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膀胱全切腹壁造瘘术后的应用。方法分析12例膀胱全切腹壁造瘘术后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病人生理、心理、社会和灵性等方面都得到舒适护理,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实施舒适护理能满足病人的需求,有力于病人的恢复、且实施护理时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值得我们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膀胱全切 腹壁造瘘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癫痫是脑肿瘤的常见症状,也可是其最早和唯一的临床症状。对于持续癫痫患者必须加强护理管理,一旦处理不当,则可能影响手术效果严重的还会危及患者生命。目的 探讨脑瘤患者术后并发癫痫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9月中心医院收治的脑瘤患者术后并发癫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全面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7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满意19例,较满意8例,护理满意度90.0%;对照组满意14例,较满意7例,护理满意度7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瘤患者术后并发癫痫的全面护理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脑瘤 护理满意度 癫痫 常规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人工流产手术是避孕失败给予终止妊娠的一项计划生育手术。人工流产手术会造成疼痛,并且有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继发不孕、宫内感染、子宫穿孔等,对妇女身心健康不利,尤其对未生育者危害更大。接受人流术妇女的社会、心理因素较复杂,往往由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社会生活、家庭环境、传统习俗等文化因素的影响,造成心理或精神障碍。

  • 标签: 人工流产手术 中断妊娠 心理护理 计划生育手术 心理障碍 医患关系
  • 简介:摘要颅脑损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失语、偏盲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癫痫发作、恶心、肢体瘫痪及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6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个性化护理组,各3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组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分、家属满意度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个性化护理组患者的SF-36评分为(86.3±3.6)分、GCS评分为(13.60±4.23)、家属满意度为93.3%;常规护理组患者的SF-36评分为(69.3±3.5)分、GCS评分为(11.26±3.56)、家属满意度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接受手术治疗后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GCS评分及SF-36评分,使患者感受到舒适有效的临床护理体验,对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值得应用。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护理干预 个性化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根治性肾切除治疗肾细胞癌目前已成为肾细胞癌的标准治疗方法,腹腔镜手术由于具有创伤小、术后美观、患者康复快等优点,深受外科医师和患者的欢迎。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根治术后护理配合关键环节管理,分析研究肾癌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后的护理。方法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共收治76例肾癌患者,均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并给予基础病情观察、心理、饮食、并发症、出院指导等术后护理,总结分析治疗效果及术后护理成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成功率为100%。经过术后护理,术后未输血,且无一例中转至开放手术。共有16例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为21.1%,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及等护理后,均在3天内恢复。通过术后心理护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明显改善,与护理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的术后护理,可保障患者恢复良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轻痛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术后护理;肾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效果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包括肾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的传统疗法为开腹肾癌根治术。随着微创医学不断发展,腹腔镜技术也随之进步,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小等优点,从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次研究对我院76例肾癌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进行治疗,总结分析术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乡镇自聘人员(集体干部)能安排到乡村企业工作的,已经进行乡村机构改革的地方,把乡镇办事处和行政村居民委员会的经费列入县级政府的财政预算

