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对黔东南以杉木和马尾松为主的低效改造规划的案例分析表明,相对于维持现状的基线情景,低效改造的效益的有无或大小取决于现有基线林分状况、低改措施以及林分的经营目的。如果以培育长周期大径材为目标,即项目期内无主伐,则将有明显的效益;但是,如果以短周期工业原料或速生丰产经营目标,即项目期内发生一次或多次主伐,则效益十分有限,甚至相对基线情景,生物量中的长期储量将减少;择伐可大大提高低效改造的效益。因此,要使低效改造产生较大的净效益,甚至纳入交易,应尽可能避免短轮伐期;如果必须要主伐,也应尽可能采用择伐方式,以提高储量的长期平均水平。

  • 标签: 低效林改造 碳汇潜力 情景分析
  • 简介:选择温带湿润地区三江平原湿地、青藏高原东缘若尔盖湿地和北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区域的广州红树林湿地,对比分析不同气候条件下湿地生态系统碳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红树林湿地在固速率和固潜力方面都要高于泥炭沼泽和苔藓泥炭沼泽。不同气候条件下,湿地的CH4和CO2排放通量有较大差异。在CO2排放通量方面,若尔盖高原湿地和三江平原湿地的排放通量要高于红树林湿地;在CH4排放通量方面,三江平原湿地的CH4排放通量要大于若尔盖高原湿地和红树林湿地。不同气候条件下,湿地生态系统总体表现为。气候因素在大尺度上影响湿地的碳源、特征,而水文、植被类型和植株密度等亦是影响不同湿地类型碳源、汇差异的主要因素。

  • 标签: 气候带 固碳 碳排放 高原湿地 沼泽湿地 红树林湿地
  • 简介: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贮存库.采用平均标准木法与收获法估算福州市南江滨公园内的3种(南洋杉、番石榴、黄花槐)片及其毗邻草坪的生物量与贮量,结果表明:南洋杉平均单株生物量为27.52kg,番石榴为48.60k,黄花槐为15.08kg;其中树干是主体,占整株生物量的58.0%~69.4%;3种林木的根系生物量也较高,占整株生物量比例达25%以上,其中黄花槐最高,达到33%;3块草坪生物量分别为31.11t·hm^-2(南洋杉毗邻草坪)、21.00t·hm^-2(番石榴毗邻草坪)、33.07t·hm以(黄花槐毗邻草坪);片各器官的含量比较接近(除叶在41%左右外),波动范围为45.8%-47.2%,草坪各器官含量较低,波动范围为36.5%~41.3%;3种片的植被贮量分别为24.69t·hm^-2(南洋杉)、38.19t·hm^-2(番石榴)、17.71t·hm^-2(黄花槐);3块草坪的植被贮量分别为12.47t·hm^-2(南洋杉毗邻草坪)、8.48t·hm^2(番石榴毗邻草坪)、13.21t·hm^-2(黄花槐毗邻草坪).

  • 标签: 城市片林 草坪 生物量 碳贮量 福州
  • 简介:对中亚热带米槠天然及其采伐迹地形成的36年生杉木人工0~20cm层土壤可溶性有机(DOC,dissolvedorganiccarbon)含量进行研究,分析米槠天然改造成杉木人工后土壤DOC平均含量及其季节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米槠天然0—20cm层土壤DOC平均含量为60.79mg·kg^-1,比杉木人工(41.24mg·kg^-1)高47.41%;2个林分0~10cm、10~20cm层土壤DOC平均含量差异明显(P〈0.05),且都是0—10cm层大于10~20cm层;米槠天然和杉木人工土壤DOC含量在季节变化中都表现为秋季最大、冬季最小,但是两者的季节变化模式不完全一致;米槠天然和杉木人工土壤DOC的差异和人为干扰因素有关.

  • 标签: 米槠天然林 杉木人工林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 季节变化
  • 简介:通过总结欧盟排放权交易市场(EUETS)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市场运行过程中潜在的排放权价格过度波动的问题,深入剖析了市场过度波动性的根源及其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引入市场价格稳定机制的必要性.文章系统分析了几种主要的市场价格稳定机制、相应的实施手段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根据EUETS等国际市场的经验,建议中国在市场建立之初,应该考虑设计一套系统灵活、简单易行且实施成本较低的市场价格稳定方案,包括整个试点期内价格暴涨预防机制、价格暴跌预防机制以及试点期内各年份之间的价格波动平抑机制,使得市场充分发挥作用,以较低成本达成既定减排目标.

