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真正名副其实的疯狂艺术家应以明代最为出名.根据历史文献中患"疯狂症"的叙述,结合分析对身心产生影响的胡宗宪事件和坎坷的个人生活,并运用精神病学的原理对病因、症状进行梳理和论证,可以得出,患有精神病之癔症.

  • 标签: 徐渭 疯狂 癔症 病因
  • 简介:摘要传统儒家在以文字绘画表述情感的时候,往往恪守礼教,讲求“发乎情,止乎礼”,而文长站在明末复古运动的时间节点上,大胆地开启了“发乎情不止于礼”的时代。复制和模仿,是国人在艺术中,乃至于各行各业中都最擅长的一门学问,而创新和听从内心却鲜有人为。艺术界有句话叫“学人者生,拟人者死”,在复古运动的负面影响下,一味学古泥古的风气弥漫在晚明的画坛中,文长却自成一派,以“师心纵横,不傍门户”的见解和作为,他跳出传统的格式程序,放弃经典的精心勾摹,以大片淋漓的笔墨画出形形色色带着情绪的生命,让人看出花鸟鱼虫的客观喜悲。将阳明心学的“师心说”引入艺术领域生根开花,从而在整个明末画史中脱颖而出,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可以说是明中叶以来的浪漫思潮在绘画领域的集中代表。正如哲学上的李贽,戏曲中的汤显祖,小说中的吴承恩,诗文中的袁中郎一样,他们基本同时而连成一气。”本文就绘画美学影响做一次探讨。

  • 标签: 徐渭 绘画美学 重情真我
  • 简介:对佛教有较深体悟,他的释家类题材诗歌中或记寺庙游览经历,或叙参禅访道体验,或赞佛题画。作品中借佛教时空思想阐发他对西学输入后新的世界图景的认识;借佛教无分别的观念,抒发平等、一如的理念;借佛教性相观念阐释对外物的体认。因师事季本,深受阳明心学影响,在佛学表述中明显带有心学烙印。

  • 标签: 徐渭 释家类诗歌 题材类别 佛理禅境 心学烙印
  • 简介:是晚明声名卓著的花鸟画大家。他所开创的大写意花鸟画派对其之后四百余年的花鸟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绘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为愤激不平的情感抒发、恣意纵横的笔墨语言和狂怪豪迈的美学风格三个方面。其艺术风格的形成既与晚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是他一生坎坷不平狂狷人格的艺术体现。

  • 标签: 徐渭 花鸟画 大写意
  • 简介:提起,人们会自然地想到他的杂剧《四声猿》和戏曲论著《南词叙录》。其实,他的文学成就远不止于此,他的诗文书画都有相当高的造诣。《明史》本传说:“天才超轶,诗文绝出伦辈。善草书,工写花草竹石。”他也自称:“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陶望龄《文长传》,《四声猿·附录》)不过,由于在戏曲方面的成就特别大,反倒使他在诗文书画方面默默无闻了。

  • 标签: 文学 精神 革新 戏曲 书画
  • 简介:在复古主义盛行的明代中期,大胆地替南戏张目,提倡本色,反对模拟因袭和以时文人戏,继承和发扬了前人的“本色论”。以自我表现与自我宣泄为核心的个性意识,也全面地展现在他本于自然之旨并以“真”为核心的“本色论”中,是唐宋派本色论到公安派本色论的桥梁。

  • 标签: 徐渭 本色 本真性 本然性
  • 简介:<正>上海博物馆藏有明代著名的草书杜甫七律诗《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字轴。[1]他曾经自白道:"余读书卧龙山之巅,每于风雨晦暝时,辄呼杜甫。嗟乎,唐以诗赋取士,如李杜者不得举进士;元以曲取士,而今啧啧于人口如王

  • 标签: 写意花鸟画 李杜 钗股 陈道复 怀西 诗赋
  • 简介:(1521-1593年)初字文清,更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田水月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六岁入小学,书一授数百字,不再目,立诵师所。”十岁“能识文义,且能措词……”《集》二十岁时考取秀才,但在此后连续八次的乡试中均名落孙山。青年时期的兴趣广泛,于诗、文、书、画、戏曲等无所不通。自言“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陶望龄《文长传》)但其书画的艺术价值,当时尚不能广为人知,故其晚境

  • 标签: 徐渭 书画作品 诗稿 手卷 真伪辨析 书写时间
  • 简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他的理论著作,为古代专论南戏的唯一著作,集中体现了对于南戏发展创作等多方面的思考总结,不论是对南戏、"本色"论,还是对其后文人的戏曲创作来说都有着重要的贡献和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 标签: 徐渭 《南词叙录》 南戏 "本色"论
  • 简介:<正>《四声猿》杂剧是明代杰出的史学家、艺术家兼戏剧家(1521—1593年)的作品,它是由四部不同折数、曲调不一的杂剧,即《雌木兰》(北二折)、《狂鼓史》(北一折)、《翠乡梦》(南北二折)、《女状元》(南北五折)组成。《四声猿》不但在体制、曲调上对传统的北杂剧进行有意识的改造,为后来的南杂剧兴起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在艺术上突出了出“奇”的创作风格,体现了作者桀骜不驯,敢于嘲弄封建礼教的思想品格,是明代杂剧中有影响的作品。《四声猿》虽在故事本源上,都是对前人或民间流传的文艺作品进行改造和加工,然这种

  • 标签: 徐渭 杂剧作家 花木兰 创作风格 状元 故事
  • 简介:明清时代,戏曲繁盛,但在现实的苦难、幻境的浪漫与技巧的高妙中,若论别致有味、能发人深省的当推(公元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明代绍兴人。他不仅多才多艺,诗文、书画、戏曲冠绝一时,而且洞悉人生、寻幽览胜,常有妙不可言之处。因而袁中郎赞文长:"其胸中有勃

  • 标签: 人生 徐渭 戏曲 明清时代 生活中 袁中郎
  • 简介:摘要: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家不少,但往往还是有些“可怜”的艺术家,因为各种原因被忽视了他们的艺术成就,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人物。关于,在中国美术史的记述中并不是最被提及的,但可能是最离经叛道的艺术家之一。而关于的艺术成就,往往更多的关注在他的绘画和人生轶事。而他的书法则较少被提及,但是,这么一个极具性格的艺术家,在书法上也具有独到的、超越时代的艺术成就。

  • 标签: 徐渭 艺术精神 书法艺术
  • 简介:唐代诗人王维精诗工画擅乐。深湛的艺术修养,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人微的感受,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

  • 标签: 唐代诗人 艺术修养 自然美 王维 感受 神韵
  • 简介:“山人”是我国古代一个特殊的群体,晚明和清中叶分别是明代和清代两个很独特的时期。独特的社会背景使这两个时期封建文人的思想和心态发生了极大变化,“山人”这个群体的内涵也与前朝有了很大不同,并逐渐从士人中游离出来,发展成为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本文以晚明山人和清中叶山人郑燮为例,分析比较他们矛盾的个性以及他们儒士心态和狂士心态的表现及形成原因,以此了解这两个时期的世风和士风。

  • 标签: 山人 心态 徐渭 郑燮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