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小农经济不是农业现代化的组织形式.农业生产组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再造的诱致性因素有:农业增长的低效率,规模不经济,外部性,农产品交换类型的变化;阻碍农业生产组织再造的因素有产权重置成本和劳动力转移成本.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企业化组织才是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发展的方向,而政府是农业生产组织再造的主导.

  • 标签: 农业生产组织 农业现代化 农业生产效率 小农经济 剩余劳动力 中国
  • 简介:公社办工业坚持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方针,对提高农业生产技术,解决农业生产大跃进和劳动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促进生产的向前发展,保证今年农业增产计划的实现,都有很大的作用和全省其他地区一样,实现公社化以后,我县公社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生产了大量的各种农具、水利工具、农药、农械、土化肥等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产品,从而大大地缓和

  • 标签: 生产服务 劳动力生产 当前农业生产 产值指标 九澳 妇女劳动力
  • 简介:马克思将人类社会形态存在的农业生产方式划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小农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国改革开放40年,数十载变迁中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顾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历史,结合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和城乡一体化的现实背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为指导,对当前和未来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

  • 标签: 农业生产方式 集约化 合作化 社会化
  • 简介:前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菲律宾的制造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农业在菲律宾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在农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已从1948年的71.5%降到1979年的约53%。农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46年的45.3%下降到1979年的26.1%。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比例,从1950年的约85%下降到1978年的49%。尽管如此,农业在战后菲律宾的经济发展中却一直起着重要的影响:农业部门的

  • 标签: 农业生产 农业部门 菲律宾政府 出口商品结构 劳动力总数 进口粮食
  • 简介:在征服自然、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实际斗争中,出现了一个普遍性的重要问题,这就是农业大跃进的任务与劳动力紧张的矛盾;劳动力合理组织使用与现在劳动组织不完全适应的矛盾.这个问题如果能解决的好,就能够更好地在农业战线上贯彻执行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就能更好地不断地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就能更好地适应当前农业大跃进形势的需要,有效地不断地解决矛盾,促进全面高速度的农业增产.在农业生产上,解决劳动力紧张,提高劳动效率的出路,一

  • 标签: 农业生产 劳动力紧张 劳动效率 劳动组织 共产主义思想 劳动协作
  • 简介:本文采用一种指数来衡量1961-2000年印度尼西亚作物与牲畜农业总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Tornqvist-Theil的产出、投入和总要素生产率环比加权指数(chain-weightedindices)用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偏差,这些偏差可能产生于投入产出价格综合权数(aggregationweights)的相对变化.结果表明,农业总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加快了,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则停滞不前.若不作出新的努力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印度尼西亚关于利用农业增长来促进普遍的农村发展和进一步降低贫困率的目标,就可能难以实现.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农业生产率 农村发展 劳动力 工资 产量
  • 简介:邓子恢从中国农村小农经济现状和保持个体农民利益出发,在农业集体经济中实行借助联系产量的承包机制,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生产权利与经营责任紧密结合起来,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改革的先声,彰显了共产党人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群众观。

  • 标签: 邓子恢 农业 生产责任制 群众观
  • 简介:一九六四年就要过去、一九六五年快到来了。在这年终岁首,北京郊区的广大社员群众正在总结最近几年农业增产的经验,规划明年的农业生产工作,为争取一九六五年全面的更大的丰收而努力。今年,郊区农业生产的形势很好。粮食和棉花都增产了,肥猪、菜、水果、蛋等的商品量也有了比较大的增长。

  • 标签: 农业生产 北京郊区 革命精神 九六 农业建设 革命热情
  • 简介: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近几年在农村建立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只能在总结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加以完善,决不能违背群众的意愿轻率变动,更不能走回头路。”这充分表达了亿万农民的迫切愿望,为稳定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指明了方向。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冲

  • 标签: 胡耀邦同志 群众实践 党的领导 自给性生产 包工包产 共同富裕
  • 简介:抓好农业生产,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增加财政收入,是一个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问题。由于在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的影响,现在从事农村工作的干部,还是粗放型、生产型的同志多,在指导经济发展的督促检查工作中,跳不出老框框,打不...

  • 标签: 农业生产 新时期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民增收 农产品基地建设 市场经济条件
  • 简介:在我国农业集体化事业中,作为主管农村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的邓子恢同志,从1954年到1962年,曾多次提出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但是,他的这一正确主张在当时没有引起全党的重视,并在1962年受到了错误的批判.本文试图对邓子恢同志这一观点形成、发展和遭受挫折的过程作一番历史考察,以便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 标签: 邓子恢 农业生产责任制 集体经济 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 “责任田” 合作社
  • 简介:乡村振兴的实现离不开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则离不开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辅助和支持。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是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有力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组织保障,更是增加农民收入并实现农村发展的基本路径。

  • 标签: 现代农业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 乡村 基本路径 农村发展 农民收入
  • 简介:<正>在东南亚各国,农业的基础都是小农经济。大农场相对来说为数甚少。即使在菲律宾这样的大地产国家,据一九六○年的世界调查,大农场也只占农户总数的百分之二左右,其耕地面积只占可耕地的五分之一弱。尽管东南亚各国把农户划分为大、中、小的标准各不相同,仍然可以发现,大多数

  • 标签: 东南亚 农业生产 发展水平 小农经济 菲律宾 耕地面积
  • 简介:<正>建立农业市场经济,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整套组织协调农业生产的管理方式,已经与当前建立农业市场经济的要求产生了许多摩擦和碰撞。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面对一方是独立分散的商品生产者农民,一方是社会主义大市场,乡村两级如何组织、协调农业生产,尽可能快的缩短农民与市场的距离,这是新形势下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分析与思考。

  • 标签: 农业生产 组织协调 农业市场经济 农民 计划经济体制 乡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