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报道1例15岁肥胖少年距软骨损伤合并痛风的病例。患者2年前扭伤致左侧踝关节疼痛,加重1个月就诊,诊断为左侧距软骨损伤、高尿酸血症。行关节镜探查术,发现受损软骨表面呈白色尿酸盐结晶。通过文献复习,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在青少年肥胖人群中呈上升趋势,可使外伤导致的距软骨损伤加重。

  • 标签: 距骨 软骨损伤 痛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第1跖骨远端斜行截和Youngswick截术对Ⅲ、Ⅳ期踇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宁波市第六医院接受第1跖骨远端截治疗的29例(33足)Ⅲ、Ⅳ期踇僵硬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9例,年龄45~67岁,平均(56±6)岁。17例18足行第1跖骨远端斜行截骨术,12例15足行Youngswick截术。比较两组术前、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踇趾功能评分、第1跖趾关节活动度、第1跖趾关节间隙。手术前后数据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第1跖骨远端斜行截和Youngswick截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1±0.2)、(1.3±0.1)h,术中出血分别为35(25,36)ml、35(30,40)ml。随访时间为12~4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生不愈合、延迟愈合、转移性跖骨痛、感染以及跖骨头坏死,无需再次手术。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疼痛VAS评分明显下降(Z=-3.8,-3.5,均P<0.01),第1跖趾关节背伸活动度显著增加(Z=-3.7、-3.4,均P<0.01),AOFAS踇趾功能评分明显增加(t=28.0、15.4,均P<0.05),第1跖趾关节间隙亦有显著改善(t=17.7、14.6,均P<0.05)。两种手术方式术后VAS评分、第1跖趾关节背伸活动度和Horton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3、-0.3、-0.4,均P>0.05),AOFAS评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1,P>0.05),但Youngswick截术组末次随访时关节间隙更大[(2.4±0.3) mm比(2.1±0.4) mm,t=2.2,P=0.04]。结论第1跖骨远端斜行截骨术和Youngswick截术都能有效缓解踇僵硬患者的疼痛,增加第1跖趾关节背伸活动度和关节间隙,下沉第1跖骨头,可以延缓踇僵硬病程的发展,改善患者生活状态。

  • 标签: 跖趾关节 踇僵硬 第1跖骨远端截骨术 关节活动度
  • 简介:摘要:恽寿平是清代著名画家,擅长山水与花鸟;与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合称“清初六家”。在重视摹古的清代的大环境下,继承徐崇嗣的沒花卉画法的基础上,又融合了黄筌和徐崇嗣两家的精髓,重视师法造化,开创了其没花卉独特的绘画风格,对中国画发展的影响极大。本文主要通过对恽寿平的花鸟画的设色、造型及格调等方面进行解析。

  • 标签: 恽寿平 沒骨画 艺术特色
  • 简介:摘要巨细胞瘤是最常见的交界性骨肿瘤之一,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但对于位于关节附近、脊柱、骶骨和骨盆部位的巨细胞瘤,单纯外科治疗充满挑战,近年来,药物治疗在综合治疗中的价值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双膦酸盐和denosumab在巨细胞瘤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骨巨细胞瘤 药物治疗 双膦酸盐 denosumab
  • 简介:摘要: 在没花鸟画的写生性创作中,注意观察事物,以“写生”的精微心态来研究自然事物的“殊相”,所谓是有心理的,情绪的,有精神追求的,加强写生中的创作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创作性的写生, 考虑物象在画面的置陈与布势,考虑画面感, 把每一次写生变成创作的过程,反对囿于对自然“形”的描摹和再现,而要着力于对自然“形”的再造之后的表现。

  • 标签: 没骨花鸟画 写生 创作 线性语言的表达 置陈与布势 设色赋彩
  • 简介:摘要跟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随着对跟骨折病理学特点的深入研究和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跟骨折的手术疗效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其治疗仍存在一些难点和争议。本文结合目前的研究进展,对跟骨折术中操作的几点注意事项提出自己的思考,以期为临床医生提高跟骨折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 标签: 跟骨骨折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 :现如今,伴随着我国中国画这一艺术的发展,使得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在我们国民的内心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其发展至今也拥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没花鸟画作为中国画创作的表现技法之一,也经历了很多年的发展历史,首先它先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然后在北宋时期这一技巧略为成熟,最终在明清末清初时期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展。直至近现代,仍然有相当一部分艺术家致力于对于没花鸟画形式的探索,并且有很多的教育机构还在不断的引入没花鸟画的创作,力求能带给学生们一个更好的教学体验。其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以来,没花鸟画在发展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绘画材料技巧,以及艺术表现形式都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创新以及发展,给我们内心中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震撼。同时在现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电子技术不断发展,没花鸟画的绘画形式也在不断的进行更替进行着自身的变化,始终给我们呈现出耳目一新的感受。

