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贫血已经是全球性的广泛流行的营养疾病之一,它严重的威胁到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贫血的主要原因是--缺铁。小朋友们知不知道贫血都有哪些症状呢?现在大多数缺铁性贫血的儿童主要表现的症状是:面色苍白,头昏,食欲不振,不愿意吃东西,乏力,缺铁还会影响智力发育,往往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也随之下降,很努力地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智力发育 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力 健康成长 知不知
  • 简介:运动性贫血是竞技体育中从事高强度训练运动员中的一种常见症状,严重影响着运动员的身体发育和健康,制约着运动成绩的发挥.其发生机理中运动引起红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是运动性贫血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以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从红细胞膜的结构和红细胞的变形性两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探讨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理,为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运动性贫血 红细胞膜 关系
  • 简介:运动性贫血是竞技体育中运动员容易出现的一种机能低下的状态,是造成运动员运动能力下降,影响运动训练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血浆容量的增加、运动型缺铁状态和红细胞溶血三个方面论述了运动型运动性贫血的机理。

  • 标签: 运动性贫血 血浆容量 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溶血
  • 简介:运动性贫血的治疗俞洁,郭海英,李越(浙江省体科所310004)牟睐(浙江省医药发展公司310006)运动性贫血是运动员在不断的训练比赛中产生的非病理因素引起的贫血。血红蛋白直接影响机体的有氧能力。优秀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常高于一般正常人。国内诊断贫血的血...

  • 标签: 运动性贫血 运动员贫血 血红蛋 综合治疗 优秀运动员 血清微量元素
  • 简介:摘要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是由于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所至。形态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疾病的症状,症状与贫血程度和起病的缓急相关。影响缺铁性贫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针对不同的病因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治疗
  • 简介:摘要炎症性贫血是一类促炎因子-铁调素-膜铁转运蛋白轴紊乱引发的“铁失利用”性贫血,是对传统“慢性病贫血”的完善和补充。炎症性贫血精准描述了此类贫血的发病机制,拓宽了疾病范畴,更新了诊断标准,使其治疗策略更加完善。

  • 标签: 炎症性贫血 定义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作为一种独立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AA)已被人们认识一个多世纪了,至今确诊该病仍需排除其他骨髓衰竭性疾病,即排除诊断。因为目前还没有一个参数可以敏感、特异地诊断AA,排除诊断实属无奈。因此,应进一步寻找 AA 有意义的诊断参数,以建立该疾病的直接诊断方案,并使其与其他骨髓衰竭疾病相鉴别,如先天性骨髓衰竭、低增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A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综合征、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意义不明的克隆性血细胞减少症、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急性造血阻滞和意义不明的特发性血细胞减少症。有助于鉴别 AA 与其他骨髓衰竭的新型标志物和技术应该用于AA的诊断。对排除诊断认识与应用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被排除疾病诊治正确性,更关系到AA诊断、治疗和研究质量。

  • 标签: 贫血,再生障碍性 排除诊断
  • 简介:儿童营养性盆血大多由缺铁引起,而轻度的营养性贫血一般不易被发现,贫血起病较慢,在孩子身上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只在其他疾病验血时才发现血红蛋白低。

  • 标签: 营养性 贫血 儿童 血红蛋白
  • 简介: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运动性贫血主要是以下三种原因造成的:1)运动引起高血容量反应;2)红细胞机械损伤、破坏、溶血;3)运动员需铁,耗铁剧增,铁吸收或供应不足。高血容量反应是运动训练适应性的表现,不会造成真正意义上的贫血;而红细胞溶血和铁缺乏对运动员不利,可导致临床意义上的贫血

  • 标签: 诊断 血容量 溶血 运动性贫血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manpowergenere-organizingErythropoietin-MGROE)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失败原因、补救措施及不良反应。方法分析11例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应用人工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1例肾性贫血患者病因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者6例,糖尿病肾病者2例,高血压者2例;贫血程度轻度贫血者3例,中度贫血者7例,重度贫血1例;有低蛋白血症者8例,无低蛋白血症者4例;透析频度每周2至3次者6例,每2周3次者3例,每周1次者1例;在应用人工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期间均补充铁剂。11例应用人工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浓度稳定在100g/L左右者6例,血红蛋白浓度在60~90g/L者3例,血红蛋白浓度在30~60g/L者2例;应用人工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后引起高血压加重者3例,透析器复用次数较应用前减少者4例,应用人工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后血钾升高者3例。结论人工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肯定,但其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应注意其不良反应。

  • 标签: 肾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素
  • 简介:摘要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理显示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髓逐渐减少,骨髓小粒空虚,造血组织被脂肪细胞取代,这种骨髓脂肪组织取代造血组织的进程称为骨髓脂肪化。骨髓脂肪是造血微环境中重要成分,骨髓脂肪和其分泌的脂肪因子对造血具有促进/抑制的双相作用,对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脂肪化机制探索将有助于对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发病机制的了解。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脂肪 脂肪因子 造血微环境
  • 简介:摘要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与造血微环境损害,该种疾病与造血干细胞、机体免疫功能紊乱、造血微环境异常有关,该种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本文主要就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本指南由肾脏病和血液净化专家组成的编写委员会共同编写,系统介绍了肾性贫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与病情评估、治疗原则、靶目标与具体方案、治疗低反应性以及特殊肾脏疾病患者贫血诊疗。本指南针对如何规范诊断肾性贫血,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应用的时机和靶目标,如何评估铁状态以及铁剂应用的时机和靶目标,非透析、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贫血治疗方案,肾移植、儿童、老年与糖尿病患者的贫血治疗方案,如何规范应用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等6个主要临床问题,同时借鉴和参考了目前国内外肾性贫血相关临床指南。目的在于指导、规范肾性贫血的诊断以及ESAs、铁剂和HIF-PHI的合理应用,提高肾性贫血诊疗水平。

  • 标签: 贫血 肾疾病 实践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癌性贫血患者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表达状态,并用三七总皂苷治疗癌性贫血患者,观察治疗前后体内EPO的变化。方法患者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三七总皂苷治疗组。运用酶联免疫法及临床常规检查,测定各组患者每周内EPO的动态变化,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三七总皂苷治疗组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三七总皂苷治疗组治疗前、后相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癌性贫血患者中呈高表达,且三七总皂苷可使癌性贫血患者体内EPO进一步升高,具有正向调控作用。

  • 标签: 促红细胞生成素 癌性贫血 表达 调控 三七总皂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