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自行设计胫骨骨膜-复合体移植治疗Hepple Ⅴ期距软骨损伤(OLTs)的中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分析2011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中心接受治疗的30例Hepple Ⅴ期OLT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0±11)岁。对患者进行自体胫骨骨膜-复合体移植治疗,进行至少2年的随访,对比分析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的足踝关节预后评分(FAOS)、美国骨科足踝关节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简化症状评估(SSE)和影像学结果。结果患者平均随访63.9个月(24~110个月),29例(96.7%)患者疗效满意。末次随访时,患者FAOS由术前的(53.5±6.2)分升至(88.4±6.6)分,AOFAS从术前(61.6±8.2)分升至(90.8±6.8)分,VAS评分由(4.3±0.2)分降至(0.7±0.7)分,以上指标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前SSE评分14例为差(46.7%),16例(53.3%)为一般,末次随访时,优23例(76.7%),良6例(20%),一般1例(3.3%)。影像学检查显示25例(83.3%)囊变治愈,表面的修复组织表现出良好的软骨缺损填充,随着时间的推移未发现退变的迹象。然而,与正常关节软骨相比,所有修复组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异质信号。结论自体胫骨骨膜-复合体移植治疗HeppleⅤ期OLTs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中远期临床效果确切。

  • 标签: 距骨 距骨骨软骨损伤 胫骨 骨膜-骨复合体 移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肢端肥大症患者转换标记物水平和平衡状态的变化及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9年10月南京鼓楼医院确诊的肢端肥大症患者68例(治疗后随访资料完善者39例)。同时选择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匹配的肾上腺无功能瘤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转换标记物水平及重塑指数;肢端肥大症患者根据术后生化是否完全缓解分为非缓解组和缓解组,分别比较治疗前后代谢相关指标变化;利用相关性及回归模型分析肢端肥大症患者转换标记物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肢端肥大症患者血钙及血磷水平高,血清PTH水平低(均P<0.01)。钙素[45.98(31.98,60.27)比15.83(12.74,19.96)ng/ml,P<0.01]、血清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115.50(72.64,145.90)比 36.45(30.45,44.28)ng/ml,P<0.01]与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交联(CTX)[1.12(0.79,1.56)比 0.37(0.30,0.50)ng/ml,P<0.0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肢端肥大症患者重塑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4.27(1.31,5.99)比0.03(-0.38,0.63),P<0.01]。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是钙素(β = 0.610,P<0.001)、P1NP(β = 0.601,P<0.001)及CTX(β = 0.596,P<0.001)的独立影响因素。非缓解组和缓解组经治疗生化异常改善后,血钙及血磷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非缓解组和缓解组治疗后血清PTH水平较前升高,而转换标记物及平衡Z值均降低,但仅在缓解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化异常完全缓解的肢端肥大症患者转换指标及重塑指数可恢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均P>0.05)。结论肢端肥大症患者呈非PTH依赖的钙磷代谢异常及高转换状态,总体形成大于吸收,并且与肢端肥大症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治疗后随着循环生长激素(GH)及IGF-1水平下降,高转换状态改善达到平衡状态。

  • 标签: 肢端肥大症 骨转换标记物 骨平衡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距体内松质的具体走行及结构,以了解力在内传递的机制,为距骨折的复位及假体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在2020年1月于天津医院骨科获取20对共40例完整的成人距标本进行Micro-CT扫描,分别计算距骨头、颈、体的体积分数、表面积分数、小梁厚度、小梁数目、小梁间距及小梁模式因子,分别对相同侧别不同部位以及相同部位不同侧别的各项参数的差异进行比较;使用硬组织切片机分别在冠状面、矢状面及水平面将距切成2 mm厚的薄片,随后使用高分辨X线依次对切片进行扫描,对内结构进行观察描述。结果距内外侧及左右侧小梁体积分数、表面积分数、小梁厚度、小梁数目、小梁间距及小梁模式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距骨头、颈及体部小梁数目分别为(1.608±0.150)、(1.639±0.142)、(1.749±0.159)个;距骨头、颈及体部小梁间距(μm)分别为0.378±0.054、0.370±0.053、0.331±0.062;距骨头、颈及体部小梁模式因子(mm-1)分别为-0.407±0.699、-0.478±0.848、-1.029±0.851;距骨头、颈分别与距体小梁在小梁数目、小梁间距及小梁模式因子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冠状面、矢状面、水平面观察发现距体小梁结构由前后走行的相互平行垂直排列的板状小梁组成,距颈小梁为外上到内下扭转的网状板结构,呈后向前走行,距骨头部小梁由类似平行排列的半弧形外上内下走行的小梁构成。结论距小梁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功能性,故骨折后应达到解剖复位标准;同时,关节内距假体的设计需对假体在行走、站立状态下的应力分布及方向做充分考虑。

