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沈阳市公和桥主桥为(114+120)m的双层独塔斜拉桥,斜拉双排单面竖琴式布置。为评估该桥斜拉的服役情况,对斜拉进行外观及内部缺陷检测、力学性能检测。通过分析斜拉关键部位的外观和内部缺陷、斜拉索索力、减振效果及桥面线形,确定该桥斜拉的主要病害:7根斜拉将军帽密封不严导致下锚头防护罩积水,锚头锈蚀严重;部分斜拉PE护套存在蜂窝和开裂。该桥斜拉未出现断丝,钢丝最大截面锈蚀率为1.53%~5.27%,尚不影响结构安全。采用修补塔端锚固区裂缝、更换防护罩内的发泡剂等措施对斜拉进行病害处理,修复效果较好。

  • 标签: 斜拉桥 斜拉索 检测评估 腐蚀 索力 对数衰减率
  • 简介:为确定斜拉桥塔锚固区钢锚梁导管制造角度偏差限值,采用结构空间几何分析与有限元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钢锚梁导管制造时空间角度计算、斜拉桥施工中斜拉空间角度的变化进行研究。以某长江公路叠合-混合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对钢锚梁制造时锚垫板法线和导管制造轴线的空间角度、以及成桥状态下斜拉塔端空间角度进行了计算,通过三者之间的空间关系分析,得到了导管制造角度的偏差限值。分析结果表明:钢锚梁导管制造中,应重点控制锚垫板法线与导管制造轴线夹角偏差限值和导管制造轴线与理论轴线夹角偏差限值;两个限值在数值上具有一致性;当钢锚梁导管制造角度在偏差限值内时,可确保斜拉导管内壁不发生接触。

  • 标签: 斜拉桥 钢锚梁 索导管 锚垫板 制造角度 角度偏差限值
  • 简介:为了研究混凝土主梁斜拉桥锚拉板式梁锚固区的应力分布特征及受力性能,采用ANSYS建立了梁锚固区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在考虑锚拉板与混凝土主梁摩擦作用和不考虑摩擦作用2种情况下,分析摩擦效应对锚拉板的受力影响,并以应力为控制指标,考虑摩擦作用对梁锚固区设计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锚拉板与混凝土主梁摩擦作用会明显减小PBL剪力键竖向的应力集中现象,但对其横向的受力几乎不产生影响。在取消锚板上排PBL剪力键后,接触面的应力集中现象得到有效改善,结构受力更为合理。

  • 标签: 斜拉桥 锚拉板 索梁锚固区 剪力键 摩擦作用 应力集中
  • 简介:为研究斜拉桥组合塔锚固区开孔板连接结合部的受力性能,以在建的石首长江公路大桥组合塔锚固区开孔板连接结合部为对象,开展了1∶2缩尺模型试验,分析了塔锚固区开孔板连接结合部的应力分布、裂缝形式及破坏形态等,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开孔板连接的结合部的极限承载力较高,大于2倍设计荷载值,最终破坏形态为混凝土塔壁内表面的开裂与剥落。在2.5倍设计荷载作用下钢板最大正应力小于钢材的屈服强度,说明开孔板连接受力性能良好,结构安全可靠,适用性较好。此外,开孔板连接结合部抗裂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 标签: 斜拉桥 组合结构 索塔锚固结构 应力分析 模型试验 钢牛腿
  • 简介:为了解组合式锚拉板梁锚固构造在混凝土斜拉桥中的受力特性,以某(34+81+115)m跨铁路斜拉桥为背景进行研究。该构造由钢拉板、预埋混凝土梁内的工字型钢构成,工字型钢与混凝土采用PBL键及剪力钉连接。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锚拉板及梁锚固区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了钢拉板、锚固区混凝土、预埋工字型钢的受力状态,并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关键焊缝的抗疲劳性能。结果表明:钢锚拉板与锚拉筒连接焊缝圆弧过渡处附近有较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锚固段混凝土顶部(第一排PBL键以上至梁顶范围)主拉应力较大,超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各主要焊缝疲劳试验均没有发现宏观裂纹,满足抗疲劳设计要求;该构造为混凝土斜拉桥梁锚固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 标签: 斜拉桥 混凝土主梁 索梁锚固构造 组合式锚拉板 PBL键 剪力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