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1引言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主体的东南部,平均海拔约4000米以上,是我省主要牧业区之一。雪灾是这个地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它不但严重地危害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对这个地区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都会造成严重威胁。自从1976年以来,玉树州气象工作者对雪灾的研究曾做过大量的工作,也找出了一些好的预报方法。本次为了建立《玉树州雪灾预报系统》,在研究新预报方法的同时,对1976年和1984年两次雪灾研究成果的预报方法和预报因

  • 标签: 冬季雪灾 预报方法 玉树州 预报系统 雪灾预报 灾害性天气
  • 简介:2015年玉树州平均气温以偏高为主,除夏季气温偏低外其余三季均偏高且秋季大部气温特高;年降水量大部偏少,尤其夏秋季降水量偏少明显,冬春季偏多;年日照时数偏多,四季日照时数基本持平或略偏多。气候条件对畜牧业生产、交通运输等行业都有较大影响,2015年玉树州各地牧草产量长势普遍偏差,牧草年景综合评价为“欠年”。玉树州总体温度正常偏高、降水偏少,气候干燥,气象条件对牧草的生长及产量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 标签: 玉树州 气候条件 牧草
  • 简介:通过文献调查、专家组访谈、实地调查等方式搜集资料,从决策部署和组织指挥、自救互救、医疗救治与卫生防疫、紧急安置等方面对玉树7.1级地震抢险救灾活动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玉树7.1级地震 抢险救灾 综述
  • 简介:玉树地区6个台站1960—1999年的雷暴日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并结合2002—2006年该地区发生的雷电造成的灾害情况分析,初步总结近40年来玉树地区雷暴特征和雷电灾害成因及一些防御对策,为玉树防雷减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玉树地区 雷暴 灾害 防御
  • 简介:以青海玉树钻孔应变资料为基础,对观测数据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认为降雨所造成钻孔水位的变化不是影响钻孔应变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降雨造成周围环境地表水的变化影响了数据的趋势变化。总结归纳降雨对观测数据变化的影响,有效识别地震前兆异常和降雨干扰因素。

  • 标签: 玉树地震台 降雨干扰 钻孔应变观测 前兆异常
  • 简介:利用玉树地区1957-2007年的逐月气温资料用气候均值和均方差方法计算了线性趋势系数,并采用蒙特卡洛显著性检验对玉树地区近50年来冬季、秋季、春季和夏季气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树地区气温变化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秋季、春季气温上升趋势最为明显,年平均气温以0.23℃/10年的速度升温,高于青海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线性趋势系数为0.16℃/10年。

  • 标签: 玉树地区 气温50年 变化分析
  • 简介:利用数字化地震资料,对玉树地区2006年5.0、5.6级和2010年7.1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尾波Q值、波速比及应力降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玉树7.1级地震为走滑型与该地区历史地震的震源机制一致。2个地震序列的尾波Q值、波速比和应力降存在明显的不同,特别是玉树7.1级地震前的肘94.7级地震出现显著差异,应力降值在地震序列的活跃、平静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 标签: 青海 玉树 中强震 震源参数
  • 简介:利用常规高空、地面、各物理量场以及数值模式资料,对2017年6月13—14日玉树地区一次强降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Pa上高纬地区为两槽一脊形势,玉树地区处在南支槽前西南气流,且存在明显切变,同时北部高空槽东移南压,南北系统交汇比较明显的地区在玉树南部地区。高低空散度场配置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利于强降水的产生;玉树地区处在假相当位温密集区,且其值在72~80℃之间,并存在高能舌,有深厚的不稳定层结存在,为此次对流天气提供了有力的不稳定条件。

  • 标签: 玉树地区 强降雨 物理量场 成因分析
  • 简介:计算2010年4月14日发生在青海玉树Ms7.1地震前后潮汐力位变化,并以潮汐力位变化为时间指示,处理美国NOAA提供的大气温度(AT)、地面长波辐射(OLR)数据资料,结果显示:玉树地震发生时正处于震中所受引潮力较大的极值附近;在震中附近,大气温度和地面长波辐射遥感影像,都呈现出震前增温、震后衰减的清晰过程。

  • 标签: 玉树地震 潮汐力位 大气温度 长波辐射
  • 简介:利用玉树、曲玛莱、杂多地震台观测到的数字震相资料,研究玉树Ms7.1级地震前后波速比时间演化特征。研究发现:3个台站平均波速比、波速比标准偏差在地震前后变化不相同,Ms4.7级前震发生时3个台站波速比都出现较明显的高值回返现象,其中玉树地震台波速比数值高达2.032。