  • 标签: 乡村机构 体制动 动手术
  • 简介:摘要高血压脑出血是指长期的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脑内小动脉发生病理性的改变而破裂出血,在各种非损伤性脑出血的病因中,高血压占60%左右,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50-60岁的患者。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CH)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9年2月在中心医院治疗的80例高血压C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比较两组肺部感染率、病死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肺部总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CH患者实施全面护理能明显降低肺部病菌感染率和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并促进疾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全面护理 肺部感染 预后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脑积水是指由于先天畸形、感染、出血、肿瘤等原因导致人体颅内脑脊液量超过正常范围,发病率为0.3%~0.5%。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积水患儿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及对其家属负性情绪和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于中心医院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儿童40例,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和一般护理组,各20例。综合护理组患儿入院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一般护理组患儿给予一般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干预前和干预7d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家属负性情绪和希望水平的变化,记录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干预7d后神经功能均有所改善(P<0.05),综合护理组患儿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高于一般护理组(P<0.05);两组患儿家属干预7d后负性情绪均降低(P<0.05),综合护理组家属负性情绪明显低于一般护理组(P<0.05);两组患儿家属干预7d后希望水平均上升(P<0.05),综合护理组家属希望水平明显高于一般护理组家属(P<0.05);综合护理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一般护理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脑积水术后患儿神经功能的恢复水平、改善家属的负性情绪和希望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脑积水 综合护理 负性情绪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疼痛是指机体对疾病本身和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表现为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反应及情感上一种不愉快的经历。随着麻醉效果的消退,颅脑术后疼痛往往在术后24h内最为强烈。目的分析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在颅脑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颅脑术后患者的疼痛现状进行调查,制定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比较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应用前后的疼痛管理效果。结果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应用组的术后24h内疼痛评分及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1),疼痛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适用于颅脑术后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颅脑术后患者 标准化流程 疼痛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颅内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心医院2016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24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例。在脑动脉瘤术围术期分别给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脑动脉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33%(1/12),对照组脑动脉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动脉瘤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对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脑动脉瘤 护理干预 围术期
  • 简介:摘要脑室内出血是指由非外伤因素导致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引起的综合征。其发生率占重型颅脑损伤的1.2%。方法抽取中心医院做侧脑室外引流术的45例脑室内出血患者,按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引流管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护理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患者(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32)。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2.7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17.3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5.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室内出血患者经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后,给予患者一般护理和引流管护理,得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在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提高了满意度。

  • 标签: 脑室内出血 引流术 护理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维护在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建立手术室医疗设备预防性管理计划,并于2017~2018年将其应用于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通过统计分析设备出现的故障原因及频率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实施预防性维护计划后,由电源、人为、干扰这3种外部因素所引起的设备故障频数明显减少。结论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及预防性维护可有效降低外部因素所引起的医疗设备故障,提高了手术室医疗设备的在用质量,是保证手术室医疗设备正常运行的有效管理措施。接下来本文将对预防性维修在手术室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作具体阐述。

  • 标签: 手术室 医疗设备管理 预防性维护 故障分析
  • 简介:摘要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上皮的一种肿瘤,起源于蛛网膜帽状细胞,常发部位有矢状窦旁、蝶骨嵴、嗅沟等。目的探讨对接受脑膜瘤手术的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4例良性脑膜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2)。对两组患者均施行脑膜瘤手术。同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的评分、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毕至首次排气的时间、术毕至首次排便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SDS的评分及SAS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生活质量的评分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接受脑膜瘤手术的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的效果显著,可加快其康复的速度,改善其心理状态,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脑膜瘤手术 系统化护理 满意度 护理服务 发生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胶质瘤是源于神经上皮肿瘤,颅内肿瘤的40~50%,是颅内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目的调查和分析高级别胶质瘤(HGG)术后的延续性护理对患者与相关护理者的作用。方法选择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间,41例符合条件的Ⅲ~Ⅳ级术后HGG患者和家庭护理人员,采取2月的延续性护理。延续性护理效果评估,采用改良FACTO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41名患者和45名家庭护理者完成调查结论。对于护理的一般意见、提供的临床护理知识、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处理方面,很有帮助的分别为82.9%、87.8%、58.4%、61.0%(患者);84.4%、86.7%、73.4%、53.3%(家庭护理者)。延续的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评估,表现在患者的情绪改善,在干预前、后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生理状态、社会/家庭健康和功能健康的得分在干预前后的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延续性护理的满意度调查,从1分“很差”到10分“非常优秀”的系列排次,评8分人数最多。对家庭护理者心理调查结果主要反映在焦虑/抑郁,其它因素为经济负担增加和精神生活的限制。结论对HGG患者术后的延续性护理有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高级别胶质瘤 延续性护理 生活质量 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