  • 标签: 距骨 骨折 骨小梁 Micro-CT 松质骨
  • 简介:摘要皮质轨迹(CBT)螺钉技术具有生物力学稳定、切口小、对后方软组织剥离少、术后康复快等优势,自提出以来受到了广泛认可。CBT螺钉技术使用CBT螺钉进行固定,其头端螺纹螺距较尾端更近,增大了螺钉与皮质的接触面积。近些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腰椎翻修、邻近椎体疾病等脊柱外科疾病。本文将从CBT螺钉技术的手术技术、拓展应用、生物力学特点、优缺点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骨螺丝 皮质骨轨迹螺钉 椎弓根螺钉 脊柱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一直以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腰椎融合术都被认为是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的金标准,但在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中,该术式常不能使患者获得长期满意的结果。近年来,皮质轨迹螺钉的出现成为了处理这些问题的另一种选择。随着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深入,学者发现皮质螺钉内固定有助于提高固定强度、降低手术创伤、加速术后康复。本文基于目前的循证研究与临床应用体会,分析皮质螺钉的研究热点问题,介绍临床实践中的体会,为同道提供参考。

  • 标签: 骨螺丝 皮质骨轨迹螺钉 腰椎 应用 展望
  • 简介:摘要:运用语用学中的预设理论解读篇章的新视角为指称预设、语境预设、背景预设、对象预设。从预设视阈下的这四个着眼点以经典推理小说《人拼图》为例,研究了作者如何通过预设的应用构架推理小说行文,分析了预设在推理小说阅读实践的应用和作用,为更准确、更透彻地理解推理小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也为语用学指导篇章分析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 标签: 语用学 预设 推理小说
  • 简介:摘要:正如西方绘画艺术强调形式与西方“数”的宇宙观互为表里那样,中国绘画艺术强调生气与中国文化也互为表里,老子将水抬到了一个“几于道”的至高地位,这一思想为后世中华文化艺术思想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乃至于后世对于“水”的体认不断达到新的高度,“水”的内涵也被不断为历代哲人所训。

  • 标签: 没骨画,没骨创作,国画,水法
  • 简介:摘要:“没”花鸟在中国花鸟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恽寿平是清初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兼善山水和花鸟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恽寿平看到清初画坛一味崇古、摹古、仿古的种种弊端,希望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探索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道路。他认真刻苦,注重写生,不断探索,敢于创新,经过自己的反复实践和不断探索研究自立新意,形成了一种色彩清淡、雅俗共赏为特征的“没”花鸟画法,在中国画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 标签: 清雅秀丽 恽寿平 没骨 花卉
  • 简介:摘要距是连接足与下肢的关键结构,在创伤后极易发生缺血性坏死,距骨坏死治疗的目标在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尽可能地保留踝关节及后足功能。本文拟从距的解剖及生物特性、距骨坏死临床分期、距骨坏死的保守治疗和传统手术方法及距假体的最新进展等几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距骨坏死 踝关节融合术 全踝关节假体置换术 3D打印 全距骨假体
  • 简介:摘要皮质轨迹(CBT)螺钉技术在临床应用之初以应用于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为主,下腰椎单节段或双节段占大部分。随着技术熟练和器械改进,疾病种类不断拓展,并且能与传统椎弓根螺钉技术搭配使用,在邻椎病翻修微创治疗和重度骨质疏松患者椎体强化固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CBT技术并未得到广泛应用,仍有相关问题需要明确及进一步研究。本文就腰椎CBT螺钉技术的应用拓展及其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 标签: 骨螺丝 皮质骨轨迹螺钉 腰椎 应用拓展
  • 简介:摘要:本文论述广西地域特色没花鸟画实践教学探索研究,总结实践教学策略。从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了解没花鸟画绘画语汇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格调。介绍图片采集方法、调查报告的整理编写方式,协助学生选取、整理、记录合适的素材。及时对实践教学中收集到的素材进行整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创作意识等方面展开论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应用腓骨横向搬移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应用腓骨横向搬移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9例,男7例,女2例,年龄43~66(55±9)岁,Wagner分级:2级2例、3级5例、4级2例,均为缺血性溃疡或缺血-神经性溃疡,检测患肢足背经皮氧分压(TcPO2),并随访记录溃疡愈合及TcPO2变化情况。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8(23±12)个月,患足溃疡均愈合,愈合时间2~8(4.2±1.9)个月,均获得保肢,未出现皮肤坏死、针道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前患足TcPO2为(28.6±3.8)mmHg(1 mmHg=0.133 kPa),术后3个月为(35.0±5.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发现腓骨横向搬移技术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足微循环功能,促进溃疡愈合,且操作简便、并发症少。

