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中国外交转型讨论日益增多,中国外交在“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之间如何平衡问题也经常被提及。国外研究存在一种观点:即中国外交正在变得强硬起来,出现一种“过度自信”(assettive)或非对抗性过度自信外交。外界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特别是中国从经济危机中快速恢复,原本谨滇、低调、规避责任、搭便车中国正在寻求一种更加自信、傲慢、反对当前西方规则体系对外行为,在许多领域提出自身改革主张和政策建议并考验着美国领导能力。

  • 标签: 中国外交 外交政策 “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 过度自信 外交转型
  • 简介:“一边倒”是我国建国初期实行一项重要外交政策。关于该政策形成原因学术界众说纷纭,莫哀一是。但大多数学者只是从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分析,且存在着片面夸大某些方面作用情况,难免失之公允。“一边倒”政策形成绝不单纯是由某一因素所决定,更不是偶然,而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结果。有其历史必然性。

  • 标签: “一边倒”政策 冷战 意识形态 国家利益
  • 简介:奥巴马第二任期外交政策走势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根据其第一任期外交政策特点及其面临新形势,奥巴马第二任期外交政策如何变化将取决于其推动国内经济复苏而获取政治资本、外交团队组成及个人政治遗产目标,调整内容则表现为中东与亚太并举,并试图兼顾跨大西洋联盟关系;加强并借重盟友、重视多边外交平台,既为复苏经济创造条件,又把有限力量集中于对付最主要挑战。奥巴马第二任期外交走势不仅关系到美国全球战略,而且影响国际政治格局,势将对中国战略环境以及中美关系产生广泛影响。

  • 标签: 奥巴马政府 外交政策走势 国际政治格局 中国
  • 简介:奥巴马竞选连任获胜,体现了美国民众对其过去四年执政成绩肯定。未来四年,奥巴马会基本延续其第一任期内外交方针政策,并在一些问题上力图有所突破。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不会变,亚太地区仍是美国外交政策重点。美国将完成从阿富汗撤军。美国对伊朗经济制裁将继续下去。美国将进一步支持叙利亚反对派斗争,推进阿拉伯世界"民主化"进程。美国将全面推动美俄关系发展,并始终关注朝核问题。然而,目前美国国内、国际局势并不乐观,奥巴马在其第二任期内外交政策将受到诸多挑战。美国政治"极化"和社会分化造成了大量矛盾,对奥巴马第二任期施政将造成不利影响。北约内部矛盾重重,美国希望利用北约主导全球事务构想很难实现。西亚北非地区不稳定局势牵制美国战略重心转移。未来阿富汗局势将不容乐观。鉴于国际形势和美国实力变化,奥巴马在其新任期内外交目标很难完全实现,美国外交战略实施将不会一帆风顺。

  • 标签: 美国大选 奥巴马政府 外交政策 巧实力外交 再平衡战略
  • 简介: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冶局在遵义召开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一次极其重要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错误而召开。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路线、方针政策会议。在极端危险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

  • 标签: 独立自主 中国革命 中共中央 第五次反“围剿”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列宁主义
  • 简介:尽管和平心理学领域中研究文献增长迅速,但美国心理学家们对冲突如何解决,和平如何概念化,以及和平如何达成等问题并不太关注。本文回顾了和平心理学悠久历史及其宽广研究范围,并介绍了一个能够用于组织这些研究文献理论模型。此模型建议。可以在四个不同干预切入点上促进和平。作者讨论了积极和平与消极和平之间关系,结构暴力与直接暴力之间关系,以及维持和平、制造和平与重建和平之间关系。本文四位作者还对和平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些挑战性问题,并得出结论认为,在未来十几年间,对于处理人类最急迫问题而言,和平心理学是一个关键性研究领域。

  • 标签: 和平心理学 积极和平 消极和平 冲突 暴力
  • 简介:国际法是以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国际法律体系。实现和平使命是国际法赖以存在重要基础。康德永久和平思想重视国际法制度和组织建设,但忽视了实现和平心理因素。深受康德永久和平思想影响现代国际法体系也偏重于法律制度和国际组织建设,对人类内心和平建设重视不足。虽然一些国际法律文件和个别国际组织已经意识到了内心和平对世界和平重要性,并做出了积极努力,但显然还是很不够。真正永久和平只能从人内心开始实现。国际法应该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现有国际法制度和国际组织建设基础上,更加重视人类内心和平宣传和建设。这是国际法新使命。

  • 标签: 国际法 和平 内心和平
  • 简介:中国一贯重视中拉关系(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关系),中拉官方外交、经贸交流、公共外交不断走向深入.当前,双方共同推进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正面临良好机遇,双方应在官方外交、经贸交流、公共外交等方面做出新努力,为中拉关系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 标签: 公共外交 官方外交 中拉关系 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经贸交流 国家关系
  • 简介:从国家和公众两个维度出发,公共外交可以分为四个象限.象限I中,公共外交以国家为基础、由国家主导;象限II中,公共外交中心由国家向公众转变;象限III中,公共外交基础则由国家转变为公众;象限IV代表了“危机公共外交挑战,国家面临着对抗性公共利益攸关者,公众仍是公共外交控制者.了解对抗性公众动态和开发公共外交IV象限相应战略是未来公共外交最紧迫话题之一.

