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为推进酸性电位水在生鲜果蔬表面除菌上的应用,以樱桃番茄为原料,研究不同温度(6,26,60℃)下,强酸性电位水(StAEW)和弱酸性电位水(SAEW)的除菌效果,以及使用后其物化参数(pH、ORP、ACC)和微生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60℃下StAEW、SAEW除菌效果最好,二者分别使菌落总数降低了2.84,2.62lgCFU/g,霉菌和酵母减少了2.71,2.88lgCFU/g,鼠伤寒沙门氏菌降低了3.10,3.66lgCFU/g。处理后的樱桃番茄品质未被破坏。试验发现,浸泡样品5min后,StAEW和SAEW的pH、ORP基本不变,ACC变化幅度也不大。清洗液中无活菌检出,可有效防止清洗过程中微生物的交叉污染。

  • 标签: 强酸性电位水 弱酸性电位水 樱桃番茄 除菌效果 物化参数 温度
  • 简介:培养人才的岗位适应性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主要目的,大部分高职人才就业岗位在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因而成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主要对象。从高职院校与中小企业合作的现状出发,提出高职院校要发挥优势,因势利导地与中小企业展开全面校企合作的策略,为人才培养服务。

  • 标签: 中小企业 校企合作 特征 策略
  • 简介:机体的各种衰老和疾病的发生与体内自由基代谢、氧化平衡被打破有很大的关系。天然产物当中广泛存在着高效、无毒的天然抗氧化剂,其对于维持这种平衡,减少氧化对细胞内蛋白质、脂类、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结构的破坏起到有效的防御作用。如何建立简捷、快速、有效的抗氧化模型,进而准确评价受试物的抗氧化活性,对其在食品、医药以及日化等领域的开发应用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本文详细归纳总结了利用细胞、大鼠、小鼠、果蝇和秀丽隐杆线虫等生物体建立抗氧化模型方法的实验原理、建立方法以及各自生物抗氧化模型的种类、特点特性和相关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各类生物模型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对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展望。

  • 标签: 细胞 大鼠 果蝇 秀丽隐杆线虫 抗氧化活性评价
  • 简介:果胶是一种来源于植物细胞壁的多糖,被广泛用作增稠剂和凝胶剂,近来其清理肠道,抑制结肠癌等生理活性受到更多的关注。因其分子质量大,无法被肠道吸收而不能使其在体内充分发挥作用。鉴于此,对其分子进行大小及结构的改性,具有增强生物学功能的前景。目前的研究众多,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本文综述了果胶改性的几类主要方法,包括化学(pH)改性、酶改性、热改性、辐照改性、接枝改性、交联改性和取代改性;改性方法的特点、命名由来以及改性方法举例,并对各种改性产品进行调查归类,其中以化学改性产品居多。在改性果胶的生物学功能方面,本文阐述了抗癌、降血脂、降重金属、运输细胞/药物、抗血栓等作用及机理,重点介绍抗癌活性的研究现状和机理争议与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理清思路,开发新的改性果胶产品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果胶 改性方法 生物学功能 机理
  • 简介:利用Foot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和Codamotion三维动作捕捉系统,采集45名男性和45名女性自然行走过程中足底与地面依次接触的时间和下肢关节角度随时间的变化。重点对男性和女性步态周期中支撑期时相和一个完整步态周期内下肢关节角度随时间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男性和女性的前掌触地期和离地期时长存在显著性差异;2)脚跟着地后至脚跟离地期间,男性踝关节角度显著大于女性踝关节角度;3)脚跟着地后至全掌触地但脚跟未离地期间,男性膝关节角度显著小于女性膝关节角度,但摆动初期男性膝关节角度显著大于女性。

  • 标签: 踝关节 膝关节 时相 性别
  • 简介:2015年8月28日,一座由维美德交付的以生物质为燃料的热电联产能源生产厂,在瑞典OskarshamnEnergi公司投入运行。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及王储维多利亚公主出席庆典。这座新工厂创造性地采用森林残留物为燃料生产热电。

  • 标签: 生物质燃料 生产厂 瑞典 运行 能源 美德
  • 简介:2014年12月17日,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发布了第12批高度关注物质(SVHC)清单,新增加了6种物质列入SVHC列表。目前正式公布的清单中已经增加到161项。高度关注物质是指一些对环境、人体毒性较大且风险高的化学物质。

  • 标签: 管理局 化学品 清单 欧洲 化学物质
  • 简介:目的分析2010—2012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提出当前防控重点。方法对2010—2012年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报告系统上报的食源性疾病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12年浙江省共上报食源性疾病事件95起。以微生物类事件为主,占58.9%,其中又以副溶血性弧菌为最常见,占23.2%;5~9月为食源性疾病事件高发月份,占66.1%,微生物类事件夏秋季发生更为频繁,在确定的中毒食物种类中,以肉与肉制品最多,且每个季度均较多,以副溶血性弧菌、非伤寒沙门菌污染为主;其次是水产品,在二、三季度较多,主要是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误食毒蕈、误将亚硝酸盐当成食盐等调味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仍有发生。结论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重点是肉与肉制品、水产品及亚硝酸盐的监管;落实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减少蕈类中毒发生;防控的重点场所为宾馆饭店、集体食堂,重点类型为副溶血性弧菌等常见微生物污染事件。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浙江省 流行病学分析 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