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气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为治疗赢得宝贵时间,临床上将呼吸支持治疗即通过呼吸预置的压力或容量给患者通气叫做机械通气。目的探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重症监护病房中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需机械通气的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10例。护理组患者实施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机械通气并发发生率情况。结果护理护理质量的各项评分和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组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并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能够显著提高重症监护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并降低住院费用,同时显著降低并发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创新型护理流程 机械通气 护理质量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颅内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心医院2016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24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例。在脑动脉瘤术围术期分别给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脑动脉瘤患者并发发生率为8.33%(1/12),对照组脑动脉瘤患者的并发发生率为33.33%(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动脉瘤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的发生几率,对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脑动脉瘤 护理干预 围术期
  • 简介:摘要重度颅脑损伤致死率、致残率极高,其病情急而重、变化快,极易引起各种并发,若护理人员监测力度不够大,未能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隐患,耽误最佳抢救时机,易造成严重的后遗甚至造成死亡。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急性期并发的影响。方法将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2)与对照组(n=42),观察两组急性期各并发发病率、死亡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发生各并发患者比例为40.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2.86%(P<0.05);实验组患者抑郁、焦虑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减少重度颅脑损伤急性期并发,缓解患者抑郁、焦虑负面情绪,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预见性 重度颅脑损伤 并发症 负面情绪 满意度 死亡率
  • 简介:摘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指具有典型的缺血性胸痛,持续超过20分钟,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浓度升高并有动态演变,心电图具有典型的ST段抬高的一类急性心肌梗死。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并发护理效果及价值。方法 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将中心医院14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同样施行PCI术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术后并发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1±1.2)h和住院时间(7.9±2.6)d均短于对照组,术后每日睡眠时间(6.8±2.4)h要比对照组的长,其护理总满意度(97.18%)要高于对照组(8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实施优质的并发护理,能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减轻病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肌梗死 PCI术 并发症 护理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全脑血管造影术可以对多种脑血管疾病进行检查与诊断,此项诊断手段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给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准确的诊断结果,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有着积极作用。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及造影剂过敏的护理干预。方法纳入中心医院2016年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50例为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再接受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00%比对照组76.00%高,P<0.05。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及造影剂过敏的针对性护理干预作用明显。

  • 标签: 造影术 造影剂过敏 护理干预 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鼻饲法常用于昏迷、假性球麻痹导致的吞咽困难等不能自行进食的病人。他们可通过从胃管注入的营养丰富的流食来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水、药物与热量。目的观察改良鼻饲法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8年9月在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且住院时间>12d的危重症患者58例,采用抽签法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改良组32例,采用改良鼻饲法管喂肠内营养乳剂,3次/d,500mL/次,用营养泵200~250mL/h泵入;对照组26例,用营养泵持续泵入肠内营养乳剂1500mL,泵入时间>20h。两组营养乳剂均加热并应用恒温器保持其温度在38~40℃。观察两组并发的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呕吐、高血糖等并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鼻饲法管喂肠内营养乳剂能有效降低危重症患者的并发,是较为理想的喂养法。

  • 标签: 危重症患者 临床效果 改良鼻饲法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癫痫是脑肿瘤的常见症状,也可是其最早和唯一的临床症状。对于持续癫痫患者必须加强护理管理,一旦处理不当,则可能影响手术效果严重的还会危及患者生命。目的 探讨脑瘤患者术后并发癫痫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9月中心医院收治的脑瘤患者术后并发癫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全面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7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满意19例,较满意8例,护理满意度90.0%;对照组满意14例,较满意7例,护理满意度7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瘤患者术后并发癫痫的全面护理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脑瘤 护理满意度 癫痫 常规护理
  • 简介:HXD3C型电力机车是在HXD3型以及HXD3B型车组的基础上经过升级而得到了全新产品,被广泛应用于7200kW干线的货运车组中。这篇文章主要研究的就是HXD3C型机车辅助压缩机上安装的自动打风故障发生的原因,以介绍辅助压缩风打的主要方式作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针对自动打风故障的处理方式问题。

  • 标签: HXD3C型机车 故障分析 自动打风
  • 简介:摘要重症病人需要心理疏导,重新塑造信心,生活对于重症病人来说,时间宝贵,生命宝贵,这时更需要护士的关心,爱心和无私的关爱。

  • 标签: 重症病人 心理疏导 关系重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加湿空调的设计,不是加湿器与空调器随意结合就行,加湿器在空调中的安放位置很重要。首先,加湿器需要借助空调的强风吹散水雾,提高水雾扩散范围,所以,加湿器的水雾一定要通过管路导向空调出风口。其次,实践表明,链接加湿器与空调出风口的管路对出雾效果有影响,根据实践,链接加湿器与空调出风口的管路要越短越好(即加湿器的安放位置需要尽量靠近空调出风口),管路口径最好为加湿器风扇吹风口的1.5倍。

  • 标签: 空调 加湿空调 设计心得
  • 简介:摘要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物联网、自动技术、智能技术逐渐渗透到社会中的各个领域,极大的推动了社会各行各业的迅猛发展。堆取料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设备,在社会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尤其是在料场中的应用更是极大的提升了作业效率。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堆取料的应用还不够娴熟,因此加大技术的研究力度,实现堆取料的智能化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堆取料的智能发展展开探讨。

  • 标签: 堆取料机 智能化 发展
  • 简介:摘要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着煤矿辅助运输技术的加快提高,在现代煤矿辅助运输中,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被广泛的被应用其中,其具有高效、快捷、方便以及适应性强等应用优点。为了了解无轨胶轮车在现代煤矿辅助运输中的应用情况,文章将从我国煤矿辅助运输的现状以及技术现状出发,从而了解无轨胶轮车的基本概况、运输优点,并以我国目前使用无轨胶轮车的晋煤集团为例,对其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 标签: 无轨胶轮车 煤矿 辅助运输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矿产业发展的也十分迅速。由于科技的进步,研究煤矿巷道掘进的新技术、新装备极具迫切性和重要性,分析煤矿巷道掘进的机械发展,研究煤矿巷道掘进的技术发展战略同样迫在眉睫。关键词煤矿掘进;机械发展;展望随着矿井不断开采,矿区开采区域的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如起拱围岩的实际应力大幅度提升、矿区矿井的煤层越来越松软、底板遭受损坏等,导致掘进工作难度增大。因此,要采用先进的机械掘进设备,确保煤矿掘进工程顺利开展。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