  • 标签: 玉树7.1级地震 波速比 高值回返
  • 简介: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Ms7.1级地震。玉树地震不仅造成大量房屋破坏与人员伤亡,同时,引发了大量崩塌、滑坡和山体裂缝,并且形成了大量的诸如泥石流、堵河溃坝等链生灾害隐患。通过现场调查与数据的统计、分析,震区崩滑流地质灾害地震响应显著,地质灾害数量急剧增加,尤其是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数量增加明显,空间分布上由震前的零星散点状分布转为震后的集中分布,地质灾害影响范围急剧扩大,危害程度也显著增高,主导诱发因素由震前的斜坡卸荷、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等转为地震振动为主导诱发因素;震后地质灾害活动发展趋势将随地震对斜坡稳定性的长期影响、玉树灾区重建工作以及地质环境容量问题而将持续加剧,持续时间评估在10年左右。

  • 标签: 玉树地震 地质灾害 地震响应 地质环境容量
  • 简介:介绍了玉树7.1级地震震情跟踪过程中,数字地震观测资料的应用情况,发现数字地震资料的运用可以为震后趋势判定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玉树地震序列 震情 地震预报
  • 简介:“现场搜索、营救、医疗卫生”是震后抗震救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3个方面,医疗卫生工作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疫情的发生与否以及严重程度如何,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抗震救灾中的医疗卫生工作必须得到高度的重视。本文基于1013份玉树地震救灾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吸取了汶川地震等以往地震的经验和教训,对震后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医疗救援、医疗服务、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环境卫生、食品和饮用水卫生、卫生防疫等内容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为提升我国应对灾害的医疗卫生应急保障能力提出了建议。调查结果显示:与汶川地震相比,玉树地震医疗救援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应急响应速度、伤员医治和心理疏导效果显著;玉树地震医疗服务工作得到59%的群众认可,但是灾民安置点的医疗点配备稍显滞后,震后3天才有56%的安置点具备医疗条件:食品和饮用水的卫生基本令人满意,但环境卫生问题突出,近21%灾民感到不太满意。

  • 标签: 地震 应急救援 医疗卫生 卫生防疫 健康教育
  • 简介:分析认为玉树地震台井水温2015年3月出现的异常很可能与尼泊尔8.1级地震有关。进一步分析玉树井水温自2007年以来的观测数据,发现这口井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s8.0级地震、2009年11月12日德令哈Ms5.0级地震和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前均出现较明显的前兆异常,分析这口井对应不同地震的异常曲线形态,得出这口井在尼泊尔地震前的异常形态与汶川、德令哈和玉树地震前的异常形态不同的结论。

  • 标签: 玉树水温 尼泊尔8.1级地震 前兆异常
  • 简介:防雷装置图纸审核是建筑防雷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能的保障,做好前期的图纸审核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等国家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对建筑物防雷装置的审核要点以及审核中常见的问题作出了归纳总结。

  • 标签: 防雷 图纸审核 要点 常见问题
  • 简介:利用常规地面、探空、卫星云图、各物理量场以及各数值模式资料,对玉树州南部地区一次降水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Pa高空中高纬度形势为两槽一脊型,北部下滑的冷空气和南支槽前的西南暖湿气流汇合在玉树南部区域时,容易触发玉树州南部地区大降水过程;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对大降水过程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水汽条件充足是此次大雨天气出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水汽通量散度中心值A〈-16g/(hPa×cm2×s)时,有利于降水天气出现;玉树南部地区处在假相当位温(总温度)密集带,且其值大于80℃(76℃),并存在高能舌,可以作为未来24小时玉树地区出现强降水的预报指标之一。

  • 标签: 玉树南部地区 降水 成因 分析
  • 简介:从灾情收集、地震现场、震情监测、趋势研判、区域联动、信息发布、后勤保障、灾害评估等方面对青海省地震系统在玉树地震中的应急工作进行了概述。

  • 标签: 玉树7.1级地震 地震应急 青海省
  • 简介: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对2009年7月9—10日玉树地区的囊谦、清水河两站出现的一次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表明:长时间副高控制的高温天气形势、玉树地区处在西南暖湿气流中、具有明显的切变是产生这次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原因。各物理量场的高低空配置和高能、高湿是此次降水出现必备的动力和能量条件。

  • 标签: 玉树 强对流天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