  • 标签: 没骨花鸟画 小学美术教学 应用探究分析
  • 简介:摘要:瓷是由西方人发明的瓷种。《剑桥中国史》对瓷的发明是这样描述的:古代中国陶瓷在西方具有极高价值,其出口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在欧洲,仿制陶瓷的工作也从未中断,但真正的突破,还要归功于威尼斯玻璃工业的发展。今天,人们都知道,陶瓷是由釉质层、结合层和内部的陶土层三部分构成。其中最难仿制的就是釉质层。十五世纪威尼斯人发明了铅玻璃,此后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人们发现,陶瓷的釉质层与玻璃有着某种相似。

  • 标签: 骨瓷工艺 影视道具 陶艺
  • 简介:摘要报道1例出现右足趾肿痛、破溃4年,加重1个月的糖尿病足患者,经严格内科治疗及相关检查后,拟行胫骨横向搬移,但术前发现小腿内侧皮肤条件欠佳,遂行腓骨横向搬移。用微型截骨器在腓骨外侧中段两侧截,两截线相距约10 cm,远端截线距外踝尖约10 cm。术后第8天开始搬移,每6小时搬移1次,每天向内侧延长1 mm,搬移14 d后再往回搬移14 d。从术前术后皮温、踝肱指数、CT血管造影、CT值、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创面愈合情况等进行对比评估。术后28 d创面完全愈合。

  • 标签: 腓骨 骨搬移 糖尿病足 血管再生
  • 简介:摘要前列腺癌(PCa)作为全球男性第二大常见肿瘤,一旦发展为骨转移死亡率便迅速攀升,难以治愈且预后极差。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围绕骨转移微环境这一"土壤"作用,就微环境中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骨细胞、内皮细胞、脂肪细胞、免疫细胞等促进PCa骨转移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

  • 标签: 肿瘤微环境 前列腺肿瘤 骨转移 细胞和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要注重引导初中生对语文知识点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把握语文知识学习的关键点,从而有效地培养初中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初中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本文在对初中语文教学问题研究过程中,注重从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视角出发,把握“一语立”。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 标签: 一语立骨 文本解读 教学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量健康成年人距的内偏角及跖倾角,为临床进钉角度及术后复位评价提供详细、可靠的数据标准。方法从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天津医院共纳入4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男女各20名。扫描CT后获得DICOM格式双侧踝关节数据,通过Mimics19.0软件进行距的三维重建后,使用3-matic功能对距内偏角、跖倾角进行测量。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健康成人受试者内偏角为26.3°±3.2°(20.1°~32.7°),跖倾角为40.8°±2.5°(35.0°~45.7°)。男性内偏角为:左侧26.0°±3.3°,右侧26.1°±3.2°;跖倾角为:左侧40.1°±2.5°,右侧40.1°±2.5°。女性内偏角为:左侧26.5°±3.3°,右侧26.6°±3.2°;跖倾角为:左侧41.4°±2.8°,右侧41.6°±2.2°。同性之间左右侧距内偏角、跖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20~-0.166,均P>0.05)。异性之间同侧距内偏角及跖倾角比较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001~-0.457,均P>0.05)。结论健康成年人的左右距内偏角及跖倾角呈对称分布,无明显性别差异,临床上可用内偏角及跖倾角为进钉角度及复位评价提供参照标准。

  • 标签: 距骨颈骨折 内偏角 跖倾角 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采用皮质轨迹螺钉(CBT)与椎弓根螺钉(PS)进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邻近节段的影像学变化,评价两种内固定方式对邻近节段的影响。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北京朝阳医院分别采用CBT内固定与PS内固定进行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病例资料。测量两组患者术前及随访时手术融合头侧邻近节段(CAS)椎间隙高度(ISH)、椎间孔高度(FH)、宽度(FW),术前及末次随访MRI扫描椎间盘退变分级。临床症状变化采用患者术前及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同时诊断两组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R-ASD)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S-ASD)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数据比较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共计69例患者纳入研究,CBT组33例(男/女:15/18),年龄(65±11)岁,PS组36例(男/女:17/19),年龄(64±10)岁。末次随访时,CBT组邻近节段的ISH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组邻近节段ISH较手术前显著减小(t=6.78,P<0.05)。CBT组邻近节段ISH、FH和FW的丢失程度显著小于PS组(均P<0.05)。随访期间,CBT组共发现4例(12.1%)R-ASD,无S-ASD,而PS组出现12例(33.3%)R-ASD,显著高于CBT组(χ2=4.35,P=0.04)。MRI显示,PS组末次随访时邻近节段椎间盘显著退变程度大于CBT组(Z=-2.14,P=0.03)。结论相比于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技术,单节段皮质螺钉内固定技术在短期内可以有效地减少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

