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宾补争动”表现为宾语能否位于动词之后与宾语和补语哪个更靠近动词这两种情况:“宾补争动”实质是焦点竞争,依据汉语“焦点居尾”原则,谁能成为焦点,谁位置就居后。这从侧面反映出汉语句法结构“形式-功能对应”本质特征。

  • 标签: 宾补争动 焦点居尾 “形式-功能”对应
  • 简介:在德意志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认神识人过程中,"上帝之义"概念一直困扰着他,构成了其精神困苦根源。通过对其发现"上帝之义"过程分析,我们发现"上帝之义"希伯来文原义在古希腊罗马文化背景下扭曲变迁才是路德精神困苦实质所在,只要将亚里士多德和西塞罗理性分配正义观应用到"上帝之义"讨论之中,并将义解释为按照人所有的属分进行分配,就会产生这样精神困苦。

  • 标签: 马丁·路德 精神困苦 上帝之义 分配正义 外在的基督之义
  • 简介:关于旁指代词“他”和第三人称代词“他”之间界限,由于以往研究缺少一个公认、便于操作客观判别标准,因而大家在判断第三人称代词“他”产生年代时陷入了困局。文章认为,“他”是在单独用作主语和宾语这种句法环境中发展为第三人称代词,后来才扩展到了定语位置,这是第三人称代词“他”产生机制。因此,如果“他”回指其前面出现某个特定指人名词,而且又充当句子主语,那么就可以认定“他”发展成了第三人称代词,即这两个语义句法条件可以作为第三人称代词“他”判别标准。

  • 标签: 第三人称代词 产生年代 判别标准
  • 简介:模型化词语“B·C”是具有“模标·模槽”特征系列词语,分为“类型化实词/词素+短语/词”、“范畴化实词/词素+短语/词/词素”、“情绪化虚词素+短语/词”、“语法化虚词素+词/词素”四个次类,其内部词和短语判别的依据有三项:音节数、意义、结构。

  • 标签: 模型化 短语 依据
  • 简介:在本篇访谈录中,申丹教授就其近年来对西方文论中诸多理论概念辨析、修正和理论创新做了精彩阐述,主要涉及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关系,"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历史化潜能,修辞性方法与认知(建构)方法对"不可靠叙述"不同看法之间关系,索绪尔语言符号理论与德里达解构主义符号理论之关系,"隐性进程""双重叙事进程"等一系列前沿理论问题。对这些问题阐释于学界无疑很有启发意义。

  • 标签: 申丹 叙事理论 隐含作者 不可靠叙述 隐性进程
  • 简介:一年一度高考又要开始了。每年这个时候,各式各样大学排行榜,总会吸引考生和家长目光。与此同时也不断有人对大学排行榜提出质疑。有人对大学排行榜名次排列及年度变化表示不满、不解,有人认为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不够科学、权威。更有大学校长公开表示,曾有排行榜制作机构找上门索要“赞助”,排行榜存在“潜规则”。

  • 标签: 大学排行榜 工具 “潜规则” 大学校长 制作机构 高考
  • 简介:俄语动词体研究随着未完成体/完成体常体意义阐释变化而不断得到深入.过去学者们主要从特征、隐喻以及语义角度对动词体对立进行描述.当今体学研究是在修正以往认识基础上,以“语义特征”来概括体内涵,提出了“接续联系”、“开始”、“说话人对情景阐释变化”等概念;也有学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揭示体对立与知识类型、认知方式之间关系.

  • 标签: 俄语 动词体 常体意义
  • 简介:摘要黑格尔眼中西方市民社会,具有“精神动物”特征。一是市民社会作为家庭和国家否定中项而存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二是市民社会将个人“需要体系”凝聚为社会利益共同体,同时,也引申出国家作为伦理实体存在逻辑。三是市民社会有三个构成“需要体系”—“司法”—“警察和同业公会”。四是以市民社会为基础构建国家系统存在难以克服缺陷,同时也导致第五个特征,即西方市民社会存在种种危机,难以克服。黑格尔市民社会生成逻辑及其特征,为我们研究西方市场经济为基础社会经济问题,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理论框架。

  • 标签: 市民社会 伦理 理性
  • 简介:词类问题是一个颇为复杂问题。词类是词法学主要研究对象,对于词类划分,词类语义语法特征及其形式,许多语法学家作过不少研究和探讨。五二年苏联科学院语法(以下简称《52年语法》)对词类划分提出了一般标准及定义,对每一类词意义和语法特征分别作了详细论述,但对词类语法体系,以及词类与各语法范畴之间关系没有作系统阐述和研究。80年科学院语法(以下简称《80年语法》)在苏联科学院70年出版《现代俄

