质量的关键。本文介绍了胶原酶活性的主要测定方法,即Rosen法、电泳法、悬浮法和FALGPA法等。其中常用的是Rosen提出的茚三酮法,茚三酮法操作和实验设备简单,测定时间短。对胶原为底物检测的特定氨基酸——羟脯氨酸,常用的是氯胺-T法,需对样品消解,实施操作较复杂。电泳法测胶原酶活性的原理稍有不同,该法只适用于定性判定或比较胶原酶的活性

  • 标签: 胶原酶 酶脱毛 酶活性 底物 羟脯氨酸
  • 简介:以油酸和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原料,以水为溶剂,合成油酸酯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产物通过红外进行结构表征;通过测定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确定出最佳反应温度为70℃时,产率为70%;通过四苯硼钠反滴法测定合成产物中季铵根离子的含量,从而确定合成反应的产率,在温度70℃时,产率最高为77%;通过硫代硫酸钠反滴法对产物溴指数的测定;通过溴指数来表征油酸中双键的变化。经测定,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19×10^-2g/L,在该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为46.4mN/m,证明油酸酯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

  • 标签: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季铵盐 表面活性
  • 简介:在无溶剂条件下,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和N,N二甲基乙醇胺(DMEA)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SMA)进行酯化改性,制备苯乙烯一马来酸酐酯化产物(SMAH)。探索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酯化率的影响,并考察了反应过程中体系黏度的变化情况。运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酯化产物(SMAH)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SMA、AEO-3、DMEA投料摩尔比为1:0.5:0.5,丙酸作催化剂(占反应物质量分数2%),90℃下反应4h,酯化率可达到72.9%。皮革复鞣应用结果表明,SMAH对皮革具有显著的复鞣填充效果。

  • 标签: 无溶剂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酯化改性 表征
  • 简介:以制革废水中难以碱沉淀的铬为研究对象,以多金属鞣制模拟液为原料制备金属氧化吸附材料对铬深度去除进行研究。配置不同配比的锆、铝、钛(Zr、A1、Ti)多金属模拟液,采用共沉淀-烧结法制备Al-Ti、A1-Zr、Zr-Ti双金属氧化(DMO-M)。研究表明:750℃制备的DMO-M(Al-Zr)体系中生成了Al-Zr双质氧化,温度升高至900℃,双质氧化消失;DMO-M可以去除CA-Cr,DMO-M(Al-Zr)去除能力最佳;在DMO-M体系中Al离子有助于吸附,Zr离子具有高效选择吸附性。采用综合热分析(TG-DSC)、比表面积(BET)、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电镜(EDS-SEM)对DMO-M进行表征。

  • 标签: 金属氧化物 烧结 吸附 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