  • 标签: 椎管狭窄 皮质骨轨迹螺钉 椎弓根螺钉 腰椎融合术 邻近节段退变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CT周围神经图像,观察肌系统肿瘤与邻近神经的关系,并探讨其在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9年4月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影像科检查的27例肌系统肿瘤患者,男17例、女10例,年龄13~67岁,平均年龄34岁。其中15例原发软组织肿瘤、9例原发骨肿瘤、3例转移瘤,所有肿瘤均与神经关系密切。术前行CT扫描,应用曲面重组技术对周围神经进行重建,观察病灶与邻近神经关系。所有患者在检查完成后2周内行手术治疗。根据其术前影像特点判断神经是否受侵,并以术中所见为金标准,计算神经重组图像判断肿瘤侵犯(压迫)神经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27例患者中有25例(92.6%)可以在同一层面显示肿瘤与邻近神经的关系,其中有22例术前影像判断与术中所见相符(22/25,88.0%)。在神经重组图像中,周围神经呈连续的条索状结构,并与肿瘤在同一层面上,受侵神经可显示神经局部增粗、边缘模糊,增强扫描可见强化。应用神经重组图像判断肿瘤侵犯神经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89.5%、阳性预测值为75.0%、阴性预测值为100.0%;判断肿瘤压迫神经的敏感度92.3%、特异度100.0%、阳性预测值100.0%、阴性预测值80.0%。结论周围神经重组图像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快速、直观地评价病灶与邻近神经的关系,指导术式的选择、减少术中神经损伤的风险,对神经是否受到侵犯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 标签: 周围神经 肿瘤 体层摄影术 神经成像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一例罕见的DiGeorge综合征合并皮质增厚、多关节疼痛的病例。本例患者自幼身材矮小、智力发育差,存在眼距宽、鼻梁基部宽大、双侧耳廓小等异常容貌。27岁时因双手搐搦、多发性对称性关节疼痛,检查发现低钙血症,诊断符合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诊断难点在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病因,根据患者临床特点进行病因鉴别,并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最后确诊为DiGeorge综合征。根据既往文献报道,结合患者治疗反应,皮质增厚可能为DiGeorge综合征的少见表现,多关节疼痛症状则考虑与低钙血症相关。

  • 标签: DiGeorge综合征 骨硬化 关节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行后路截矫形内固术的围手术期出血情况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6例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纳入研究,所有患儿均行后路单节段截矫形内固定术。术前根据身高、体重计算患儿的总血容量。住院期间记录患儿围手术期显性失血,术后根据OSTHEO公式计算患儿隐性失血。将患儿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术前Cobb角、矢状面后凸角、矫正的Cobb角及后凸角、手术节段、置钉数量、手术时间、实验室检查等指标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探讨影响围手术期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患儿年龄(7.3±2.3)岁,手术时间(162±56)min,平均3个手术节段,手术矫正率78.4%。患儿围手术期失血总计(568±208)ml,占总体血容量的42.3%,其中显性失血(334±193)ml,隐性失血(234±199)ml,分别占总体失血量的58.8%和41.2%。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术前Cobb角、手术时间、手术节段数与围手术期出血量密切相关。术前Cobb角≥40°、手术范围≥4个节段、手术时间≥140 min的患儿出血量明显增加(均P<0.05)。性别、后凸角度、矫正的角度、置钉数量、术前血常规、凝血等指标与围手术期出血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围术期出血量多,其中隐性失血的比例较高;畸形严重、手术节段多、手术时间长的患儿发生大量失血的风险较高。

  • 标签: 脊柱侧凸 先天性脊柱侧弯 脊柱矫形 失血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跖骨干"Z"字旋转截治疗伴有跖趾关节不匹配的中重度拇外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9年1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跖骨干"Z"字旋转截治疗的伴有跖趾关节不匹配的中重度拇外翻患者36例(38足),其中男2例,女34例,年龄18~77(49±18)岁。评估患者术前、术后6周以及末次随访时的拇外翻角(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MA)、跖骨远端关节固定角(DMAA)、嵌合指数、第一跖骨长度以及功能评分情况。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手术前后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嵌合指数得到明显改善,由术前的0.75±0.11提升到了末次随访时的0.95±0.07(t=11.728,P<0.01)。术后6周HVA、IMA较术前有显著改善,末次随访的HVA较术后6周有增大的趋势,IMA并无明显差异,尽管术后6周DMAA较术前有轻微增大,但末次随访与术后6周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的第一跖骨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91,P>0.05)。拇趾跖趾-趾间关节量表(AOFAS)从术前的(50±9)分提高到了术后末次随访的(80±17)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从术前的(5.8±1.1)分降至(2.7±1.5)分,曼彻斯特-牛津足部问卷(MOXFQ)从术前的(70±13)分降至末次随访的(25±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024、13.439、16.880,均P<0.05)。结论跖骨干"Z"字旋转截治疗伴有跖趾关节不匹配的中重度拇外翻能够明显提高跖趾关节嵌合指数,改善跖趾关节匹配关系,并且不会显著增大DMAA,尽管长时间的随访观察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像学复发,但并未明显影响其症状及功能。

  • 标签: 拇外翻 "Z"字旋转截骨 跖趾关节匹配度 嵌合指数
  • 简介:摘要: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北京或其它课程开设相对比较全面的城市,书法课已经像美术、音乐那样逐渐变成一门必修课。孩子在小学阶段便接受系统的良好的书法教育,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至关重要的。但通过日常教学,我发现学生入手的法帖大多都是碑刻,作为经典法帖,学习这些毋庸置疑。但由于材料的限制,学生很难从刀刻的外形看到内在笔画的美和神韵。因此,我想就这个问题进行论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