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本院进行预防接种的80例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0人。结果:相比于对照组(25.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较低(P

  • 标签: 安全预防接种 护理干预 儿童预防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防接种门诊与接种儿童的沟通技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预防接种儿童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儿童均5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接种前、接种时、接种后加强沟通,比较两组儿童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预防接种儿童家属进行相应的沟通有利于提高预防接种的护理质量,为儿童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有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 标签: 预防接种 儿童 沟通 技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当病原体侵八人体时,身体就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物质,叫作抗体。如再发生这种病原体侵入人体,人体就有抵抗力而不会得此病。预防接种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进行人工预防。婴儿出生以后,随着一天天长大,原体内由母体带来的抗体(即抵抗疾病的能力)逐渐减弱或消失,因此,必须适时地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增强儿童防病能力,减少其患传染病的几率,维护儿童健康成长。

  • 标签: 预防接种 孩子 儿童健康 病原体 人体 传染病
  • 简介:摘要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科学规范推荐带状疱疹疫苗免疫接种无疑对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科分会和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老年性皮肤病研究中心组织皮肤科、感染科、预防医学、风湿免疫科、疼痛科等多个学科专家,就带状疱疹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人群免疫策略等问题进行反复讨论并达成共识,以指导其科学、合理化接种

  • 标签: 疱疹,带状 疫苗 预防 规范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对异常反应的系统评价,了解常见的异常反应类型,并对常见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等级划分,为有关部门制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损害分级标准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预防接种 异常反应 等级
  • 简介:摘要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罹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尤其是今年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严重流行态势仍将持续,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而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占用。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和三价减毒活流感疫苗(LAIV3),IIV3包括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IIV4为裂解疫苗,LAIV为减毒疫苗。流感疫苗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属于非免疫规划类疫苗,实行自愿、自费接种。2018—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印发了当年度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一年来,新的研究证据在国内外发表,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应用工作,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2020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形成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本指南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尤其是我国的研究结果,包括流感疾病负担、疫苗效果、疫苗安全性监测、疫苗预防接种成本效果等;第二,更新了一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感防控有关政策和措施;第三,更新了我国2021—2022年度国内批准上市及批签发的流感疫苗种类;第四,更新了本年度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组分;第五,更新了2021—2022年度的流感疫苗接种建议。本指南建议:原则上,接种服务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且无禁忌证的人提供接种服务。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的接种间隔应>14 d。对可接种不同类型、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由受种者自愿选择接种任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结合今年新冠疫情形势,为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和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影响,推荐按照优先顺序对重点和高风险人群进行接种:①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②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③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④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⑤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妊娠的女性。首次接种或既往接种<2剂次流感疫苗的6月龄~8岁儿童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对IIV或LAIV均建议上述原则;2020—2021年度或以前接种过≥2剂次流感疫苗的儿童,建议接种1剂次;≥9岁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次。建议各地在疫苗供应到位后尽快安排接种工作,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对10月底前未接种的对象,接种单位在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提供接种服务。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IIV。本指南适用于从事流感防控相关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预防接种点的接种人员,各级医疗机构儿科、内科、感染科等医务人员,以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人员。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指南今后亦将定期更新、完善。

  • 标签: 流感 疾病负担 疫苗 预防接种 技术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护理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本院进行接种的儿童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不良反应护理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60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0.0%)、接种依从性(91.7%)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8.3%)较低(P

  • 标签: 儿童 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分析2007-2009年度社区儿童预防接种家长满意度状况。方法:采用改善环境,有技巧的沟通,爱护幼儿及尊重家长等。结果:有效的心理护理能提高接种成功率,减少接种人员与受接种儿童家长的纠纷,提高满意度。结论:在2007-2009年度通过社区预防接种门诊对72对家长的调查分析,得出家长满意度逐年增加。

