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水平双对置动力单元具有高功率密度和高功重比潜力,本文通过国内外水平双对置动力单元技术对比产品发展趋势分析,梳理了制约双对置特种动力发展关键技术,探讨了解决关键技术途径,提出了设计研发能力技术成熟度提升思路和方法,明确了水平双对置动力单元在军民通用动力领域发展定位。

  • 标签: 动力装置 对置活塞 对置气缸 水平双对置动力单元 机械涡轮复合增压 多错拐
  • 简介:涟漪纹管是一种新型三维内外表面强化传热管,内径11.5000mm、外径12.7000mm,管壁表面有直径为3.5000mm半球凹坑高度为0.1778mm涟漪花纹。工质R22在涟漪纹管内质量流量设定为40~90kg/h,实验结果表明,涟漪纹管内对流传热努赛尔数(Nu)是相同雷诺数(Re)下光管2.48倍。同时,对具有不同表面参数(凹坑直径0.0000到4.0000mm,花纹高度0.0000到0.2778mm)涟漪纹管内湍流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所研究范围内,管壁表面凹坑直径越大,Nu越大;花纹虽有助于提高传热效果,但花纹高度越大,Nu越小;而摩擦阻力随着凹坑直径花纹高度增大而增大。如果以基于相同泵功强化因子η’评价其综合强化传热性能,则当凹坑直径为1.0000mm且无花纹存在时,管内强化传热效果最好。

  • 标签: 湍流 传热 实验研究 数值模拟 优化设计 强化因子
  • 简介:利用三维旋流燃烧系统,对稀氧部分预混/富氧补燃(ODPP/OESC)火焰结构和污染物生成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降低稀氧体积分数、提高富氧体积分数,动力火焰呈现轴向拉伸趋势,而扩散火焰长度则逐渐缩短;同时,动力燃烧区和扩散燃烧区温度逐渐降低,NOx排放量显著下降,CO排放量则有所提高。相同工况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ODPP/OESC改变了动力燃烧区NOx生成机理,是NOx排放量降低根本原因。0DPP/OESC基于燃料/氧化剂空间体积分数分布物理过程控制,有效均衡了动力燃烧区扩散燃烧区反应速率,可实现CONOx排放平衡控制。

  • 标签: 旋流火焰 稀氧部分预混/富氧补燃 反应速率 氮氧化物
  • 简介:来稿请网上在线投送(http://rkxyjs.ijournals.cn/ch/index.aspx)。每篇稿件原则上不超过8000字,图、表合计不超过8页(综述文章不限);研究简报不超过4000字(含图表和参考文献)。

  • 标签: 科学与技术 投稿 参考文献
  • 简介:通过井筒向某地质结构内注入冷介质时,由于地温冷介质之间存在温差,冷介质将通过井筒结构土壤进行热量交换,最终导致冷介质冷量损失进而温度升高而达不到所需温度要求。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井筒进行冷量损失和沿井筒温度分布预测,为保冷结构设计以及井筒结构材料选型提供数据支持。由于注入冷介质过程中,热量交换过程是一个非稳态传热过程,通常只能采用数值模拟来进行预测。为了简化数值模拟复杂计算过程,采用准稳态传热方法来构建单相冷介质通过井筒注入时流动换热物理数学模型,并开发了一个数值仿真软件。将仿真结果同商业软件FLUENT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温度分布和冷量损失基本一致,由此验证了所提模型正确性和可靠性,为非工程热物理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提供能够预测低温工质在井筒流动换热过程仿真软件。

  • 标签: 冷介质 冷量损失 井筒 传热
  • 简介:板式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方法对新型蜂窝板式换热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在合理误差范围内,验证了数值模拟可靠性。新型板式换热器内部蜂窝结构附近速度场出现规律周期性变化,流体湍流强度增加,Nu和阻力系数厂随焊孔直径和蜂窝直径增加而增大,通过对蜂窝板在3000≤Re≤25000数据结果进行关联,得到了蜂窝板流动换热准则关系式,为蜂窝板式换热器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 标签: 传热 阻力系数 蜂窝板 数值模拟
  • 简介:提高期刊高水平稿件比例,鼓励优秀作者投稿,促进内燃机及相关技术人才成长和科技进步,《内燃机动力装置》编辑部将针对本年度所刊发稿件开展评选“优秀论文”活动,评选结果在下年度予以公布,同时对获奖作者办颁发优秀论文证书。