  • 标签: 公共外交 国家主导 两个维度 公共利益 对抗性 象限
  • 简介:文化外交与对外宣传、公共外交和价值观外交不同,它是以一国政府为主体,在思想、教育、文化等领域,基于主体平等性、方式对等性和相互性、内容相对真实性、目标的长远性,对他国开展持续性的人员交流、文化传播和思想沟通,以渐进实现国家软实力提升和文化推广等目的活动。人文外交是中国特色文化外交概念,强调包容与和谐以及以人为本,人文外交尚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和发展。文化外交可分为思想外交、文明外交和文艺外交三个层次,其中思想外交效力最强,是文化外交核心。近代世界历史表明西方在全球政治中霸权地位离不开西方思想扩张和征服,各种反抗努力失败更显示了思想外交强大力量。中国应该吸取历史经验,通过参与和推动思想和价值观国际讨论、整合制度资源、集中力量服务思想外交、大力开展学术外交等方式加强文化外交,提升中国软实力,实现国家利益。

  • 标签: 文化外交 思想外交 文明外交 文艺外交 人文外交 外交战略
  • 简介:近年来,公共外交逐渐成为我国外交工作新增长点和着力点,和官方外交共同构成了我国多层次多方位外交体系.当前,金融、能源等领域国企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成为我国开展公共外交重要阵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作为我国重要能源企业,在开展公共外交方面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

  • 标签: 外交实践 中石油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公共外交 能源企业 国际化水平
  • 简介:2013年7月6日,在清华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年会上,由察哈尔学会主办“察哈尔圆桌:城市外交理论与实践”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来自外交部、察哈尔学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外交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专家学者就城市外交理论与实践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城市外交是城市作为国际行为体开展公共外交活动.本文根据录音整理,并经各位发言人审阅.

  • 标签: 理论与实践 外交部 城市 上海外国语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 简介: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区委十届八次全会部署要求,进一步深化人大代表深入基层“接地气”活动成效,和平区人大常委会利用9月份的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日,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开展“美丽天津·美丽和平”主题宣讲活动。

  • 标签: 区人大常委会 宣讲活动 和平 天津 人大代表 深入基层
  • 简介:文化外交是以一国政府为主体,在思想、教育、文化等领域,对他国开展持续性的人员交流、文化传播和思想沟通,以渐进实现国家软实力提升和文化推广等目的活动,包括文艺外交、文明外交和思想外交三个层次.文艺外交仅能起一种辅助性、边缘性作用;文明外交可以帮助别国人民认识到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中形成特质;思想外交传播一个国家对世界根本问题系统性知识.

  • 标签: 文化外交 国家软实力 文化传播 人员交流 思想沟通 文化推广
  • 简介:从官方层面和中国驻外外交个体角度来看,政府公共外交能力构成要素包括娴熟语言能力、把握国情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现代传播知识和媒体应对能力、项目执行能力以及自信和主动六个方面.应当通过培训、交流与实践,不断提升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训练有素、行之有效、谙熟国际惯例、懂得对方习惯、了解中国国情、熟悉本国政策公共外交人才队伍.

  • 标签: 能力要素 公共外交 政府 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国国情 国际惯例
  • 简介:对于“走出去”中企业而言,分享是企业践行公共外交,为自身和母国赢得东道国尊重与支持重要基础.如何做到分享呢?要找准对象,了解对象之所需,用合适方式分享合适内容.

  • 标签: 公共外交 企业 “走出去” 东道国
  • 简介:中国迎来了公共外交时代,也迎来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时代.智库可成为公共外交灵魂工程师,可以通过影响政策、塑造舆论、培养人才这三方面为公共外交发挥作用.中国特色智库在公共外交新时代使命有三个:一是精神立国;二是打造中国梦;三是国际合作先驱.为此,中国大学、企业和媒体,都应增加智库方面投入,甚至向智库方向转型,培养智库型大学、智库型企业、智库型媒体.

  • 标签: 公共外交 智库 中国特色 灵魂工程师 国际合作 中国梦
  • 简介:日前,习近平主席在同奥巴马共同会见记者时指出,中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前无古人、后启来者。中美需要在加强对话、增加互信、发展合作、管控分歧过程中,不断推进新型大国关系建设。

  • 标签: 中国外交 转型 大国关系 奥巴马 习近平 中美
  • 简介:十个手指各有长短,国家间认识上存在差异并不奇怪,如何对待差异才是关键5月19-27日,李克强总理对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和德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其担任总理职务之后首次出访,因而备受关注。在访问过程中,李总理与四国领导人进行了深入会谈,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发表了一系列

  • 标签: 共赢效应 外交理念 李克强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