  • 标签: 腓骨 横向骨搬移 糖尿病足 溃疡 疗效
  • 简介:摘要Erdheim-Chester病(ECD)是罕见的多系统受累组织细胞浸润性疾病,最常受累,但临床及常规影像学表现不特异,活检风险高、创伤大,导致本病诊治困难。本文详细描述一例发作性痛-四肢骨硬化的中年女性的骨病变及鉴别诊断,对于影像学提示对称性多发长骨骨干骨质硬化的患者应高度警惕ECD,及时完善活检,为该类罕见疾病提供临床诊治经验。

  • 标签: Erdheim-Chester病 骨痛 骨硬化
  • 简介:摘要使用抗生素水泥占位器的二期翻修一直是治疗假体周围感染的金标准。目前常用的添加到水泥中的抗生素包括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万古霉素。如果细菌对这些药物耐药或患者无法耐受这些药物时,需要除了氨基糖苷类和糖肽类以外的药物来治疗和预防假体周围感染。达托霉素对骨骼的渗透性能好,对产生生物膜的葡萄球菌显示出与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或替加环素相似或更高的疗效。这些特点对于假体周围感染的治疗至关重要。

  • 标签: 达托霉素 抗生素骨水泥 假体周围感染 万古霉素
  • 简介:摘 要:《大凉山》是彝族著名诗人倮伍拉且先生的诗歌创作总集,作者以真挚的个人感情再现文学艺术的魅力,本文既着重于文本的细读,从微观上做到评析的细化;也力图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宏观地把握彝族诗歌发展的历史进程、创作母题及其典型特征。由表层的地标与物种特色的展示向着诗意的哲思进发,体现“情感物吟志 风清峻”的情感理念与审美追求。

  • 标签: 《大凉山》 诗歌 原生态意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质轨迹(CBT)螺钉固定结合后路中线腰椎融合术(MIDLF)在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邻椎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9年8月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骨科应用CBT结合MIDLF技术治疗的16例MIDLF术后邻椎病翻修手术患者的资料,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68±6)岁。手术原因:神经根痛4例、间歇性跛行10例、顽固性腰痛2例;初次手术融合的节段数:1节段11例,2节段5例,与初次手术间隔时间为(7.5±2.0)年。翻修手术节段:1例L2/3,6例L3/4,7例L4/5,2例L5/S1。患者术前均摄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并行CT及MRI扫描检查。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并发症等。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前、各次随访时腰腿痛情况,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表,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的功能改善情况。结果1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70±30)min(120~240 min);术中出血量(220±45)ml(100~280 ml)。1例峡部轻微劈裂,微调进钉点后顺利置入螺钉,1例术中脑脊液渗漏,术后予去枕平卧、加强抗感染对症处理后好转。随访时间(19.5±1.3)个月。术前VAS腰痛评分(2.9±1.7)分,末次随访为(1.8±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VAS腿痛评分(5.9±1.5)分,末次随访为(1.5±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ODI评分(34.5±3.2)分,末次随访(12.6±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BT内固定技术结合MIDLF用于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邻椎病,具有损伤小、操作方便的优点,手术效果良好,可作为邻椎病翻修手术方案一种选择。

  • 标签: 脊柱融合术 皮质骨轨迹螺钉 邻椎病 腰椎后路融合手术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盲法手触识对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方式分河源市卫生学校48名护理学专业学生作为对照组24名和观察组24名。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观察组给予盲法手触识教学,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相比传统教学的对照组,实施盲法手触识教学的观察组两组课程开设情况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效果的评分较对照组明显较高,且课程教学建议评分较对照组明显较低(P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传统教学 盲法手触识骨
  • 简介:摘要评估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踝关节镜下切除腓骨下小结合改良Broström术治疗伴有腓骨下小的踝关节外侧疼痛的15例患者的临床效果。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40±16)岁,术前症状持续平均7.8个月(1.0~27.0个月)。比较术前与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骨科足踝关节协会(AOFAS)踝-后足和Karlsson-Peterson(KP)评分的差异,15例患者随访(12.0±0.5)个月。VAS疼痛评分从术前(5.5±1.3)分降至随访时的(1.6±1.1)分,AOFAS评分由(68.0±9.0)分升至(86.5±7.1)分,KP评分从(65.2±14.0)分升至(86.9±8.1)分,三种评分术后改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一例患者出现术后切口不愈合、皮肤坏死、关节内感染等并发症。可见踝关节镜下探查清理、切除腓骨下小及距腓前韧带加强修复是治疗该疾病的理想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踝关节 腓骨下小骨 踝关节镜 踝关节撞击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