  • 标签: 碳市场价格稳定机制 配额调整 存储借贷 抵消信用机制 碳交易试点
  • 简介:深层土壤有机占土壤剖面总有机的一半以上.最近发现表层和深层土壤有机动态及其调控因素并不相同,这对准确评估土壤固潜力具有重要影响.深层土壤有机主要来源午根系、根系分泌物、可溶性有机、土壤微生物及生物扰动作用,这些来源的相对重要性可能取决于气候、土壤、植被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与表层土壤相比,深层土壤有机一般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同位素C/N、平均驻留时间长、矿化速率低和高稳定性.深层土壤有机的生物化学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物理保护三种稳定性机制的相对贡献并不清楚.未来应加强环境变化和人类干扰对深层土壤有机动态及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 标签: 深层土壤 有机碳来源 有机碳周转 有机碳稳定性 碳动态
  • 简介:以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于2009--2012年原位模拟氮沉降(对照,CK,0kg·hm^-2·a^-1、低氮LN,30kg·hm^-2·a^-1和高氮HN,100kg·hm^-2·a^-1),分析亚热带阔叶(罗浮栲、浙江桂)和针叶(杉木)森林土壤中可溶性有机变化,以探究土壤不同层次、不同植被类型和凋落物是否去除条件下土壤可溶性对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针叶土壤不同层次可溶性有机的差异较大,表层0~15cm在HN水平下最高;而15~30cm和30~40cm在LN水平下最高,HN水平下15—30cm可溶性有机含量显著降低;而阔叶(罗浮栲、浙江桂)15—30cm和30—40cm土壤可溶性有机随施氮水平有小幅度的升高.通过模拟氮沉降前后表层土壤(0~15cm)可溶性有机含量的比较,发现针叶和阔叶对氮沉降的响应存在差异,氮沉降后瞬时效应显示,杉木林土壤可溶性有机含量随氮水平而降低,但阔叶并没有降低,甚至有增加趋势,尤其是在罗浮栲.土壤自身含量的差异也是影响其响应氮沉降的重要因素;且模拟氮沉降后瞬时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最终的长期结果,而凋落物去除处理的效果短时间还无法观察到.

  • 标签: 氮沉降 可溶性有机碳 凋落物 阔叶林 针叶林
  • 简介:本研究引入重心模型,采用1998-2008年江苏省经济和能源消费数据,计算出各年份GDP、工业产值、排放和人均排放的演变路径,从移动方向、移动距离、路径对比和空间相关性多角度阐释了经济重心和排放重心的动态变化和空间联系.结果显示:经济重心和排放重心总体向东南方向偏移,2006年后出现略微的北移迹象;11年间重心移动距离排序为:排放重心(32.1km)〉人均排放重心(29.6km)〉GDP重心(14.6km)〉工业产值重心(10.9km);相较于经济重心而言,排放重心的空间位置偏向于省域的西北方向;经济重心和人均排放重心在空间上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关系.

  • 标签: 经济重心 碳排放重心 路径演变 江苏省
  • 简介:研究表明亚热带地区森林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能力都非常低,但却是全球N2O最大的自然源之一,因而推测极有可能存在N2O潜在源未被认识,有迹象表明真菌最有可能是这一潜在源的贡献者,但实际研究证据并不多.为此本研究以中亚热带地区典型常绿阔叶——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米槠天然土壤为对象,利用室内基质诱导呼吸选择抑制方法,研究在水分60%WHC和温度25℃条件下土壤真菌细菌活性比及其对N2O产生的相对贡献.结果显示真菌和细菌的活性比例分别是0.7±0.3和0.3±0.1,前者显著大于后者(P〈0.05),真菌与细菌的活性比为2.00±1.00;与对照相比,添加放线菌酮(真菌抑制剂)处理N2O产生速率减少了50.8±11.3%,添加链霉素(细菌抑制剂)处理则减少了43.7±11.8%,前者减少是后者的1.15倍,但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该米槠天然土壤在给定实验条件下真菌活性比细菌的大,但二者对土壤N2O产生的贡献几乎相等.基质诱导呼吸选择抑制方法具有较多的限制条件,若得出可靠结论,还应该利用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内的多种方法进行相互验证.同时今后应加强真菌产生N2O途径及机理研究.

  • 标签: 基质诱导呼吸抑制 真菌细菌活性比 N2O 真菌贡献 米槠天然林 中亚热带
  • 简介:侵蚀退化红壤植被恢复后生态系统库变化的研究对全面认识生态恢复的作用以及经营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地位于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本文以采用种植百喜草治理侵蚀退化地上典型“小老头”马尾松林(百喜草治理地)为对象,以相邻的未治理地为对照,研究生态系统及其各个分室库的变化.结果表明:侵蚀地种植百喜草治理后生态系统、乔木层及土壤层库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地,分别是对照的2.32倍、5.23倍和1.81倍.乔木层各器官贮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地(P〈0.05),其中树干贮量增量最大.与对照地土壤相比,表层0—20em土壤贮量增量高达5.84t·hm^-2,同时土壤深层(20~100cm)库增量(6.04t·hm^-2)与其相当.对照地的土壤库占生态系统库的比例为70.88%,而百喜草治理地的土壤库所占比例下降至55.28%,表明侵蚀地种植百喜草治理后生态系统库分配趋于合理.因此,从森林与可持续经营角度出发,种植百喜革治理侵蚀退化红壤是一项可行有效的措施.

  • 标签: 侵蚀退化红壤 百喜草 碳库 分配
  • 简介:Kaya恒等式是目前分析排放驱动因素的主流分析方法,在解释全球历史排放变化原因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Kaya恒等式具有数学形式简单、分解无残差、对排放变化推动因素解释力强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Kaya恒等式只能解释排放量流量变化,无法解释存量变化;第二,Kaya恒等式中的驱动因素多为表象驱动因素,对排放总量的实际影响难以确定;第三,利用Kaya恒等式理论得出的政策建议具有模糊性和非理性,需要结合其他因素分析检验。

  • 标签: 碳排放 驱动因素 Kaya恒等式 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