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鄂伦春族昔以捕猎为生。随着与外界的接触,鄂伦春人狩猎工具逐渐改进,石质箭头和骨质枪头、铁质箭头和铁质扎枪、弓箭等工具逐渐被弃用,枪支日益受到猎民的喜爱。1918年形成的库路鄂伦春满文枪支档案,真实地记录了库路鄂伦春正白旗头佐及二佐枪支种类、枪支数量、所有者及铅丸火药的购买渠道等信息,对于了解民国时期库路鄂伦春枪支使用状况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库玛尔路 鄂伦春 枪支 满文档案
  • 简介:“罗森效应”源自一个“谎言”成真的故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到一所偏僻的学校去“考察”,然后在当地老师送上的学生名单上,随意地圈选了一些学生的名字,说:“他们将来必将大有出息,他们的智商很高。”事隔一年,罗森再次来到该校,发现他的预言已成事实:那些被圈选的学生取得了令人吃惊的成绩。这个事例从一个侧面启示我们:

  • 标签: “罗森塔尔效应” 激励学生 “考察” 心理学家 学校 老师
  • 简介:本文主要以哲学家柏格森的两部代表性著作与为参照,分析曼德姆诗学和哲学家柏格森的学说之间的关联,揭示曼德姆玄妙诗学的哲学来源.

  • 标签: 诗学 绵延 《创造进化论》 阿克梅派
  • 简介:卡莱维·库(KaleviKull),爱沙尼亚图大学符号学系教授,现任该系主任,《符号系统研究》(SignSystemsStudies)期刊编辑。主要研究领域:生物符号学、广义符号学、生物学理论研究。在国际符号学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参与编写的重要作品包括《阅读霍夫米尔:对生物学的再思考》、《朝向符号生物学:生命是符号的行为》、《理论生物学讲稿》等。库教授是新图学派的代表人物,而“新图”之所以为“新”,是因为它的起点应从1992年图大学成立专门的符号学系开始算起。新学派的研究主要具有两大特点:第一,它将符号学视为研究所有生命系统的符号过程之科学,这也就意味着对魏克斯库和西比奥克(该系设有专门的西比奥克图书馆)符号学思想的倚重,也意味着符号域思想与生命科学的交叉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第二,较之于深受形式主义影响、着重于文本研究的莫斯科一图学派,新学派的研究跨越了多个领域,呈现出更为丰富的面貌。国内学者对图学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尤里·洛特曼、乌斯宾斯基和伊万诺夫等人之上,对新图学派尚无引入和介绍。因此,本辑特邀库教授进行专访,请他就新图学派对原有符号学传统的继承和推进,以及现今的主要发展方向发表自己的看法,希望可以由此创造一个与新图学派进行对话的契机。

  • 标签: 教授 继承 生物学理论 符号学 期刊编辑 生命系统
  • 简介:旷野中的道场尼石又叫“石贡”,其作用一是祈福消灾;二是坚定信仰,随时匡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地广人稀的西藏,无处不在的尼石发挥着经堂与道场的作用,同时也反映着藏民的性格:豪放、坚毅、隐忍、达观。

  • 标签: 道场 行为 性格 达观
  • 简介:曼德姆为俄国白银时代著名诗人,其诗用典丰富,富于哲理,该特点使他的诗作常令读者不解,然而也正是因此诗歌能在阅读者的反复推敲下,不断给人带来新的感受与启发。本文从时间、空间,及意象色彩语言角度探析曼德姆诗歌《白雪蜂房更为平缓》中的暗示性的抒情表达,通过对立的意象来分析曼德姆饱含深意的诗歌语言。

  • 标签: 曼德尔施塔姆 诗歌 意象 对立
  • 简介:由黄时鉴、龚缨晏撰著的《利实世界地图研究》,前不久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这部二百多页的大书,不仅装帧精美,内容上更是引入入胜。正如黄时鉴先生在前言中所说:

  • 标签: 世界地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简介:布”或“怖”是“taboo”一词的音译,具体地说“布适用于实物、动植物、人、地方、言语和名字,或者行为。”

  • 标签: 言语社区 胶东 综论 性质 汉语 动植物
  • 简介:摘要文章通过对维西县塔城镇玛丽萨东巴家藏藏文经书的使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其中一本经书(当地藏族喇嘛译为《救命书》)为契机展现当地民族接触在宗教、语言上的一些表现,并为当地藏文文献的保存提供初始材料。

  • 标签: 玛丽玛萨人 民族接触
  • 简介:对于白银时代的女诗人安娜.阿赫托娃来说,普希金的影响不单单体现在其作品中,更多的是女诗人表现出的对普希金强烈的爱。对阿赫托娃与普希金之间相似特点的论述多是从诗歌文本意义着手。本文以"奥涅金诗节"和"阿赫托娃诗节"为切入点,运用文本形式和文本意义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尝试更为全面地探究两位诗人的内在关系。

  • 标签: 奥涅金诗节 阿赫玛托娃诗节 韵脚 韵律 诗行
  • 简介:1886年出版的英国人威妥著《语言自迩集》(第二版),在当时是一部权威性的北京话课本。它系统地记录了19世纪中期的北京官方音系。作为课本,语音、汉字、词汇、阅读并重,1500多条注释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价值均无超出课本。文章借以讨论汉语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并质疑“至少六百年来北京音一直是官话正音”的定说。

  • 标签: 威妥玛 《语言自迩集》 19世纪中期 北京话 北京官方音系
  • 简介:语码转换是教师在外语课堂中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或交际目的所采用的策略之一。本文根据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理论,详细探讨了教师课堂语码转换所具备的语用顺应性,即对于语言现实的顺应、对于教师角色的顺应和对于教师言语意图的顺应。

  • 标签: 语用顺应性 教师语码转换 语言现实 教师角色 言语意图
  • 简介:“灰身”是高僧碑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灰身”与“焚身”同义,指身体殒灭,消亡。《辞源》未收录该词条,《汉语大词典》收“灰身”,但未收“身体殒灭,消亡”义项。“灰”的本义是焚烧,引申之,焚烧结果是灰烬。各字典辞书对“灰”字本义的解释袭用《说文》旧说,解释不确,应当纠正。

  • 标签: 灰身 灰身塔 释义
  • 简介:本文以语用学原则为理论框架,深入分析了简·奥斯汀笔下《爱》中的人物对话,通过揭示小说中说话人的言外之意,进一步加深对话语含义和人物性格的认识,并体会简·奥斯汀小说语言的反讽特色,深刻理解小说主题。

  • 标签: 语用学 《爱玛》 对话
  • 简介:弗里德里希·丹尼尔·恩斯特·施莱马赫(FriedrichDanielErnestSchleiermacher.1768~1834)是18、19世纪之交时期德国著名的基督教新教哲学家、神学家、古典语言学家,重要的浪漫派人物和热忱的爱国主义牧师。

  • 标签: 施莱尔马赫 DANIEL 基督教新教 19世纪 语言学家 爱国主义
  • 简介:В.И.切内绍夫在俄语科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影响。由于他的突出贡献,这位仅受过中等教育的学者得到了很高的荣誉,成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886年В.И.切内绍夫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多年担任乡村教师,以后又到县城学校任教。早在那些年代里,他就开始对语言现象进行观察,作了一系列笔记并对方言与标准语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思考。在县城任教期间В.И.切内绍夫认真研究

  • 标签: 切尔内绍夫 苏联科学院 彼得格勒 乡村教师 列宁奖金 普斯科夫