  • 标签: 论文评选 动力装置 内燃机 优秀论文 科技进步 技术人才
  • 简介:本文针对燃烧再生式柴油机颗粒物捕集系统需求和特点,设计并实现了基于MC9S12P128单片机控制系统。该系统使用结构化设计方法,由主控单元、显示单元、标定单元三大部分组成。主控单元实现传感器信号采集及执行器驱动功能,通过再生触发策略及温度闭环策略实现燃烧再生;显示单元通过CAN总线主控单元相连,实时显示系统工作状态,并可进行声光警示,配备按键提供人工操作功能;标定单元通过CAN通讯可实现上位机对控制单元参数实时显示、读取、修改、存储,并可进行程序更新。该控制器已在部分城市柴油车尾气治理上得到应用。

  • 标签: 燃烧再生式颗粒物捕集 控制器 显示 标定
  • 简介:针对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水温过高,有些情况甚至出现水温接近红线并报警问题,利用模拟仿真技术对汽车冷却系统进行研究分析,确认故障并通过试验验证优化效果。

  • 标签: 水温过高 模拟仿真 冷却系统 节温器
  • 简介:对于强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发动机,大都采用了活塞冷却喷嘴对活塞内腔进行强制冷却。活塞冷却喷嘴结构比较简单,但多种结构参数可能对其性能产生影响。本文定量地分析了某种活塞冷却喷嘴结构性能之间关系:首先通过打靶试验验证了计算模型准确性;其次采用分式析因设计方法进行试验设计;然后采用半正态概率图法筛选出对活塞冷却喷嘴性能影响较大关键结构参数;最后进行方差分析,得出活塞冷却喷嘴关键结构参数性能参数之间定量关系。

  • 标签: 析因设计 活塞冷却喷嘴 流量 打靶效率
  • 简介:本文通过对柴油机气缸盖电热塞孔结构分析及加工工艺改进,介绍了在批量生产时采用组合机床、组合刀具高效加工气缸盖电热塞孔工艺。

  • 标签: 电热塞孔 组合机床 复合刀具
  • 简介:某款VVT汽油发动机开发过程中发现匹配新状态排气系统后,发动机低速充气效率降低,性能不如匹配旧状态排气系统发动机。为了分析原因,使用一维仿真软件建立了该款发动机详细模型,对比老状态和新状态排气系统,并且设计试验方案进行验证排气系统对其性能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匹配老状态排气系统发动机排气门处在气门重叠早期出现压力低谷,有利于增加充气效率。根据计算结果优化新状态排气系统并且测试发动机低速外特性,结果表明:匹配根据优化结果改造排气系统,能够提升发动机低速扭矩。

  • 标签: VVT发动机性能 排气系统 性能模拟
  • 简介:燃气发动机使用天然气、瓦斯、焦炉煤气等燃料,其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很大程度取决于所用气体燃料成分及特性。各种燃气成分差异,导致混合气低热值、甲烷值、沃泊指数和燃烧势不同,从而影响燃气发动机工作过程,导致输出功率、爆震、压缩比、燃烧速度以及点火正时差异。本文介绍了常见可燃气体组成成分,分析可燃气体特性及对发动机性能参数影响,并为气体发动机工程运用提供依据。

  • 标签: 气体燃料 燃气特性 发动机 性能参数
  • 简介:考虑太阳能辐射传热和石蜡材料相变特性,建立了含石蜡层玻璃围护结构导热、相变和辐射耦合传热模型,利用布格尔定律跟踪太阳能辐射传输,采用控制容积法离散传热方程,分析了辐射传热对含石蜡材料玻璃围护结构热影响,并探讨了石蜡吸收系数和折射率对含石蜡层玻璃围护结构传热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对含石蜡层玻璃围护结构传热过程影响较大;石蜡吸收系数和折射率对含石蜡层玻璃围护结构内部温度、热流以及透光率影响显著。结论为含石蜡层玻璃围护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 标签: 玻璃围护结构 石蜡 辐射 相变
  • 简介:为了研究甲烷在纳米尺度狭缝中吸附特性,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温度、压力以及狭缝表面的水滴对甲烷吸附情况影响。研究表明: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力均能使吸附相密度增大、吸附层层数增加、吸附区扩大;升高压力将使吸附作用减弱,温度较低时,升高温度将使吸附作用增强,温度较高时,升高温度将使吸附强度减弱;狭缝表面存在水滴时,狭缝对甲烷吸附作用被明显削弱。