  • 标签: 社区 儿童预防接种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预防接种中社区护理干预的疗效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150例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根据预防接种的不同阶段(前、中、后)采用综合社区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10/75),实验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为2.67%(2/7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家长满意度(8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小儿预防接种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家长满意度和配合程度高,提高了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小儿预防接种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玉林市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玉林市2013年的AEFI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2013年玉林市监测系统共报告AEFI61例,报告发生率为1.86/10万剂。其中一般反应38例,(62.30%);预防接种异常反应19例(31.15%);偶合症3例(4.92%);接种事故1例(1.64%)。≤1岁44例(72.13%);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涉及12种疫苗,2种二类疫苗,在一类疫苗中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占37.93%,白破二联疫苗占12.07%,卡介苗占10.34%;估算报告发生率在0.17/10万剂~9.87/10万剂。结论通过监测数据表明,玉林市AEFI监测系统运转良好,AEFI主要发生在小年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接种早期;应加强自费疫苗的使用情况监测和人员培训,加强AEFI工作督导,确保监测工作质量。

  • 标签: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
  • 简介:摘要秋冬季节气温低,为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生存和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可能发生呼吸道病原的共同循环和叠加流行。为了更好地促进新冠病毒肺炎大流行下我国的流感防控和流感疫苗应用,本文从2021—2022季节流感流行风险研判和防控举措、新冠病毒肺炎大流行下的流感疫苗接种政策、从群医学视角促进流感疫苗预防接种等三方面分析,呼吁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不能影响其他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正常接种,促进流感疫苗接种政策,改进免疫服务便利性,提升流感疫苗接种率,保护公众健康,助力疫情防控。

  • 标签: 流感,人 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湘市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对传染病防控的意义,宣召有效策略加强流动儿童传染病防控。方法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集本地区流动儿童160例为研究对象,开展预防接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我市160例流动儿童的防接种建卡建证率为78.13%(125/160),其中有17.50%(28/160)的儿童是在原居住地进行建卡建证的,其余60.62%(97/126)的儿童在入住地建卡建证;原居住地与入住地建卡建证率差异显著;1-2岁、3-4岁以及5-6岁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率、疫苗接种成功率以及家长知晓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越小疫苗接种率、疫苗接种成功率以及家长知晓率越高。结论临湘市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对传染病防控意义重大,本市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主动建档建卡、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不断提升门诊接种医生的综合水平等工作,以此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有效防控传染病。

  • 标签: 流动儿童 预防接种管理 传染病防控
  • 简介:同一种疫苗为什么要分几次接种?错过了一次接种怎么办?明明接种了疫苗,怎么还会得病?……别急,要提升肌体的免疫保护水平,医生有不少办法。

  • 标签: 疫苗接种 保健知识 预防措施 医疗卫生行业
  • 简介:什么是联合疫苗?联合疫苗是将几种疫苗合并起来制作成一种疫苗。捌门熟悉的联合疫苗有二联、三联疫苗,如白喉一破伤风二联疫苗、百日咳一白喉一破伤风三联疫茧、麻疹一风疹一腮腺炎联合疫苗等。

  • 标签: 疫苗接种 伤风 腮腺炎 麻疹 宝宝
  • 简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发现那些经常生点感冒发烧之类小病的人,寿命往往不见得短;倒是那些平时看起来壮得像头牛,从来都不生病的人,一旦生病就常常是恶性肿瘤之类的恶疾。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已有解释:肿瘤的发生,是机体免疫监控系统障碍导致细胞增生无度的结果。不时生点小病的人,其免疫系统经常被启动,保持相当的警惕性,一有风吹草动,立刻投入战斗。

  • 标签: 赏识教育 素质教育 挫折教育 心理承受能力
  • 简介:我家宝宝现在2岁半了。1岁的时候,爷爷奶奶带他在县里的防疫站分两次接种了4支疫苗,第一次接种的是甲肝疫苗和水痘疫苗,第二次接种的是乙肝加强和麻疹疫苗。后末我拿着疫苗接种本到市里的防疫站接种时,医生看了接种记录后说,宝宝1岁时接种的4种疫苗中有2种打错了,应该在宝宝1岁半以后接种

  • 标签: 疫苗接种 防疫站 宝宝 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