  • 标签: 语法单位 词类划分 语法特征 词法范畴 语法体系 类词
  • 简介:  凡是主语是受动者叙述句,称为被动.汉语特别是古汉语缺乏形态标志,被动和主动有时是同形.如"伐者""攻者"既可以是施动者(主动者)即施行动作行为者,也可以是受动者(被动者).……

  • 标签: 特殊被动式
  • 简介:<正>为了强调句子某一部分语意,或造成某种语气,他所要抒发某种情感表达效果得到增强,而借助提顿方式来实现。这种用提顿来强调语意、体现感情色彩修辞方式,就叫提顿。一、主一谓中间提顿主语在前,谓语在后,是主谓句一般语序。这种句子,在一般情况下,主谓之间是不提顿,只是为了表情达意特殊需要,才提顿,例如:①他,在这个世界上只活了二十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也还不到两个年头;可是在这短暂时间里,他活得多么纯洁,多么高尚,多么光彩啊!他生命是多么有价值有意义啊!他正是毛主席所说那种高尚的人,

  • 标签: 提顿式
  • 简介:六十年代发轫于西方各国结构主义文学批评,视语言学为模范科学,在自身实践中大量吸取语言学养分,参照其理论模式和分析方法。结构主义批评家强调文学是语言艺术,甚至是语言产物,文学与语言之间存在着天然特殊关系。

  • 标签: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 叙事语式 语言学 西方各国 六十年代 批评家
  • 简介:“被”字构应用在现代汉语中越发广泛,除了及物动词外,不及物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皆可进入该构,形成错配构。几类构因家族相似性形成“被”字构范畴,认知语法和构语法互动分析为该构范畴成员可接受性提供了概念上理据。

  • 标签: “被”字构式 认知语法 构式语法
  • 简介:辩技千种贵在巧,巧能在一团模糊中找出疵点,在鸡蛋里挑出骨头;巧能四两拨千手,抓住牛鼻子,三言两语,令对方败北。

  • 标签: 调包式诡辩 论题 隐蔽性 论据
  • 简介:满语动词是谓语结束句子主要形式,表示说话人对行为动作态度。满语动词可以分为两种,即陈述与祈使。陈述具有时间范畴,祈使没有人称范畴。

  • 标签: 满语 动词 式范畴
  • 简介:文章认为,现代汉语“再A也B”表达式虽然形式唯一,但由于其内部有截然不同意义,可分为两种构:增效构和非增效构。两种构在语块A有界无界、“再”语义释义、“再A”与B关系以及“再A也B”结构凝固程度、构义和解析角度等多个方面都不同。

  • 标签: “再A也B” 构式 增效 非增效 有界-无界
  • 简介:<正>§1汉语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界限,有一种常见格式,可记作“A以B”。例如:唐代以前长江以北五十个以上洛阳以远十年以来白线以里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南方割据势力以后划定临时军事分界线以南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处在A位上成分是开放性。这些成分可以是单音节,也可以是双音节;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数量无法穷尽。处在B位上成分,全都是单音节。这是封闭性,仅限于如下17个词:上、下、内、外、里、前、后、左、右、东、西、南、北、远、近、来、往。“以”位于“A”和“B”二者之间,是由古代汉语延用下来,似应视为连词,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整个“A以B”是名词性结构。

  • 标签: 类事物 围墙 有定无定 拐角 异类 喀什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主语和表语同形判断句,由于在修辞上产生某种特殊表达作用,很早就引起了人们注意,陈望道先生曾把这种修辞现象归入“复叠”修辞格。语法上最早注意到这种句式大约是吕叔湘先生,他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曾作过一些有启发性分析。然而,正式命名为“同语”,并从修辞特点方面专门作了论述的当推张弓先生。他给“同语”下了一个简明定义:

  • 标签: 判断句 同语式 修辞特点 主语 老舍 吕叔湘
  • 简介:徐通锵先生发现不同系统同源音类叠置,建立叠置音变类型。作为一般离散音变中一种比较特殊形式,具有一定理论意义。但在以文白异读作为动因,区分“竞争”和“变化”方式,叠置音变与离散音变差异等理论概括和表述等方面,还值得进一步讨论。

  • 标签: 语音演变的类型 离散式音变 叠置式音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