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山隧道是国道214线青海省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上的一座特长隧道.是该项目的控制性工程。隧道进、出口设计高程均在3500m以上,属于典型的高寒隧道。隧道左洞出口桩号为ZK749+887~ZK749+886.5段立钢拱架过程中塌方。后期,采用洞内加固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结合该工程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洞内处理坍塌的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

  • 标签: 塌方 雁口山隧道 高寒地区
  • 简介:文章通过数值分析手段,对拟建隧道采用不同施工方法时引起交叉既有隧道的受力、变形变化状况进行研究后可知:全断面法与上下台阶法对既有隧道的围岩应力及变形影响是一致的,二者均最终将引起拱顶及边墙的围岩应力降低,拱底围岩应力的增高;既有隧道特征点均将产生下沉。全断面法开挖引起既有隧道的位移量要稍大于上下台阶法。同时两种开挖方法对既有隧道二衬的受力影响几乎相当,二衬经历对称一非对称一对称三个变化过程,随着开挖深入,其应力逐渐增大,但远小于容许应力值,处于安全状态。

  • 标签: 既有隧道 数值分析 围岩应力 位移 二次衬砌
  • 简介:文章以杭州市紫之隧道群1号隧道与2号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流体计算软件,模拟在不同横向自然风风速下,隧道出口污染物扩散对相邻隧道及下游隧道进口通风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在元自然风条件下,采取增大隧道出口风速、增加上下游隧道间距措施后的影响变化。经过分析,通过提高隧道出口风速来降低交叉污染程度可行性差,通过线形优化增加隧道纵向间距也难以实现。为解决交叉污染问题,本工程在隧道出口洞段设置排风通道,将污染空气集中排放。

  • 标签: 隧道群 交叉污染 数值分析
  • 简介: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100+275+760+275+100)m双塔双索面半飘浮体系斜拉桥。针对该桥车道数较多、通行重载货车比例高的特点,提出整幅式P-K断面钢箱梁、双层钢桁梁以及分幅式钢箱梁3种加劲梁方案,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各方案静动力性能,综合考虑各方案静动力性能、景观效果、造价等,确定该桥选用整幅式P-K断面钢箱梁方案。该方案钢箱梁由2个流线型扁平边箱、箱间顶板及横隔板组成,宽46.0m,中心线处梁高4.0m,横隔板采用整体式(标准间距3.0m);剪力滞和横向偏载效应导致的截面应力不均匀及局部应力增大,通过分段调整钢箱梁板厚以及加强局部构造,使钢箱梁应力在容许范围内;针对大跨重载的特点,采用了疲劳细节等级较高的构造细节,加强了桥面板与加劲肋的焊缝设计,提高了钢箱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强度。

  • 标签: 斜拉桥 宽梁 重载货车 加劲梁方案 整幅式P-K钢箱梁 剪力滞
  • 简介: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100+275+760+275+100)m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钢箱梁含风嘴宽46m,中跨合龙段长4.6m、重122.4t。该桥中跨采用单侧起吊、顶推辅助合龙方案,即北岸侧塔梁纵向临时约束兼顾作为纵向顶推装置顶推北主桥,由南岸桥面吊机单侧起吊合龙段进行喂梁。合龙施工时,结合合龙段起吊操作间隙、喂梁温度对合龙口宽度的影响等,纵向顶推装置的顶推量按20cm、顶推力按6000kN设计;针对顶推过程中结构响应,通过支撑型钢将合龙段重量平均分配至合龙口两侧梁段上、斜拉索张拉调整合龙口相对高差、对拉系统进行轴线调整、纵向牵引辅助进行缝宽调整和锁定等技术措施,完成合龙口姿态调整;合龙段匹配时,以边腹板对齐,中腹板处马板配合千斤顶进行匹配错台控制。全桥合龙后,合龙段轴线偏位5mm,标高与目标值的误差为2mm,合龙段与两侧标准段匹配良好。

  • 标签: 斜拉桥 钢箱梁 顶推辅助合龙 顶推装置 顶推量 顶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