  • 标签: 页岩气 分子动力学模拟 吸附特性 体系压力
  • 简介:在柴油机试验台架上开展了金属基POC载体应用研究,并与陶瓷基载体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载体体积及目数、涂层性质相同时,金属基载体POC在ESC测试循环中平均排气背压比陶瓷基高15%左右;在ESC及ETC排放试验中,二者发动机气态污染物排放值相差不多,但金属基载体POC颗粒排放比陶瓷基POC要低很多,金属POC是陶瓷POC57%(ESC循环下)和66%(ETC循环下);另外从最大颗粒物承载量来说,金属基POC是陶瓷基POC1.5倍。

  • 标签: 柴油机 陶瓷基POC 金属基POC 颗粒物
  • 简介:本文在某六缸柴油机上,完成了不同EGR率下汽柴油双燃料均质引燃燃烧排放特性试验探究。试验结果表明,双燃料均质引燃模式具有纯柴油模式完全不同特性:随着EGR率增加,双燃料模式汽油燃烧品质改善,不完全燃烧产物生成减少,燃烧效率上升;由于滞燃期缩短,燃烧持续期基本不变,指示热效率上升,在大比例EGR下,双燃料模式燃油经济性具有优势;双燃料模式对EGR并不敏感,随着EGR率增加,NOx排放降低而Soot基本不变,可采取适当增大EGR率策略,同时实现NOxSoot极低排放;双燃料模式存在THcCO排放偏高问题,但可通过加装DOC后处理装置解决。

  • 标签: 汽柴油 双燃料 均质引燃 EGR
  • 简介:燃煤锅炉是复杂多变量系统,其飞灰含碳量形成机理复杂,不能用简单数学公式估算。现场实炉测试这些数据具有工作量大,测试工况有限等缺点;燃煤锅炉运行参数及燃料特性等因素影响着飞灰含碳量,其相互耦合,导致分析数据过程困难。神经网络建模将燃煤锅炉视为黑箱,应用该方法可以良好描述其输入输出之间黑箱特性,因此,人工神经网络应用广泛。利用燃煤锅炉试验数据,采用3层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构建了锅炉飞灰含碳量排放特性模型。通过锅炉实测数据验证,该BP神经网络对飞灰含碳量相对预测误差在0.19%~0.50%,预测效果良好。测试结果表明,建立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以准确逼近验证样本数据,也能够较好逼近非验证样本数据,具有良好泛化能力。

  • 标签: 飞灰 燃煤锅炉 BP神经网络
  • 简介:以流化床装置中煤焦油化学链热裂解制取炭黑条件为参照,进行了煤焦油化学链热裂解制炭黑反应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了不同载氧体类型以及同一载氧体不同掺混比例下炭黑收率和能量利用率。结果表明:采用Fe/A1复合载氧体时与其他载氧体相比,炭黑收率更高,并且能达到较高能量利用效率;Fe/Ni复合载氧体更适用于气化。虽然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有所偏差,但模拟结果对煤焦油化学链热裂解制炭黑反应工况优化具有参考作用。

  • 标签: 化学链热裂解 炭黑收率 载氧体 HSC模拟 能量利用率
  • 简介:柴油废气重整是将柴油机废气和水蒸气以及柴油蒸汽在高温低压条件下发生催化反应生成富氢混合气过程。本文利用CHEMKIN软件建立柴油废气重整化学动力学模型,利用正庚烷代替柴油成分,模拟研究了重整过程正庚烷消耗情况和氢气生成情况,通过敏感性分析和生成速率分析得出对正庚烷和氢气反应影响较大基元反应和典型消耗/生成路径以及适宜反应温度条件

  • 标签: 柴油重整 CHEMKIN 敏感性分析 ROP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