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建筑物的质量要求逐渐提升,低成本高质量的工程建筑,才能使建筑单位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现代化的工程建筑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混凝土建筑材料正逐渐向高密性、耐用性、高凝聚性、高强度性的方向发展,混凝土的制备需具有操作便捷、成本低廉等优势才能满足建筑施工的发展需求。文章对混凝土外加剂检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希望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及建议。

  • 标签: 混凝土外加剂 检测方法 存在的问题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高层房屋建筑数量越来越多,那么要想保证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就需要对桩基工程充分重视。在房屋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中要对施工完成的桩基进行检测,提高桩基的稳定性能,从而可以有效的减少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隐患。本文简要分析了房屋建筑工程桩基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对房屋建筑常见的桩基质量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

  • 标签: 房屋建筑桩基工程 质量问题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窗口外遮阳是改善住宅夏季室内热环境、降低空调能耗的一个重要措施,但太阳辐射对于冬季室内热环境却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外窗遮阳设计要平衡冬、夏季对太阳辐射的不同需求。本文以外遮阳系数(SD)作为衡量遮阳效果的指标,选择位于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的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城市的西窗和南窗为研究对象.针对水平和垂直遮阳两种方式.定量分析了遮阳设施对冬夏季遮阳效果的影响程度.并综合考虑冬夏季不同的室内热环境需求.

  • 标签: 外遮阳系数 水平遮阳 垂直遮阳 综合遮阳 挡板遮阳
  • 简介:提出一种新的灰度直方图阈值点自动提取算法——最大落差搜索法。利用灰度直方图直观特点,计算统计直方图峰值和谷值。选取最大峰值点为基准点,其余峰值点到基准点区域中,任意非最大峰值点与区域中所有谷值点所形成的最大落差,选取最大落差集合中的最大值,对应该值的低谷值点即为分割阈值点。该方法能够准确得到分割图像的阈值。

  • 标签: 灰度直方图 阈值自动检测 图像分割 最大落差搜索法
  • 简介:摘要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交通量随之迅速增长,同时公路运输速度增长更快。因此在现代高速行车的条件下,不仅对路面的平整度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对路面的粗糙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以保证高速行驶车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从今后道路发展的前景看,路面的抗滑性能必将成为评定路面质量重要指标之一,那么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因素都有那些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公路 沥青混凝土 路面抗滑性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目标,随着这些建筑的不断出现,建筑结构也相应地复杂化,建筑质量成为关注焦点,因此,房屋建设结束后的质量检测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无损检测技术作为一种高科技的现代化检测方法,已成为现代建筑工程中工程检测、工程事故检测和分析的重要工具,是保障现代建筑工程安全性与可靠性的重要方法。依据现代工程建设与检测的要求,本文就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的实际应用做了分析与论述。

  • 标签: 建筑工程 无损检测 技术 有效运用
  • 简介:本文利用不同高度大气电场实测数据,对近地面层大气电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数据对比及最小二乘法拟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近地面层大气电场强度随高度呈指数递增;同一时段不同高度之间的大气电场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且这一特征不受天气条件影响。

  • 标签: 大气电场 天气条件 不同高度 变化特征
  • 简介:摘要路基质量是公路质量的基础,路基试验检测能够检测出路基质量的好坏,因此,必须重视公路路基试验检测工作。本文从压实度、平整度、弯沉值三方面重点探讨了路基试验检测工作。

  • 标签: 路基 试验检测 压实度 平整度 弯沉值
  • 简介:金矿遥感异常在金矿资源综合评价与定位预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蚀变岩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区的诊断性波谱特征,在中等植被覆盖区利用各种方法手段压抑或排除环境因素的干扰可以提取出金矿蚀变信息;根据金的植被遥感异常理论,在植被覆盖区可以通过提取异常植被信息的方法来获得与金矿找矿有关的信息。1,运用矿物指数乘性因子法对四川省九寨沟县草地金矿区及外围进行金矿蚀变信息提取,所提取的金矿蚀变信息与该区解译构造预测结果对比,二者吻合度较高。2.对比研究了黑龙江呼玛地区与金矿有关的植被遥感异常特征,提取结果表明:这种异常主要分布在以兴隆沟为中心的大型环块构造区和沿黑龙江西岸新街基一呼吗一线北西向构造带内。

  • 标签: 金矿 遥感异常 TM(ETM+) 环境
  • 简介:摘要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及安全性测定工作,是关乎建筑物结构是否稳固安全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所以在执行操作时时候必须要认真仔细,容不得半点懈怠。近年,我国的建设业发展迅猛,为保障工程结构质量安全,加大主体结构检测力度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介绍了主体结构的主要内容,然后提出了完善主体结构检测的主要措施,以供有关单位借鉴、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桥梁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难免发生各种结构损伤,损伤的原因可能是使用维护不当、事故等人为因素,也可能是地震、台风和环境侵蚀等自然因素。随着桥梁服役时间的增长,环境等自然因素的长期作用和交通量及重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桥梁结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必发生退化。这些因素均导致了桥梁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降低,甚至影响到运营的安全,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相应的维修、改造和加固来解决,而这些工作的前提必须对桥梁构系统的检测的基础上才能妥善处理。

  • 标签: 桥梁检测 荷载试验 静载试验 动载试验
  • 简介:以晋江西溪流域为研究区,构建晋江西溪流域暴雨次洪分布式模型,选择3场不同暴雨强度、雨型分布、历时的暴雨过程,模拟研究区在1988年和2006年土地利用/覆被情景下70年代3场次暴雨的洪水过程,分析其在1988—2006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情景下的洪水响应。研究结果为:1988—2006年晋江西溪流域LUCC最明显的特征是林地、耕地减少而园地及建设用地增加;LUCC对流域出口流量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洪量、洪峰流量增加,而对洪峰滞时及汇流时间的影响不显著;相同的LUCC对不同场次暴雨洪水过程的洪峰流量、洪量的影响程度不同,LUCC对流域出口流量过程的影响受暴雨强度、雨型分布、历时等因素的影响。

  • 标签: HEC-HMS模型 LUCC 暴雨过程 洪水响应
  • 简介:介绍榆林市塔吊防雷检测的主要内容,列举法律法规条例及规范来表明对建筑工地塔吊进行防雷检测的必需性。简要介绍塔吊检测中如何明确责任﹑加强沟通与交流﹑合理规范检测及监管流程等。重点阐述榆林市将塔吊检测列入到竣工验收报告中的好处。

  • 标签: 防雷检测 塔吊 榆林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促进了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因此在建筑工程中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来进行施工,既能满足建筑工程的质量,又能取得良好经济利益,还可以尽可能的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从而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强不同阶段施工管理进行了论述。

  • 标签: 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 管理
  • 简介:通过建立数值模型,模拟不同采深、采宽、采厚及不同开采倾角下采空区地表的变形,通过数值模拟及计算得出各开采条件下地表的下沉曲线及水平移动曲线,进而分析地表变形规律及变形机理,为研究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提供一种便捷的方法

  • 标签: 采空区 数值模拟 地表变形
  • 简介:利用自适应控制模型对气候系统进行模拟,比较了基于不同参照基准年2℃升温目标下的金球允许排放路径,在评价各目标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减排目标方案,进而根据不同分配原则计算了中国未来的排放空间。研究表明,实现较工业化前升温2℃较为困难,实现较1850—1900年和1861—1880年升温2℃目标的可能性较大。提出了较工业化前升温2.5℃、较1986—2005年升温1.0℃和较1850—1900年升温1.5℃三种可行的轻度、中度和高度减排目标。中国在主权、平等主义和支付能力分配原则下可获得约1/5的比例份额,在三种目标情景中排放空间逐渐降低,排放缺口依次增大。

  • 标签: 自适应控制 升温目标 排放空间 分配原则
  • 简介:利用NASA/AVHRR的982—2006年NDVI(Normalized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数据和江西省79个气象站1982—2005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江西省植被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年降水和不同时空尺度的植被NDVI间相关关系。结果发现:1)降水在季节和年尺度上变化均不明显;年植被NDVI未发生显著变化,春季植被NDVI呈显著上升趋势,夏、冬两季呈显著下降趋势。2)当植被NDVI的空间尺度达到9×9(即36km×36km,可称为"最优时空尺度")时,二者相关系数基本稳定,说明年降水和该空间尺度植被的关系能较好地反映出降水与植被的相互关系。3)各季节降水与不同时空尺度下植被NDVI关系表现为除秋季外,其他3个季节的降水均与植被NDVI显著相关,但与之对应的植被NDVI"最优时空尺度"不尽相同。因此,考虑到不同时空尺度的植被NDVI与降水之间关系存在较大差异,在今后研究二者之间关系时,必须充分考虑时空尺度对研究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

  • 标签: 植被NDVI 降水 相关响应 时空尺度
  • 简介:IPCC(2007)预计在21世纪末,全球平均温度将会升高1.1℃至6.4℃[1]。在过去的20年中,全球相继开展了大量的增温控制实验,预测各类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据已发表的文献统计分析表明,目前野外增温控制实验主要集中于温度受限制的中高纬度地区[2-3],在30°N以南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还几乎没有主动性控制增温实验[4-6],这限制了对全球变暖如何影响亚热带和热带生态系统的认识。

  • 标签: 热带生态系统 控制实验 全球变暖 全球平均温度 文献统计分析 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